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柳
(阜新市委党校,辽宁阜新 123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必须要“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这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新形势下,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对党建思想进行创新。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需要将全面建党和全面治党统一于实践中,将思想建党、制度治党进行充分融合和互动,以打造党建工作的新状态。
中国共产党一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自然也是“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的领导核心,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发挥党的重要引领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正处于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逐渐过渡过程中。
从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转变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广大中国人民作出庄严承诺,彰显了党的政治勇气、智慧和魄力。十九大召开过程中,代表们对“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的目标进行了更为深刻的阐述,清晰勾勒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线图,振奋人心。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遵循历史和现实规律,审时度势的结果。“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的实现,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是重要推动力,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我们必须要拥护其领导地位,并时刻向其靠拢。另一方面,伟大的发展目标对党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动着党进行自身建设的创新。[1](P.36-43)中国共产党如果能够始终为广大人民着想,党和人民始终保持紧密的联系,我们的国家就一定会伟大复兴,社会就一定会和谐,人民就一定会幸福。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都要求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发展背景下积极探索自身党建规律,用科学化的党建工作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目前,世情、国情、党情都处于快速变化的阶段,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这些方面都在考验我们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中国共产党正面临紧张的考验,主要表现在执政水平考验、改革开放成果的考验、市场经济变化的考验、外部环境变化的考验,这些都比以往更加严峻。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社会领域的变化需要我们党进一步巩固核心领导地位。相比以往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现在正处于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最确切的比喻就是“暗流涌动”。“一超多强”的国际政治格局已经持续了很多年,现在是,将来也会长时间的存在。但是,伴随着中国等国家的迅速崛起,美国世界霸主地位受到削弱。中国的迅速崛起使我们在国际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逐渐向世界的中心位置靠近。但是,中国的和平、友好崛起引起了很多西方国家的不安和不满,致使它们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企图抑制中国发展。“亚太再平衡”战略、“中国威胁论”“对台军售”“美日韩同盟”等都是企图遏制中国的不正当策略。其主要原因是西方国家尚未理解中国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P.9-15)那么,如何消除外部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偏见,构建一个客观和谐的国际舆论环境,就是我们所必须长期关注的重点。这些表现在国内主要是改革进入深水期,是我们的国家、政党都面临很多阻碍发展的因素。综上所述,国际和国内社会的深刻变革给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要求,这也时刻考验着党的执政水平。我们党需要从自身的党建工作入手,积极探索新的治党策略,以不断的提高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作用。
在现有的执政基础下,中国共产党为了加强自身建设需要始终坚持思想建党的原则,这将会是我们党的始终遵循。思想建党的基本要义就在于我们党要坚守其执政的威信,并保证组织成员思想品格的高尚和纯洁。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秀代表,具有其独特的先进阶级属性,这也就会使我们党的政治品质保持恒定。当前,具有九十多年发展历史的中国共产党面临执政转型的背景,所以,坚持从思想上建设党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现代信息技术的繁荣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多种思潮的迅速融合,这就使我们党的执政主流意识形态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冲击,这是极其不利于党建工作的推进。我们党的组织成员作为马克思思想的典型代表,具有多元化的价值理念,这势必会形成一种相悖于整合的阻力。[3](P.42-49)在时序跟进的组织改革和完善中,中国共产党组织成员构成发生了质的变化,高学历、年轻化等都是其新的构成表现,并且很多老党员受到社会分化和市场化的影响,传统的理想信念受到侵蚀,理想信念滑坡成为我们思想建党的工作重点。
制度是一个组织或政党始终保持活力的基本保障,缺少制度的制约和激励,将会使我们处于衰退期。制度的架构价值就在于对善的褒扬和对恶的惩罚,它具有其固定的法理导向。中国共产党是历史选择的,具有时代价值性质,同时,中国共产党也会是长期执政的政党,全面的制度体系将会是我们党科学执政的基本保障力量。当前,我们党的制度建设系统性不够,相关的制度仅仅是满足于各种规定、要求、条例的出台,却不能够将各种制度要素充分联系起来,甚至还出现相互矛盾的不良状况,直接造成我们党的制度缺少科学价值。再次,我们党的制度可操作性不足,制度的制定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发挥其真实效力,但是,我们的很多制度会出现虚置的状况,执行力则是制度运转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提高党建制度的可操作性。因此,执政党的制度改革应当成为坚持制度治党的逻辑起点,这将从根本上破解制度单一、制度短板、制度离散、制度冲突以及制度失效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中国共产党是在历史变革中诞生的政党,经历了革命、建设到改革等多个时间段,伴随着我们党对于现代政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我们对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重要性认识也逐渐重视。所以,我们党对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内在关联性的认识达到新高度。但是,在实际的党建工作中,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融合力不足,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重制度,轻思想”,过于强调制度力量,忽视甚至放弃思想教育,形成制度惯性和制度依赖,造成我们党的制度建设成本增加,许多制度的作用得不到发挥。二是“重思想,轻制度”,过于突出思想教育的效果,制度创新不足,甚至部分制度是在领导体制背景下诞生的,并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作为两个有机整体,本身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能够形成一种强大的合力,能够对我们从严治党提供智慧元素。但是,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融合力不足就形不成合力,一定程度上也会制约政党治理的成效。
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会直接对政治生态系统产生效用。基于此,我们必须要为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有机结合提供环境保障。结合党的十九大的治党总基调,为从严治党工作提供前提和基础。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可以使党员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马克思主义成功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同时,还有维护和提高党的权威性,通过建立制度治党评价机制和监督机制,鼓励和支持全党乃至全社会加强对党的监督。
可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是两个明确的个体概念,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形成一种良性的共生关系。第一方面,思想建党可以为制度治党提供正确的发展方向,制度治党又以思想建党为前提和基础;第二方面,思想建党稳定性的实现需要制度治党作为保证,制度治党是思想建党得以实施的重要手段。[4](P.41-45)基于此,我们在从严治党的历程中,明确两者之间的共生关系,将会有助于提升我们对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思想认知,从而以正确的制度治党思想引领建党治党新业态。
综上所述,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有机结合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推动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实现路径。在推进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有机结合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明确其出现的时代背景,在其基础上,对阻碍发展的问题进行汇总,并有针对性提出解决策略,以更好的确保党的坚强领导核心地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有机结合,从细微处管党、治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新路径,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