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强 彭家瑞 鲁勇 柴方国 詹成付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转型升级的新的奋斗目标。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过程中要不要同步推进社会治理、社会治理的重点任务主要有哪些、如何把握社会治理的相关关系,弄清楚这些问题,无论对于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还是对于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能不能就经济体系建设论经济体系建设,能不能离开社会治理而成功?回答是否定的。这是因为,人类世界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自然生态等系统同时存在又相互依存的有机体。经济系统及其建设以其追求效率、实现利益最大化为核心原则,而社会系统及其建设以其追求公平为核心原则。经济系统及其建设虽然构成了社会系统及其建设的基础,但二者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正相关”的关系,而应是二元互构的关系。比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不能兼顾社会发展和福利政策,就可能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当这种差距逐渐由个体的局部的矛盾发展到群体性或者阶层矛盾时,社会系统的“公平”原则就对经济系统产生一种反构性,这种反构性就会通过一定的社会冲突或对立体现出来,从而推动经济系统进行相应的调节,对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作出一定的改进,从而使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形成一定的适应性,否则就会有更大的冲突。社会治理就是把社会当作一个有机整体,通过运用多种手段,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事务进行统筹管理,使社会各个系统协调有序、良性运行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能取得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历史成就,一个很重要原因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同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制度,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的水平和能力。在抓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同步推进社会治理,这是我们积累的一条十分重要的成功经验。面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个我们党从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而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应更好地运用好这一重要经验,并结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实际以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持续发扬光大这一重要经验。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劳动者思想道德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趋增强,社会价值观也呈现出多样化倾向,特别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知识信息在世界范围内更广泛地传播,思想文化交流日益呈现出分散化、便捷性、跨国界等鲜明特点。这一切,必然会形成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状况,必然会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能不能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关系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顺利进行,惟其如此才能增强人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积极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关系总体是协调和谐的,但同时也要看到人民内部一些关系与矛盾依然紧张,有的还有进一步复杂化、剧烈化的趋势,不少矛盾都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紧密相连,并且很多矛盾和问题又不是经济本身能够解决得了的,需要从经济之外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比如,在社会分配上,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依然差别较大,城乡差别、区域差别依然处于高位状态。脱贫攻坚虽然成效显著,但社会贫困总量仍然较大且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再比如,由于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加快以及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城乡养老服务、农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服务、农村村庄“空心化”等问题日益严重。又比如,新的科技革命在催生新业态和新旧产业体系融合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就业矛盾。由于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在工业产品制造、流通、使用环节的广泛运用,工业向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在加快,智慧制造、智慧城市相继推出,无人商店、无人车站、无人餐厅、无人售票公交不断涌现,这些都大量地挤出了传统的劳动力。有专家预测,未来30年我国将有40%的职业逐渐消失,传统意义上的收银员、营业员、操作员、驾驶员、会计、快递员、服务员等将不复存在。诸如此类的矛盾不解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会遭到不少人的抵制和反抗,遭遇到各种阻力。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当前,我国诱发、滋生违法犯罪的因素仍然大量存在,我们将继续面临刑事犯罪突出的压力,特别是传销和变相传销活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犯罪活动、证券和期货领域违法犯罪活动、跨国跨境经济犯罪活动等十分突出,经济领域违法犯罪组织化、专业化倾向明显。群体性上访事件居高不下,公共安全事故频发,信息网络建设管理面临严峻挑战。伴随着我国经济增速下调,以高杠杆、泡沫化为特征的各类经济风险仍将会持续一段时间,房地产风险、地方债务风险、金融风险等隐性风险将会显现,可能出现金融、财政、社会等多种风险相互交织的状况。由于我国国内和国际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境外因素对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影响越来越大。以增加关税为特点的贸易战、金融危机、局部战争和骚乱、重大自然灾害、传染病蔓延、国家政权更替等等,都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我们处理不当、解决不好,就会影响和干扰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
总之,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历史演进到今天,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已经紧密相连,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建设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既需要经济体系内的各种力量,也离不开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支持,换言之,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历史进程中只有同步推进社会治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篇大文章才能写得好,才能写得精彩。那种认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可以“独狼”式地进行,或认为只要把经济建设抓上去了,其他的都是可有可无、可做可不做的想法,在理论上是有害的、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
党的十九大郑重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经济领域也确立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的奋斗目标。在新的起点上我国经济领域的社会治理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才能使社会治理更好地促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把握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同步推进社会治理的规律性要求,这是需要我们进行不断探索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精心解答的一道大考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阐述了新时代的社会治理思想,为我们指明了思考的方向,提供了实践上的基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思想并结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实际,着力在做深做细做实、不断丰富完善上下功夫、见成效。
这是顺利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推进社会治理时必须牢牢把握的根本方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不仅要着眼于矛盾出现后的正确化解,更要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这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本目的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地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从而化矛盾于无形之中。一是要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确保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确保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二是要着眼于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基本民生服务上增加有效供给,使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三是要给予困难群体更多的关爱。2.4亿60岁以上老年人、8500多万残疾人、6000多万城乡低保人口、3000多万农村尚未脱贫人口、900多万农村留守儿童等老幼病残弱困难群体,是市场经济竞争中的弱者,应当受到充分保护,这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程中绕不开、躲不过的特殊的社会治理任务,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要求必须解决好的重大社会问题。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做到不漏一村、不落一人。要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社会保障制度。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要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四是要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机制,善于运用大数据技术、信息化手段,努力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要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要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积极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推进诉讼与非诉讼方式有机衔接,建立规范完善的公众参与规则程序,提高矛盾化解的效果。
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前提,也是推进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我们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时刻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一是要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管理、防范、监督、检查、奖惩措施的落实。各地党政一把手要亲力亲为,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各部门要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各企业各单位要坚持安全生产高标准、严要求,及时排查化解安全隐患,实行安全生产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风险“一票否决”,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二是要切实解决公共安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建立行业公共安全风险评估、化解和管控制度,明确相关责任,推动公共安全风险排查,督促生产经营单位严格落实管控化解措施,确保行业发展与公共安全同步推进。要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治理“餐桌污染”,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要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严把从农田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的每一道防线。三是要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着力构建与公共安全风险相匹配、覆盖应急管理全过程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提高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和社会风险联动处置能力,确保应急治理体系有效运行。
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应当着眼整体效能的提高,努力构建立体化、信息化、全方位、人人参与的防控网络。一是要按照“十三五”期间国家安全保障能力建设规划要求,以“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为目标,深入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加快实现联网集约化、联网规范化、应用智能化。二是政法机关和广大干警要依法打击金融、财税、证劵、期货等事关国家经济安全领域的严重经济犯罪,打击非法集资、传销、制造和销售伪劣药品、食品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影响社会稳定的严重经济犯罪,打击走私、侵犯知识产权等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打击利用国有企业改革之机侵吞国有资产的犯罪。三是要高度重视非传统安全问题,防止暴力恐怖破坏活动的发生。加强对枪支弹药、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管控,加强对重大活动和重要节日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及时排除各种不安全隐患。四是要有效动员和整合各种群防群治力量,加强对幼儿园、学校、医院、工厂企业的服务管理,加强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和管理,着力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失学、失爱的青少年、轻微违法犯罪人员的工作,把对他们的转化、帮教措施,一个个落实到具体组织、企业单位和责任人,形成人人参与的群众安全防范工作格局。五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和国家安全保障体制机制,善于把国内斗争与涉外斗争结合起来,坚决打击和遏制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宗教问题进行的分裂、渗透、破坏活动。
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性任务,也是推进社会治理的重大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强社会服务心理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一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各个方面,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大力培育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弘扬企业家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企业、忠于家庭、忠于职守,促进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二是加强对干部群众的教育引导。引导大家正确认识和对待改革发展过程中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的调整,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引导群众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不得妨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权益,自觉维护法律尊严,自觉维护安定团结。三是全面实施自然人、法人和各类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归集机制,建设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实施和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推动诚信社会建设。四是贯彻落实《志愿服务管理条例》,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便利化、规范化,大力宣传义行善举,强化公民奉献意识。
这是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托,也是推进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我国企业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表明,社区建设和社区体制功不可没,因为正是有了社区建设和社区体制,企业办社会这一难题才得以破解,几千万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服务和管理才得以从企业职能中剥离出来交给社区来承担,我国企业才逐步回归到市场组织的本来功能,企业才能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竞争中轻装前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更加需要做好社区建设各项工作,更加离不开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一是要不断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体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有效发挥基层政府主导作用,注重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基础作用,统筹发挥社会力量协同作用,努力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为深化企业改革提供支持。二是要补齐城乡社区治理短板,着力改善社区人居环境,加快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优化社区资源配置,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放到社区,让基层和社区有职有权有物有条件为聚集到社区的各类居民尤其是企业离退休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生活困难家庭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三是要不断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着力增强社区居民参与能力,提高社区服务供给能力,强化社区文化引领能力,增强社区依法办事能力,提升社区矛盾预防化解能力,增进社区信息化应用能力,增强服务的及时性、可及性和满意度,努力化解社会矛盾,争取小事不出社区(村)、大事不出街(乡镇)、矛盾不上交。
总之,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社会治理的要求,咬定青山不放松,结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进程,落实好社会治理的重点任务,用社会治理的成果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不断形成。
明确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同步推进社会治理的任务和重点领域非常重要,但仅仅做到这一步还不够,只有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法,使社会治理的任务落地见效,这样的任务才是实在的、有效的,在这里,方法正确与否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要运用正确方法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当前,在我国社会治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中,有关方法总体上是科学有效的,但也存在一些糊涂观念、模糊认识甚至是错误做法,亟待进一步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思想来指引。
一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关系。这里的要害在于实际工作中的统筹兼顾,避免互不支持。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是中心,其他各项建设都要服务于这个中心,这在党的政策和理论上是明确的,也不存在什么歧议,但实践中有两种与此相关的倾向需要引起注意。一是一些从事经济建设工作的同志在安排工作特别是上马经济项目时考虑投入产出、考虑经济增长拉动、考虑财税增收等方面的情况多些,而对环保压力、劳动就业、群众和社会心理承受程度考虑较少,个别的甚至认为社会治理方面的事不是自己分内的事,应由社会建设的主管部门去考虑,从而人为地为社会治理留下了不少后患。二是一些在社会建设领域工作的同志,出于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急迫心情,脱离实际情况,提出的有关社会治理方案和措施超过当地财力。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就是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发展理念特别是统筹协调的理念,做经济工作的同志不能就经济建设论经济建设,不仅要考虑经济问题,也要考虑社会问题,落实一岗双责,更不能人为地给社会治理工作预留各种“陷阱”。做社会工作的同志也要有经济工作的视野,提出的社会治理措施要符合本地发展阶段的实际,既不落后于群众需要,也不超越发展阶段,更不能陷入“福利陷阱”。
二是党的领导和其他社会治理主体的关系。这里的要害在于既不走党委包办一切的老路,也不走不要党的领导的邪路。改革开放前的多数时间里,我们走的是一条党委包办代替其他组织功能的路子。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事务的大量增多,党委包办代替一切已不可能了,但随之而来的如何摆正党对社会治理的领导也不是完全解决好了的问题。有的地方党委不管不问社会治理工作,党委常委会一年也不研究一次社会治理问题,实际上是放松或消弱了党对社会治理工作的领导;有些在部门工作的同志碰到了社会治理方面的重大问题,也不主动向党委请示报告,有的在基层工作的同志,借口当前企业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社区组织等都参与社会治理,都在发挥作用而带来的社会体系多样化、多元化的实际,自觉不自觉地有淡化党的领导之嫌。在社会治理体系多样化的背景下,不重视、忽视或淡化党的领导的倾向在滋长,成为一种新的重要倾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廓清了这方面的认识和实践,归纳起来,有两方面的思想和制度成果应为核心要义:一是明确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同级各类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二是明确了党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保证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监察机关,经济、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因此,在社会治理中,我们既不能走过去党委包办代替的老路,也不能走不要党的领导或摆脱党的领导或弱化党的领导的邪路,而要走“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新路。这条新路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推进社会治理的唯一正确之选择。
三是局部性社会治理和全局性社会治理的关系。这里的要害在于全局性问题必须顶层设计,避免没有搞好顶层设计就让基层匆忙去治理,局部性社会治理不要为全局性社会治理“埋雷”。局部和全局的关系是在道理上说得清,而在实际操作中个别情况又搞不清的关系,也是当前我国社会治理领域十分突出的困惑。本来局部性社会问题由各地自主去办、自主去解决,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行得通的,也算是一条好经验,但在信息化时代,在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且具有普遍价值的背景下,全局性的社会问题最好有全国统一规范的解决方案,否则依然遵循过去的老办法,即先由地方自主创新寻找解决办法,然后总结经验,再拿来指导全国各地的实践的老经验,往往难以奏效,甚至弊大于利,后果就像水缸里按葫芦,这里按下一个但那边又漂起一个,导致一项政策在全国各地的执行不一致,极其碎片化,效果很不佳。必须充分研究已经深刻变化了的当今社会,建议今后在解决社会问题上要科学论证,区分两类不同情况:凡属于地区性、局部性的社会问题,尽快由当地的社会治理主体去解决;凡属于全国性社会问题,或将会引发全局性连锁反应的社会问题,不应由各地自主去解决,而应加强全国一盘棋考虑,先进行顶层设计,设定好目标及其路线图,明确利益相关者的共同预期,各地再按照一盘棋的要求去实施。
四是关于社会治理中的“硬”和“软”的关系。这里的要害是要避免主观主义。社会治理上的“硬”,一般是指治理主体态度上的强硬性、治理制度上的严厉性、治理手段上的刚性,如进行公开批判、使用专政工具、采取法治手段等等;社会治理上的“软”,是相对于“硬”而言的,一般是指社会治理多通过思想教育、道德感化、典型引路等方式进行的。作为方式方法和手段,“硬”和“软”本身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关键看运用的时间、地点和对象,一句话即关键看客观效果。在实践中,这方面的教训还是比较多的,如有的同志面对错误思潮不敢发声、不敢亮剑;有的地方对群众不切实际的要求不敢批评、不敢抵制;有的该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却不去做,而热衷于使用专政工具,奉行“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就龙卷风”,把本来一个小事弄成了一个大事。这种该“硬”的不“硬”,该“软”的没有“软”的情况之所以屡屡发生,之所以没有做到“软”“硬”结合,虚实结合,法治和德治并举,这都是由于缺乏对社会治理时间、地点和条件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研究、主观主义作祟所致。
五是立足自我创新和学习借鉴他人经验的关系。这里的要害在于既要避免狭隘经验论,又要避免盲目学习、水土不服。在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做实际工作的同志到处去学习别人的做法和经验,国内学、国外也满天飞地去学,谈起他人的经验一套一套的,但对自己的情况所知了了。不是说不该去学习借鉴别的地方甚至别的国家的社会治理经验,但这里确实有一个摆正立足自身创新和借鉴别人经验的关系问题。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很突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别较大,经济发展对社会治理提出的要求和社会治理适应于经济发展的方案应是不尽相同,“别人的药治不好自己的病”。要搞好本地区的社会治理,最根本的还是要搞好调查研究,摸清问题症结,研究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逐步加以解决,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要突出实践特色、时代特色、地区特色。至于国际经验、国外实践,我们当然要学习借鉴,但这种学习借鉴不等于简单的拿来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认真鉴别、合理吸收,不能搞“全盘西化”,不能搞“全面移植”,不能照搬照抄。
六是发挥群众工作优势和应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关系。这里的要害在于要讲辩证法,避免形而上学。现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铺天盖地,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变革,有的同志认为现在社会治理工作方便多了,也快捷多了,认为只要上上网、动动手指就够了,传统的群众工作在社会治理中已经没有多少意义了。这种思想和认识是不正确的。确实,看不到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是不对的,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九大强调要“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但以为有了现代信息技术,就不必再面对面去做群众工作的想法和做法也是不对的。有的群众说,他们那个地方虽然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都通了,但干部与群众的心理距离却拉远了;通过互联网、手机的联系多了,但干部与群众面对面的感情沟通却少了,少数干部甚至不会同群众说话,在群众面前处于失语状态。我们要纠正这种片面性,既要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又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特别是善于面对面地做好群众工作。
总之,只要我们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指引,应用正确的方法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我们就一定能处理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社会治理所面对的一系列关系,化解出现的一系列矛盾,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