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艺术中的用光技巧研究

2018-04-01 12:14:44潘晓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200336
丝路艺术 2018年11期
关键词:摄体用光质感

潘晓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 200336)

一、光线在摄影中的整体作用

1 光线影响拍摄的整体效果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我们所看到的一个物体本身的亮度,都是有照射在物体表面的光线和物体本身的反射能力所决定的,例如一根黑色天鹅毛,尽管它自身的反光能力非常弱,但是,如果把它放在强烈的光线下面,天鹅毛的亮光值就会远远高于在弱光下白纸的亮光值。事实证明,拍摄对象在不同的光线中,就会呈现不同的亮度,正是因为这种主客观光线的强烈影响,所拍摄的对象就会呈现出不同的结果,在拍摄时,亮度值会因为某种或者极小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所以说,亮度值直接影响着拍摄对象的整体效果,亮度值是相对产生的。

2 光线在摄影中季节变化

众所周知,太阳从早晨的日出至傍晚的日落,一朝一夕,一分一秒都在发生着位置的变化,所以,照射在被拍摄物体上的光线也会随着阳光位置的移动而发生着角度的改变,由于角度的改变,被拍摄物体表面的阴影均衡与质感都会因为光线的移动而发生整体的变化。一般而言,拍摄物体的最佳采光角度为被拍摄物体上方四十五度左右,时间段大约在10点~14点左右,由于同样用的是测光,选择的角度不同,所呈现出来的阴影就会不同,高角度阴影较短,而低角度则阴影较长,对光时角度的选择一定要谨慎,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同样的光线在一天中只有一次,这就需要拍摄者对不同的气候、环境、时间、方向、季节和角度,甚至拍摄体在摄像机中所呈现出的画面情绪效果等微妙的变化加以仔细观察与研究,以便能更好地运用光线来表现构思与主题。

3 光线的软硬区分

如果从光质上区分光线,光线则可以分为“软光”和“硬光”。所谓“硬光”,就是平时所说的直射光,通常是指在没有其他遮挡物体或者云彩的情况下的太阳光,或者是人造光,如闪光灯、照明灯、探测灯等,被摄体在直射光线的照明下,阴影部分和受光部分的反差较大,阴影浓重而亮部清晰,画面的反差非常强烈,立体感极强。相反,对于另外一些被拍摄体,例如花瓣、肌肤等等,当明暗度相差太大时,就会给人一种很粗糙的感觉。直射的闪光灯在拍摄时,通常会拍下拍摄者的夸张的黑影,使画面缺乏美感,过于生硬。所谓“软光”,就是一种不会产生柔和的、明显投影的光线,例如被云彩遮挡太阳的或者是阴天时的光线。通过柔光纸投射的光或者反光板反射的光也都属于柔光。因为光线既不是直射,又不能从同一个方向反射到物体上,所以拍摄时阴影很淡,反差小,影调的对比度也比较柔和,像有云彩遮挡的太阳,散射光与直射光混合的能见度较高的阴天,都被认为是最佳“拍照天”。

4 摄影大师世界里的光线变化

一个优秀的摄影师,对光线的要求和处理都有着非常深刻的诠释和理解,他们深谙光线的特质,深知光线的效果能直接影响到受众对生活的感受。摄影师的作品中通常会用光影结合的效果来创造与表达情绪情节的气氛,这样创造出的作品更加富有张力及表现力。光线给照片带来了生命和活力,同时也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魅力,带给人一种诗歌般深远的意境和音乐般优美的旋律。摄影大师安塞尔亚当斯的《约塞米提山谷的雷暴雪》曾倾倒无数人:浓密的云层预示着暴风雨的来临,中景为陡峭的山岗岩石与森林,禁不住让人想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更绝的是光与影的层层递进,更加强了暴雨前的阴郁气氛。[2]近景则是照射在大杉树上的一抹阳光,构成壮丽山河乐曲中的最强音,就像进入一种神奇的境界,耳边是一首庄严雄伟的交响乐曲。这就是对亚当斯摄影艺术风格最完美的诠释与体现,也是亚当斯毕生积蓄和酝酿的成果。亚当斯会经常长途跋涉、翻山越岭,用心去观察山巅上风云的变幻和峡谷中丛林的光影推移,这些微妙的变化都被他尽收眼底,最终构成他那令人赞叹不已的完美画面,而这种境界,不是任一个缺乏创造准备甚至缺乏艺术修养的人就能达到的。

二、摄影用光的基本要求

1 光线的造型能力和被摄体的表面特征

客观世界的一切物体都是呈立体状的,都有其特殊的形态结构,都处在一定的环境中,彼此间存在着前、后、远、近的空间关系。摄影的最基本任务就是要真实地反映出客观世界的这一特征、体积和空间位置等。质感,就是人们对物体表面构造性质的视觉感受。被摄体具有各种各样的表现结构,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坚硬,有的松软。在照片上表现出被摄体的质感,有助于观众从照片上真实地感到被摄体的质地、构造,令人有栩栩如生的感觉,注意表现质感在表物和人像摄影中尤为重要,良好的质感是一幅静物或人像照片不可缺少的素质。恰当地用光是表现质感的关键。被摄体表面结构不同就需要不同的用光。粗糙面物体表面有高低不平的凹凸起伏,用直射侧光有利于其质感的表现。光滑面物体对光线会呈现柔和的反光,用前侧光加辅光缩小光比有利于其质感的表现,镜面物体对光线会产生耀眼的强反光,用柔和的散射光有利于表现其质感。透明面物体衬在深暗背景上,用侧逆光、逆光结合均匀的正面光有利于表现其质感。

2 光的润饰和夸张作用

用光基本目的:一是为了满足曝光的需要而提供足够的照明;二是为了控制被摄体再现的效果。光的润饰和夸张作用,主要表现在它能根据摄影者的需要,或强调、突出,或修正、掩饰被摄体的某些具有特征性的方面,以引导观者的视线。如拍摄一老人,用正面光可掩饰其面部皱纹,使之显得年轻;用侧面光能突出其皱纹线条,呈现其苍老;如用散射光则可较细腻地刻划出老人面部的细节变化,有利于表现老人那种常有的宽厚、沉静的神情。

3 选择或等待或创造具有表现力的光线

同一被摄体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如同样的风景在灿烂的阳光下和在清淡的月光下拍摄,对人情绪上的影响是全然不同的,前者能使人感受到蓬勃的生气,后者会给人幽幽的情思。不同光线的运用,能产生不同的效果,给人不同的感受,从这个角度来看,每种光线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力。用光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主题内容,因此,只有有助于内容更好表现的光线者是有表现力的。如清晨柔和的蒙着薄雾的光线,对安宁、恬静的意境或许富有表现力,但用来反映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情景却可能适得其反。

三、总结

拍摄作品中的用光问题是灵活多样、千变万化的,摄影艺术是光和影的艺术的结合体,而光又是摄影的灵魂,中国的很多优秀的风水摄影师就是了解和掌握专业摄影技巧的同时,又具备了很高的艺术修养,才拍摄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影视艺术的创作根基是摄影技术,而摄影技术的更新又推动着更多创新理念的变化,新理念的变化又推动者各种艺术作品的变革,技术和艺术结伴而行”,我们通常说的艺术修养包括:绘画、文学、色彩学、光学等功底,所以要了解摄影的真正内涵,还要进行明暗的变化和对比,以及带给受众的心理感受等。因此,我们在拍摄艺术作品时,不仅要有明确的构思、还要调动光的造型运用以及造型意识,用抽象形式表现客观映像,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加优秀、更加令人惊叹的摄影作品。

猜你喜欢
摄体用光质感
史蒂文·霍尔:用光重新定义建筑
流量用光了
对光
空间的质感
颜料的“质感”
童话世界(2018年26期)2018-10-10 08:56:30
浓郁质感色来袭 这个秋冬有色可循
Coco薇(2017年11期)2018-01-03 19:30:23
打造上乘质感肌
都市丽人(2015年5期)2015-03-20 13:33:50
论新闻摄影的动体静态拍摄
广告摄影讲座之三:广告摄影的布光技巧
照相机(2005年8期)2005-04-29 00:44:03
广告摄影测光方法与曝光控制
照相机(2005年9期)2005-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