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法治教育的问题与途径探究

2018-04-01 03:43:09张雅娟
关键词:价值观法治育人

张雅娟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福建漳州363000)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同时用“三个倡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概括,其中对法治的本质、内涵与要求作了详细的阐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出了战略部署,明确了法治中国建设的路线图,涵盖了各个领域[1]。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深化依法治国实践。面对新时代新要求,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要在全面依法治校的视野下,提高师生法治意识,增强对法律的认同感,从而为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高校进行法治教育的意义

高校进行法治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培养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且对我国实现“依法治国”方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

(一)法治教育为“法治校园”提供保障

近年来,高校发生了一些触目惊心的大学生犯罪伤人事件。如中国政法大学弑师案,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的“硫酸伤熊”事件等[3],反映出高校法律知识的教育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一些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知法犯法。因此,在高校进行法治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掌握相关法律知识,懂得如何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同时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大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从而有效地减少和预防校园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

(二)法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法治教育可以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行了概括,提出了 “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3个层面对24个关键词的内涵进行了概括。从社会层面提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社会的价值目标与价值追求,体现了法治社会的重要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多项重要部署[4]。因此,广泛开展法治教育是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要求,能够更好地引导大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内涵。

(三)法治教育能够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高校要深入开展法治教育,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法治观念,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深入贯彻落实法治教育。高校在进行法治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还要引导大学生学法、用法、维法,使遵法守法成为大学生的价值追求,从而培养和提升他们的法律素养[4]。大学生在社会人群中属于知识精英群体,对法律的信仰以及遵法、守法、维法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示范作用,能够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推动法治社会建设。

二、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变迁,高校法治教育在经历不断反思、完善、重构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深刻反思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其原因,有利于高校更好地开展法治教育。

(一)法治教育教学体系较为薄弱

法治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高校实施育人环节的过程中必不可少。但在课程设置上,类型较为单一,不能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在教学方法上,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采用简单的理论灌输,很少与学生进行互动,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实践环节,这种教学模式不符合高校的育人目标,不仅没有成效,同时也不会得到大学生们的重视。除此之外,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结合也不够紧密,在法治教育过程中缺乏对道德教育内容的融合,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很少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的渗透,使得法治教育缺少必要的人文关怀。

(二)教师队伍的法律素养有待提高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一支高素质、重法律的教师队伍是高校进行法治教育的重要前提和有力保障。除法律专业教师外,一些教师缺乏必要的法律方面的知识储备,法律知识面相对狭窄,导致在专业教学过程中难以渗透法律知识与法治理念,使学生缺乏有效的思考与主观能动性的锻炼,难以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审视自己的价值观、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5]。

(三)大学生自身法律意识不足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情况直接关系着学校的发展与依法治校的成效。首先,由于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存在差异,加之生活阅历和对生活的感悟不同,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次,部分大学生自制力较弱,容易被一些不良的风气影响,导致价值观扭曲。他们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的利益,重视物质生活的享受,忽视精神层面的追求与法律素养的提升。再次,部分大学生法律知识贫乏,相关法律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加之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克难时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下,缺乏辩证思考的能力,容易冲动,甚至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三、改善高校法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高校法治教育对高校教育的稳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学校、教师、学生这3个维度进一步探究有效途径,可以全方位改进高校法治教育。

(一)完善高校法治教育环节

1.进一步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法治教育的内容包括法律的基础知识及相关理论、法律素养和法律信仰等内容。首先,高校各专业除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公共必修课之外,还应该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将相关法律知识融入学科体系之中,开设具有学科特点的专业法律知识的课程,从而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增强法律意识。其次,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案例分析与讨论,在课堂教学中重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用性,促进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增强法治意识。

2.在法治教育与德育紧密结合。立德树人是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高校在进行法治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与德育相结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6]。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品德和基本素质,对于大学生积极、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重视课上课下的学习、实践和体会,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道德的积极作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发挥德育对法治支撑作用的同时,也要重视发挥法律的约束与规范作用。法律强调的是他律的规范,是成文的“法”;道德是自律的规范,是人们心目中的“法”[7]。德育为法治提供了良好的育人环境,法治为德育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两者相辅相成。高校既要重视法治的规范作用,也要重视德育的育人功能,使德育与法治教育在高校的育人过程中相得益彰。

3.法治意识的培养。法治教育对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法治教育首先应提高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引导大学生了解宪法与法律的相关规定,正确认识宪法与法律在社会中的地位[8]。只有理解宪法与法律所赋予的权利与应承担的义务,才能够真正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在法治教育过程中,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大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相关理论知识,根据现象看本质,使理论更好地联系实际,提升法治意识。

(二)以教师为本位,提升法治教育水平

1.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与法治意识。教师要积极参加培训、进修,或通过自学的方式进行自我教育,以提高法律素养与法治意识。通过以身作则,自觉学法、守法、维法,将法治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要加强道德教育,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自身的责任感和担当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与信仰,以身示范,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教育、引导学生,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从而更好地实现育人目的。

2.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高校要关心教师的生活、尊重教师的权利、落实教师的待遇。针对一些矛盾与争议,要采用合理公平的方式解决,从客观公正的角度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依法保障教师的参与权、表达权与监督权,营造良好的校园民主环境,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以学生为主体,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1.完善法治管理,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高校在进行日常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培养学生的权利意识[9]。一是要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和相应的规章制度,对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各种活动场所进行定期的安全排查,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维护校园的安全与稳定。二是要加强高校的法治教育,促进法治教育常态化与规范化,预防和减少校园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从而保护师生的人身安全,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三是要建立健全应对校园突发事件的应急防御预警机制,增强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四是要完善高校的申诉制度,建立健全高校维权组织,从而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维权途径。

2.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当代大学生精神面貌积极向上,有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思想活跃,是有可为的一代。但是,一些学生由于受西方社会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和影响,缺乏客观的分辨能力,面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容易产生偏激的行为,不能做到理性的判断。高校进行法治教育时,除了通过课程体系改革、创立实践教学等方式,还要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帮助大学生创立维权组织,使他们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从而更好地理解法律知识,不断地提升自我、增强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高校的法治教育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努力,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为法治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保障。

猜你喜欢
价值观法治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我的价值观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人大建设(2018年3期)2018-06-06 03:11:01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学习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 05:33:44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团结(2014年4期)2014-02-28 17:0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