中国电视体育节目发展探析

2018-04-01 18:01姜书
视听 2018年9期
关键词:体育节目体育频道类节目

□ 姜书

中国电视体育节目自1958年发展至今,已有60年。体育类电视节目一路走来,伴随着世界电视文化和体育竞技的发展,同时也一同经受着新媒体、新技术对电视节目的洗礼和冲击。中国的电视体育节目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电视技术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面对挑战中国体育类电视节目的未来之路该如何去走,是所有电视体育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历史回顾

20世纪50年代是世界电视事业大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电视发展的初始阶段。中央电视台(当时为北京电视台)在1958年开播不久,就有不定期的体育节目,主要以体育新闻报道为主。①然而此时的中国家庭电视所有量较低,加之不久之后到来的特殊时期,使得中国电视体育节目的发展较为迟缓,节目内容也十分单调。

1978年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同时也吹进了当时的“新媒体”——电视行业,电视体育节目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电视台,陆续开设了属于自己的体育频道,体育节目也从单一的比赛转播、新闻报道,扩展到涉及体育评论、体育健身等综合性电视体育节目。

而到了新世纪以后,电视技术的革新加快,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加之百年奥运梦的临近,催生了中国电视体育节目的又一个春天。首先便是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革新,改版后可以用32个字概括:突出赛事,加强新闻;改造栏目,强化奥运;完善包装,统一风格;合理编排,提升影响。②体育类新闻不再偏安一隅,而改为全天多时段滚动播出,以扩大体育新闻的影响力;同时为了强化奥运,还推出了以奥运为主题的多类型节目,如《奥运ABC》《大师教您看奥运》等;除此之外,更多娱乐元素开始融入电视体育节目,如央视引进的法国电视台《城市之间》,不仅带动了全民体育的热情,也带来了收视热潮。有了央视的引路,各地方电视台也纷纷效仿,或在地方卫视创建新的体育类节目,或加大力度建设自己的专业体育频道,中国电视体育节目借着奥运的东风,发展得极为迅速。

二、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百姓无论在重大赛事期间还是在日常生活之中对各类体育节目的需求量普遍增大。但与之相伴的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以电脑、平板、手机为主的小屏、多屏对电视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电视体育栏目中所存在的问题也影响了其自身发展。

(一)多形式体育节目涌现荧屏

目前,体育电视节目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单纯的赛事节目,即以比赛现场的画面为主,加以主持人、评论员的解说点评,并以直播或录播为主要方式播出比赛的节目形式。国内外各项大赛的电视转播权一般由中央电视台垄断。中央电视台到2013年已拥有两套体育频道,除了常规CCTV5体育频道,CCTV5+体育赛事频道承担了更多的体育赛事转播、直播的任务,尤其在赛事较多的奥运周期,CCTV5+有效地解决了同时段多赛事的尴尬。地方电视台则由于版权原因较少参与大型比赛的电视转播。

二是体育新闻节目,一般指消息类的体育新闻,即狭义的体育新闻,主要以新闻栏目的方式出现。③由此可引申到体育专栏类节目,相较于狭义的体育新闻,专栏类体育节目形式更为多样,内容相较于简单通报比赛结果更加注重细节的呈现。这类节目内容充实、定位明确,拥有较为固定的观众群体,加之新媒体的辅助使得观众黏性与互动性也较强。

第三种形式则是休闲娱乐类电视体育节目。这类节目在近十年间发展迅猛,它可以立足于草根休闲健身体育,既省去了购买比赛版权的大额资金又可获得较高收视;它也可以披上休闲旅游的外衣让明星身体力行,带领观众游山玩水。它也扩大了电视体育版图,将泛体育与更多的可能性带到了体育节目中来,使新时代的电视体育节目广受关注。相较以往,这些节目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更加重视时尚性的包装。

(二)小屏、多屏对电视媒体的挑战

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之后,网络技术发展之快令人惊奇,电视作为媒介之一早已不复当年的盛况。“全网播出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视野,成为衡量节目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越来越多的年轻家庭甚至不再安装电视,只要有屏幕和高速的网络便可达到休息娱乐的目的。加之电视体积较为庞大,携带不便,不能满足当代人碎片化的生活与阅读习惯,电视已不再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传统的电视节目为了保证业务的持续进行,必然会选择进军网络,抢夺年轻观众。然而传统的电视媒体在转型期间往往不能及时掌握互联网节目的制作准则,体育节目也不例外。将电视播出的节目打包上传网络,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重复收看的需求,但并不能吸引新的用户。

反观网络媒体,由于播出平台的限制相对较少、门槛相对较低,内容设置可以更为轻松活泼;同时节目团队的年轻化使得把握当代网络用户喜好变得更加容易,更能制作出轻巧灵便且符合碎片化语境的体育节目。因此电视体育节目虽然在赛事转播中具有绝对控制的优势,但也面临着新时期的巨大挑战。

(三)电视体育节目的发展瓶颈

中国电视体育节目发展至今除外部挑战之外,仍有诸多自身的发展问题。尤其在国家成功申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后,国家体委等多部门高度重视体育电视节目的宣传和教育作用,涌现出大量的电视体育节目。但随着奥运会的热潮逐渐散去,奥运时效类的体育节目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此时便需要大量其他体育类节目填充时段的空白,问题也随之产生。

1.体育节目制作水平相对不高

体育节目是各类型电视节目中最需要将高潮突出展现在观众面前的节目类型,包括中央电视台的体育节目在内,很多体育节目在内容上欠缺精细,在设置编排上较为粗糙④,不能适应当代观众精炼高效的内容需求。

在赛事转播节目中,主持人、解说员是场上的灵魂人物,他们需要具备的专业素养不仅仅是了解体育比赛的裁判规则、技能战术等专业知识,还包括主持人的临场应变性。⑤然而在各大电视台的解说团队中,赛事项目多解说员少,往往一个解说员要涉及多个领域的比赛项目,解说员也不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比赛解说便漏洞百出,体育节目的质量也就相对降低。

2.地方电视台体育频道难以为继

对于地方电视台来说,即使在赛事云集的奥运周期也因版权限制,难以用新闻资讯填充起一天的所有时段,因此自己创作节目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地方电视台体育频道积极打造零门槛、普通人也能参与的草根闯关真人秀节目也许不失为明智之举,不仅可以带动场内外的观众进行体育活动,同时也可为自家电视台打造品牌栏目。然而现实是地面频道的辐射范围较小,影响力不强便不能带来较大的广告收入,久而久之便会将节目拖垮;即使反响良好,也因急于上星扩大影响,并不能为地方体育频道的境地带来实质的改变。

因此体育比赛的版权问题导致地方电视台体育频道内容严重减产,而电视台自身节目的生产力不足,体育新闻、大众健身类节目也不足以支撑起一个专业地方体育频道,这就导致部分省市的体育频道被取消或与其他频道合并。

3.娱乐化、同质化严重

自央视引进法国电视台体育竞技类节目《城市之间》后,中国的电视体育节目越来越多地将体育与娱乐进行融合,这是早期中国电视荧屏带给观众的巨大惊喜。但随着明星经济和大量资本的涌入,高价抢明星、购买版权直接嫁接的行为屡见不鲜。结果便是明星出场费水涨船高,各电视台制作水平参差不齐,劣质的搞笑和做作的表演使明星真人秀失去了它原本的光芒。浙江卫视引进综艺《Running Man》制作而成的本土明星户外竞技节目《奔跑吧,兄弟》,一经播出即席卷荧屏,引发收视热潮。然而节目中的竞技只是手段,是娱乐的附庸,节目中嘉宾们奔跑着,但也只在奔跑着,娱乐性、话题度才是节目的看点。

同时,一个创意往往被几家电视台共享,如2007年底一档成本低却屡创收视新高的体育闯关类节目《奥运向前冲》播出,随后各大卫视争相仿效——《冲关我最棒》《男生女生向前冲》《全民夺标》等同类型节目相继播出。明星跳水类节目就有《星跳水立方》和《中国星跳跃》两档卫视节目,虽然它们引进自不同国家的不同综艺,但两档节目都难以避免地放大了明星效应、粉丝效应,将主项跳水放到其次,混淆了体育节目内容的主次。

三、未来发展探析

基于上文对现阶段中国电视体育节目现状的分析,对未来的电视体育节目便有了基本的认识和发展预测。

(一)以创新为导向,打造民族品牌

文化的独特性决定电视节目不能完全照搬任何一国的套路。在过去一段时间,中国电视人更多的是向外学习,学习国外的制作模式与节目构成,然而中国荧屏迫切需要展示我们自己民族的优秀体育节目。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仍有很多散落在民间的遗珠等待被发掘。立足于华夏民族,拥有民族自豪感并加以创作是未来电视人创作出优秀体育节目的基本保障。同时体育类节目还要均衡好体育与娱乐的关系比重,均衡协调明星效应与节目内涵,争取在节目中“文武兼备”。

(二)加强多屏联合,瞄准年轻群体

新媒体新技术对电视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只有电视媒体主动出击,同新媒体之间构建无缝链接的平台,才能让观众依然留在电视台的大平台范围内。⑥目前电视节目投放网络平台的程度普遍较高,弥补了电视不能即时观看、互动的缺陷。但反方向的渠道并没有打通。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媒体也有很多值得去推广的健康体育节目,电视体育频道如果能适当吸收优秀的网络节目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自身的制作压力。

但仍需注意的是,平台的双向打通不代表片面地追求“笑果”和经济效益,引领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才是电视媒体应该负起的导向职责。

(三)加速体育产业发展,培养电视体育人才

体育产业的发展是电视体育节目持久发展的基本保障。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已充分认识到发展体育产业的社会价值及经济价值,但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中国的体育产业才刚刚起步,面临着诸多问题的掣肘。但随着政府的大力推动以及人民自身素养的提高,中国体育产业定会为电视体育节目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之泉。

同时各高校也应积极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素养和专项知识,广泛输出高质量的电视体育人才,为电视媒体输入新鲜血液、充实制作团队,并为中国电视行业储备后备力量。

四、结语

中国电视60年风雨兼程,电视这块小荧幕不断受到外部新媒体的冲击,同时也面临着自身的发展瓶颈。电视体育节目发展至今,只有立足于民族自身,顺应时代的大潮,顺势而为,积极适应媒体融合的新环境和新挑战,才能将自己的路走得更好。

注释:

①于杭孝平.中国电视体育节目发展50年历程回顾[J].新闻窗,2009(05):71-73.

③④张宇鹏.浅谈中国电视体育节目创新[J].新闻知识,2012(05):78-79.

⑤姜书.体育竞赛网络解说的现状初探[J].今传媒,2017(09):68-69.

⑥胡连利,肖均.全媒体环境下体育类节目的发展策略[J].新闻战线,2017(07):106-108.

猜你喜欢
体育节目体育频道类节目
培养理论视域下体育频道助力冰雪文化的传播路径研究——以《BRTV冬奥纪实》为例
体育频道的产业化转型路径探寻
浅析体育节目主持人语言表达的运用
中国电视体育节目创新管窥
多屏环境下体育节目的传播特点及改革策略
电视访谈类节目的提问艺术
Eleven—year—old girl stands out at the Open
刍议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技巧
电视社教类节目编辑的几点思考
如何主持好广播谈话类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