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佳
(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传承的客观需求,也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主观诉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要真正实现核心价值观“思想掌握群众”的教育目标,在思政课堂教育时就必须跳出就理论教育而教育的窠臼,将核心价值观教育置于理性与情感交互作用的广阔场域中,对核心价值观进行全方位的审视、分析与研究。
“任何动物,作为动物所做的无论什么行动,都是由于一些感情或热情激动它的惧、爱、憎而做出来的。”人类也是如此。正是爱国之情、使命感、责任感等自然情感驱动着公民个体对国家、民族、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并成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沃土。公民个体的主观情感通过情感体验与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倡导之间实现耦合,有效弥合了价值理想与价值践行之间的缝隙,奠定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基础。
古典管理理论的经济人假设认为,个人能够依托自身的理性,通过趋利避害的行为,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虽然这一理论随着时代的进步、研究的深入,已被证明与实际情况不符,但却指出了个体行为动机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工具理性。正如王海明在《新伦理学》中强调的,“自我利益的实现与公共利益的实现”是个体价值追求的终极标准。核心价值观之所以在公民个体内心培育与内化成为可能,就在于核心价值观集国家、社会、公民个体的利益于一体,集短期利益、中期利益、长期利益于一体,集物质利益、精神利益、政治利益于一体,真正有助于国家富裕、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中国梦的实现。
理性与情感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内化提供了现实可能性,然而要将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将思想转化为行动,还需要一味关键的催化剂——意志,而“意志”本身也建基于“理性”与“情感”的交互作用上。“理性与情感的交互作用可以生成‘信’,人最终经由‘信’而形成‘意志’。”意志在核心价值观在培育和践行过程中主要贯穿于两个前后相继的环节,一是行为动机,二是行为执行。在前一环节中,意志作为内在心理要素左右着个体的行为选择;在后一个环节中,意志作为内在情感要素持续推动着个体执行行为。
综上所述,从发生学的视野看,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内化和践行可以说是理性与情感交互作用并以坚定的意志为保障的一种行为。
“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其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社会集团所认识的过程。”核心价值观作为旨在掌握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的一种话语体系,其目标在于坚守、宣传价值内核,促使社会成员秉持核心价值,在实际生活中体验自身行动,约束自身行为。但由于在实际教育过程中片面倚重理论讲授,忽视受众的情感体验,无视理性与情感的交互作用,造成了当代大学生在核心价值观上知行分离的现状。
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是以一种在个体中‘招募’主体或把个体‘改造成’主体的方式并运用非常准确的操作‘产生效果’或‘发挥功能作用’的。”简言之,就是要营造恰当的情境,促使个体通过一定的情感体验,将自身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受众主动转变为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倡导主体与践行主体,变客体为主体。然而,当前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受限于教学场地、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多采用分章节理论灌输的方式,不但无助于学生对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感、信仰感,而且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学生的逆反心理。
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任何人如果不是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都不能做”。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满足需要才是个人行为的重要目标。换言之,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标准与大学生群体的实际需求相契合,才是教育的切入点。千篇一律的模式化教学与千人一面的语言重复抽离了作为核心价值观基础的鲜活生活气息,只留下普通学生难以企及的“高标准、严要求”,形成了价值观要求与学生自主行为之间的张力。
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内化是理性与情感交互作用的结果,它的产生不能囿于纯粹的理论灌输和简单的机械重复,必须立足于学生多元的需求,以扎实的理论体系、丰富的课堂语言、充沛的自然感情将学生引入核心价值观的情景中,实现福柯所说的“把‘知识’变成‘共识’,把‘共识’变成‘常识’,并通过这种日用不知的常识构成控制的权力” 的教育目标。
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在于整合意识,凝聚共识,化解矛盾,就是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坚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为保障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核心价值观课堂教育还应保持开放本色。一方面,要避免课堂授课中的知识割据、各自为政的现象,将核心价值观教育囿于思政课堂教育的狭小范围内,人为地缩小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外延。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深入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多维领域,必要时借鉴强势学科的有益经验,丰富课堂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另一方面,要避免课堂教育与现实世界的脱节,即仅从官方评论、上级文件及经典著作中汲取教育资源,忽视了广阔、多元世界的现实教育。因此,核心价值观的课堂教育在重视官方正式资源的同时,必须着力挖掘民间的丰富资源,如社会焦点热点、通俗流行歌曲及网络当红段子等。当然这种挖掘是以坚守底线为前提的,必须有鉴别地选择、运用,切忌为片面追求课堂效果而牺牲教育价值内核的行为。
事实性话语是对客观物质世界发展规律的如实陈述,重在事实论述,展现客观景象与规律。相应地,超越性话语则要求跳出事实表象的限制,从更高的维度以多维的视角在更广阔的场域中解释现实、分析现实、规范行为。核心价值观既是对客观物质世界发展规律的科学陈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引领和思想指导。其内在特性决定了核心价值观的课堂教育融事实性话语与超越性话语于一体,在事实与超越事实中把握张力限度,确保课堂教育的叙事效果。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以激发情感为起点,重在个体理性能力对自然情感的约束。一方面,理性能力应超越于感性情感之上,是形而上的;另一方面,理性能力是以感性情感为产生、存在的基础,是形而下的。因此,正确处理理性与情感的关系就成为核心价值观课堂教育的难点。既不能专攻理论分析,无视受众的情感需要,也不能刻意煽情,削弱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系统性与完整性。而应以形散而神聚的方式,以潜在的、柔软的、弹性的形式深入教育的各个环节,弥补单线条的、刚性的、僵硬的宏观权力体系缺陷,弘扬核心价值观于生活细微处、教育细节处。即在课堂授课中选择恰当的情感切入点,营造情感情境,形成情感共鸣,最终实现情感升华,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理性与情感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