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子文(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因为地理位置、民族发展史都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特征,中法两国的文化传统、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等等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中国和法国分别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具有较强的典范意义。今天我们将从各个方面分别探讨中法文化的异同。
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大多信仰天主教,也就是基督教。他们信仰的宗教种类单一,而且绝大多数人都有宗教信仰。天主教是经过历史长河的变迁,如朝代纷争,宗教改革等一系列的过程,为西方人所普遍接受的。
而中国可以说是一个没有集体宗教信仰的国家,教民的数量很少,但种类较多。古代的儒教、道教等传统思想深入人心,影响了中国人总体的性格特征,使我们大多坚信“以和为贵”、“仁爱”。后来经过焚书坑儒,改朝换代,以及西方传教士的到来,中国也引进了一些诸如佛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等其他的宗教,一家独大的现象消失,直至今日,中国人也只是小规模地信仰不同的宗教,这也无法对中国人集体的价值观和国家的政策产生较大影响和约束。
法国巴黎一直被誉为浪漫之都,浪漫主义文学也发源于法国文坛,法国人也常常给人留下天性自由散漫的印象。而浪漫在另一种程度上即代表着自由,不太受教条的约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等等。由此可见法国拥有一切平等民主思想开花的土壤,资产阶级起步较早,致使法国人非常重视精神上的自由。一方面这或许有利于民主革命的进程,推动着18、19世纪法国社会的进步;但另一方面,在如今的法国,法国人过分强调自由也带来了各行业罢工行为的频发,致使社会运作常常陷入瘫痪。
而中国,历经过长期的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当时人民的奴役思想比较严重。但到后来民族解放,改革开放,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中国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中国人讲究求同存异爱好和平的天性依然保留下来,逐渐摆脱了较为被动顺从的思想,变得积极进取,跟随者对外交流的步伐开始创业,敢为人先。
法国对人际交往之间的礼仪的重视始于王室的礼仪规范,从古至今也没有削减分毫。礼仪作为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法国人打招呼经常使用贴面礼、吻手礼等等,多数情况下以您相称,尤其尊重女性,因为法国很注重男人的绅士教育。
而中国虽然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但我们强调“君子之交淡如水”,见面打招呼时不会有太多的肢体语言,古时的作揖,现代的握手,大致如此。另一方面,由于古代男尊女卑思想的盛行,那时的礼仪仅指男性的文人雅客,却把妇女排除在外,直至新中国成立后,这个现象才有一定程度的改变。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法国素来以美食文明,米其林评选餐厅的方式就是诞生于法国。法国美食讲究精致小巧,通常高级法式餐厅对的菜品都分量极小。而且法国人的食物品种类型较少,他们注重的是烹调方式的多变。法国的蜗牛、鹅肝、鸡蛋薄饼都很受欢迎。更值得一提的是,法国人对红酒文化的热爱,法国的勃垦地、卢瓦尔河谷等地区的气候都利于葡萄的种植,法国的葡萄酒产业早已形成一个健全、开放的体系,远销海外各地。
而中国的美食取材丰富,很多动植物都可作为食材。加上中国地大物博,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拥有八大菜系,还有各个菜系下面的小菜系,小吃等。可以说中国人在美食的尝试上体现了异常胆大的特点。另外,相比红酒,中国人更偏爱烈性的白酒。
法国人一直尊崇重视个人观念,主客观对立,物我分明的哲学思想。在集体主义面前,他们更信奉遵从自己内心声音的选择。或许是受到笛卡尔理性主义的影响,他们能够条理清晰地辩证地看待事情。个人主义的盛行使他们自由地追逐自己想要的生活,不会被世俗观念所累。也因此在法国,个人主义总是凌驾于集体主义之上。
中国则恰恰相反。中国人信奉主客观的统一,物我一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理念。在集体利益、国家利益面前,中国人常常会将个人利益让步于他们。或许是受到儒家思想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影响,中国人万事都希望“以和为贵”,相比个人,更希望集体受益。这种观念在国家遇到危难如地震、洪灾等时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因为集体拧成一股绳的力量远远大于个人的努力。
在思维方式上,法国人和中国人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不了解的话还可能因此构成一些沟通障碍。法国人讲话比较直接爽朗,他们不会拐弯抹角地表达出自己的态度;而中国人讲话就很客套委婉,这常常让法国人觉得无法理解。
比如在餐桌上,中国人为了表达客气常常会说“慢点吃”,然后法国人就会很奇怪为什么要求自己吃慢点,因为按法国人的说法应该是“请你自己安排好时间用餐”;再比如当一个中国人接受一个法国人的夸奖时,他会本能地回答“没有没有,我还不够好”,以示自己的谦虚,但这样的回应会让法国人觉得自己说错了话,因而场面变得尴尬;再比如,中国人一向把守时当作交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去朋友家做客时也常常会比约定的时间早到一会儿,并把迟到视为不礼貌的行为,而法国人天性散漫,他们则认为应该比约定的时间晚到一会儿,好让宴请的主人有更多的时间准备。
这种从小浸染在不同的文化环境导致的思维方式的差异,有时会在双方文化交流中造成误会,也可能会闹笑话。
在研究中法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词语的涵义在不同文化中可谓千差万别。有时因为发音或与民族传说有关,同样的词在中文中会使我们联想到一层特殊的涵义,而在法语中却不会。
譬如,“狗”这个动物,在汉语中与之相关的词组常常含有辱骂的涵义:狼心狗肺、鸡飞狗跳、偷鸡摸狗、人模狗样;而在法语中,狗是我们人类最忠诚的伙伴,涉及狗的词组或短语大多是蕴含着褒扬的意味,狗还常常代指优秀的人或绅士。
再譬如,月光这个意象在中文里象征着家乡和思念,诗人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汉语古诗里借月光寄托哀思和乡愁的例子比比皆是;而在法语里,“月圆之夜”象征着大凶之兆,人们常常将月光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视为一种神秘的凶险的象征。
如果说文化差异性构成了交流的阻碍,那么文化相似性可以说提供了相互理解的可能。而谚语正是一个民族文化长年累月积淀的结果,中文谚语也可以在法语中找到蕴含同样意义的表达方式,并且我们可以找到大量的例证。
比如《A bon chat,bon rat》这句,法语直译是好猫会碰到好老鼠的意思,对应中文有个成语叫做“棋逢对手”,四个字精准地概括了它的意思。
再比如《A quelque chose,malheur est bon》,,法语表示在有些时候,厄运也可以带来好处,这正好对应中文里的一则寓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则寓言讲的是塞翁丢了一匹骏马,本是不幸,这匹马后来突然回来了,还带回了一匹更漂亮的马,不幸又变成了幸事;塞翁的独子很喜欢骑这匹马,有一天从马背上摔下来把腿摔瘸了,这本该是巨大的灾难了,塞翁却不以为意地说“说不定是个好兆头”,果然,国家征兵的时候只有他幸免,而那场征兵的所有士兵全部战死沙场,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塞翁失马”后来就用来比喻虽然一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
在法语和中文的表达习惯里,都有一些相似的禁忌之处。譬如生老病死的话题,我们都会选择更委婉的说法代替“死(mourir)”这种直接的表达方式,因为后者会让人觉得对死者不够尊敬,对生者也过于残忍。法国人习惯用这样的词汇表达死去的涵义:《s’en aller》、《partir dans un autre monde》、《rejoindre les étoiles》、《dispara ître》、《ne plus être》、《s'éteindre》、《nous quitter》……中文类似的委婉说法有:逝世、去世、与世长辞、长逝、驾鹤西去、已故等等。
在中国乾隆时期,即法国洛可可时期,王室的建筑风格呈现出很大的相似性,因为当时中法文化交流达到了顶峰。双方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彼此的建筑装修风格都受到对方很大的影响。比如在当时清代乾隆年间,皇室贵族的家里有时会摆上西洋的物件,而当时的法国也掀起了一股中国热,大家都推崇中国古风的装修风格。
乾隆和洛可可风格的相似之处在于二者都注重家具的精致华美,色彩艳丽,精雕细琢,以极致的富贵为目的,透露着皇室的威严和遥不可及。
两国为了增进双方的交流,从2003年起,中法陆续举办了几届中法文化交流年。法国会在中国举办一些法国作家、艺术家的展览,也在中国多个城市建立了法盟,希望更多的中国人学习法语,普及法语文化知识。中国也在法国建了许多孔子学院,孔子在西方的名气很大,可以因此传授儒家文化中的精华,让更多的法国人领略到中国古典文化的灿烂。
中法文化交流正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的一体化而得到了深入发展,交流平台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这是一个绝妙的契机。
综上,我们可知,中法文化和而不同,因地理、政治、经济环境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很多差异,但也有普遍的国家文化相似性。我们尊崇求同存异的原则,希望未来,在交流中促进中法文化的共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