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下的社会治理与执政党价值整合

2018-04-01 04:33
世纪桥 2018年6期
关键词:执政党双创利益

王 成

(山东聊城市委党校,山东聊城 252000)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模式需要进行系统创新已成为社会性共识。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九大明确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要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1](P.31)。自《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实施以来,“双创”已经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重要引擎,并引领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区间,成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与此同时,社会治理与经济发展的价值统一是保证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础,需要对“双创”主体和社会治理主体的行为进行价值整合。需要明确的是,中国共产党作为唯一的执政党始终是社会治理的领导力量,同时也是实现“双创”的前提。当前理论界关于“双创”下社会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管理主体多元改革和政策服务提供方面,忽略了执政党的角色定位和价值引导作用,致使很多研究偏离了执政党的价值要求。以价值整合为视角重新审视市场主体、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治理主体和执政党各自的角色定位及相互关系,无论从理论和实践来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整合的必要性:保证价值方向

价值整合实质上就是缓解多元主体利益矛盾,建立协调机制,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过程。价值整合的整个过程意在引导和培育多元力量认同并遵循社会主流价值,对我国来讲,这一价值就是十九大强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协调和平衡各主体利益基础上,应当正确处理“双创”、社会治理和执政党关系,保证国家治理符合正确的价值导向,并“融入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一)明确党主体角色的内在要求

“双创”是一场改革,其实质是充分释放全社会的智慧和潜能,激发市场各主体的创业热情,因此,新时代“双创”下的社会治理应当是一种开放性、大众性的治理,一种多元力量共同参与的治理。我国的治理结构实际上是一种“党政融合”的治理结构,中国共产党作为人民利益的代表是拥有执政权力的唯一合法政党,党的意志通过以政府为主体的社会治理行为来实现。所以在我国,政府是社会治理的主导力量,社区、社会组织甚至个人等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力量,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社会治理的领导力量[2](P.14)。只有在社会治理体系中明确党作为领导力量这一角色定位,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双创”下社会治理的价值选择。

(二)夯实党执政基础,提高党执政能力的需要

“双创”打破了传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平衡。一方面,“双创”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打造了新的核心驱动力,成效显著;另一方面,“双创”所遵循的市场经济法则无时无刻不在挑战着社会目标,深陷自我冲突困境。社会治理除在引导“双创”活动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利益目标之外,更应当着重维护国家经济基础稳固,保证党的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保证党的执政合法性。

同时,党和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治理主体通过政策引导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热情,极大调动了广大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来源于群众、实践于群众的广大党员,同时也是“双创”主体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有些党员本身就是“双创”的领导者,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党员干部通过示范引领和社会奉献,进一步改革和推动了社会治理水平,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执政地位的社会认同感,夯实了党的阶级基础和执政基础,提高了执政能力。

(三)保证“双创”和社会治理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需要

理解价值整合,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现有的价值冲突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现的,在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这一长远目标上,其价值是内在统一的。因此在现阶段,执政党必须带领和引导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人们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内涵。只有保证各个主体的价值统一,才能使“双创”下的社会治理遵循党的领导,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

(四)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需要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实践者。当下“双创”存在的动力不足、发展无序、规则滞后、偏离主体价值等问题,实际上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人民诉求全面升级以及生态环境日趋复杂化等都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的巨大挑战。实践也证明,只有通过持续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继续全面深化改革才能解决矛盾。党领导人民开展的深化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作用,最重要的是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这实际上就对社会治理的各个主体提出了价值统一和价值整合的要求。

二、现状与挑战:价值冲突

价值冲突的本质是价值观的冲突,价值观冲突的核心是不同价值主体利益间的矛盾。

(一)价值冲突的最深厚的根源在于“双创”主体、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治理主体、执政党三者差异化、多样化的价值目标

“双创”通常表现为市场经济中人们以市场交易为基础,以市场竞争和追求利润为主要诉求的创新创业活动,其本质是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经济活动,以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实现更多经济收益为价值目标。虽然许多“双创”主体(如“创客空间”)宣称其主要为满足社会价值而生,但归根结底它们仍然是以追逐经济利益为主要目标。政府实行社会治理的价值目标是建立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社会治理体系,实现高效治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国家富强。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实质上遵循的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价值目标,即十九大提出的“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人民幸福是执政党不断奋斗的终极目标,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生动体现。由此可见,三者的价值目标存在着明显差异,各方在价值追求和价值标准上形成价值冲突。

(二)价值目标实现方式不同导致各方价值手段运用失衡

价值目标决定价值手段,只有如此各主体方才能保证价值实现的高效率与低成本。因此,为追求价值目标,“双创”主体、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治理主体、执政党会采用各自适合的手段。

以企业为主的“双创”主体为实现追求市场竞争优势和高利润的目标,在价值手段上会优先选择高效率纯粹的市场手段,追求不平等的竞争环境,通过压榨社会资源和人的劳动来实现利润,在一些方面会漠视甚至践踏社会整体利益,这与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事业是存有矛盾的。

政府作为社会治理的主要改革者和推动者,在协调市场经济手段和党的意志实现上需要以更大的智慧,更开放的社会治理理念和方式。然而,市场主体行为的高扩展、无序、快速等特性,以及在经济手段上对互联网、大数据、经济共享概念等的运用对传统的政府治理模式形成了巨大挑战,“形成了基于网络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国家公共事务的治理”,“政府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多的开始由社会团体、私人组织和公众资源来承担”[3](P.115)。政府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诸如,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界定不清;发展“双创”的制度环境不足;政府摆脱不了的作为市场“经济人”角色下的选择“偏好”;对多元治理模式的角色转换程度低;利益保护等,使得政府主导的社会治理在理念和方式上严重后果滞后于“双创”主体需要。

执政党在保证发展方向、实现人民利益的价值手段上,往往选择提供价值观念、意识形态、道德规范等方面的领导和引导,进行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的构建。在具体实现措施上,执政党在一些方面还存在行为失效现象,如何更准确的把党的意志通过多元主体的社会治理展现出来还缺乏有效手段;用主流意识引导市场发展方向时,容易被经济评判标准淹没;在倡导的社会道德秩序时未合理约束企业或个人的市场逐利行为。

(三)价值手段的运用能力失衡导致各方价值选择失衡

各方主体为实现自身价值目标,会在实践中强化运用各自价值手段的能力,以形成局部的相对优势。这种能力的培养实质上是为了在利益争夺中获取更多利益,从而产生新的更强烈的冲突。这种新的更强烈的冲突会再次加剧利益分配局面的不平衡,从而造成各方价值选择的全面失衡,任由发展,最终会造成社会价值观念破碎和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进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结构形成冲击。

三、维度选择:价值整合手段

进行价值整合是实现社会价值观创新、社会治理创新和执政理念创新的有利契机,选择合适的整合手段,可以有效消除不利于“双创”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束缚,全面激活亿万民众的智慧和创造力,更好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发展经济,夯实物质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生产关系被生产力决定的决定性因素。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党和国家的事业就缺乏稳定的根基,任何价值讨论和价值整合方式都会失去其本来意义。要实现“双创”下的价值整合,首要的维度选择,就是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和政府应当把进一步发展经济作为基础支撑,把进一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作为目标追求。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着重加强现代经济体系建设,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运用政策激励激发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

(二)分层级整合

价值整合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在不同的层面实现[4](P.138)。首先,利益整合是基础。保证利益的一致性,是价值整合最直接、最基础的层级。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增长动力不足,政治改革和行政改革难度增大,“双创”的开展从根本上激发了各主体合力,形成以市场改革倒逼政治和行政改革的框架,符合各方利益。

其次,价值目标整合是核心和难点。一个准确的、符合各方利益的目标对价值整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双创”时代下的社会治理和执政党的价值目标应当确定为:利益性和人民性。党和政府要在改革中发挥各种利益主体博弈的“平衡器”作用,通过政策创新避免社会各方因主体利益冲突而损害治理协作,即各方的价值追求应当是用利益激发市场活力,实现人民利益共享,进而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首要奋斗目标。

再次,文化整合是最高层级的灵魂整合。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价值的本质在于人们选择的自觉性和自愿性,因此,要实现价值整合就需要不同角色建立共同的思想信仰和价值观念,构成一个有领导力的文化体系,从而实现价值手段的多样性与价值方向一致的统一,这是考验党是否具有长期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政府治理能力高低的最高层级要求。这就要求执政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以包容性的思维来塑造和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引领多样化的精神追求,有效凝聚社会共识,形成文化价值统一和文化行为自觉。

(三)完善治理体系,建立平衡的价值生态系统

实现价值整合,政府要把党的意志通过创新的政策作用于市场机制之上,鼓励和引导“双创”发展,就需要政府建立完善的社会治理体系,平衡的价值生态系统。在国家层面,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治理环境,实现国家富强;在社会层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升经济水平,培树公平正义的的价值观,并通过健全法治、完善制度,营造公平正义的环境;在个体层面,应当把企业和个人发展作为社会治理的着眼点,把人民幸福作为社会治理的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努力实现在国家、社会、个体三个层面的价值整合。

猜你喜欢
执政党双创利益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双新双创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执政党道德形象的塑造
利益链与新垄断
论参政党建设与执政党建设的同一性和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