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新业态下的就业研究分析

2018-04-01 01:22内江市就业局
四川劳动保障 2018年10期
关键词:内江市业态用工

新经济、新业态发展给就业创业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内江市就业局通过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内江市就业局在内江“七轮驱动”“四新一大”产业布局中为就业创业工作定点定位,主动研究各种新经济、新业态发展给就业创业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保驾护航。

就业新业态的基本情况

据统计,2016年内江市新业态从业人员2万余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4.5%;2017年新业态从业人员9万余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20%。随着内江市加快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网状发展,新业态将成为吸纳就业的主体。例如,“互联网+衣”,网络购物平台直接带动了物流业发展,催生出“快递小哥”职业。2016年,全市共有物流企业3000余家,从业人员3万人,专职“快递小哥”1万余人。“互联网+食”,2017年,全市从事食品销售的新业态企业100余家,实现就业1万余人,带动就业8000余人。“互联网+住”,2017年全市共有房屋中介700余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互联网+行”,共享单车企业以及滴滴等平台企业从业人员达2万余人。

就业新业态的特点

新业态用工与传统用工存在明显不同。一是就业机会网络化。一部能上网的手机,就能解决就业,并且对劳动者年龄、学历、工作经历等没有严格限制。二是就业形式多元化。新业态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对劳动者的工作限制,劳动者既可以从事临时性劳务活动,也可以从事服务性职业,还可以通过各类创业创新平台实现“平台就业”“家庭就业”“间歇就业”“网络就业”……同时也出现了兼职化倾向,劳动者可以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兼职,使得个人的工作和职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三是工作时间弹性化。自由选择工作时间和地点,是新业态下就业及劳动用工比较显著的特点。对企业而言,依靠先进的“互联网+平台”信息系统进行管理、供给和需求,实现了即时性、零交易成本,省却了办公场地、劳动工具、社保等,责任风险大大降低。对劳动者而言,工作时间的弹性化、自由化,没有办公场地、规章制度、上下班时间等限制。四是劳动供给自主化。新业态下用工管理去雇主化、去组织化,用工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不构成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关系、劳务关系或其它雇佣关系,打破了传统的按照“单位+职工”模式设计的劳动模式。

公共就业服务面临的新挑战

新业态下就业的最大优势是“灵活”,就业及劳动用工的不可持续性和不稳定性的弊端也相应呈现。由于新业态的劳动关系界定模糊,权责关系不清晰,一旦发生纠纷,劳动者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现有的社保制度“灵活性”不足,很难适应新业态下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缴费需要。同时,企业平台小微化、分散化、隐蔽化的特点,也使得政府对该领域的主动监察行为难以实施。

对策与建议

一是加强规范引导,推动新业态可持续发展。应突出顶层设计,加强新业态相关立法,纳入法制化轨道。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引导平台在收入报酬、劳动保护、社会保险和福利等方面承担必要责任,维护和保障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二是建立灵活用工平台,破解新业态供需矛盾。由政府牵头建立灵活用工信息服务平台,收集、发布企业临时、短期用工信息,并对劳动者“零碎时间”进行收集、整理,通过就业信息系统自动匹配,实现灵活用工供需有效对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通过灵活用工平台实现灵活就业的人员,按规定落实灵活就业补贴政策,推动更充分的就业。

三是用简政放权的减法,做好高质量就业、更充分就业的加法。以“简化手续、缩短流程、高效便企”为原则,进一步增强劳动用工和社保体系对新业态就业的匹配,加强新就业形态和非标准就业的政策研究,加强政策措施配套和服务能力建设。

猜你喜欢
内江市业态用工
发挥示范功能,探索数字助农新业态
以“灵活用工”破解用工荒是有益尝试
唤醒街区想象力:多元业态赋能创意社区
内江市:保民生促发展 做实做细就业创业工作
内江市:打造“有速度、有温度、有力度”的人社服务
“信息超市”精准破解用工“两头难”
这15种新业态、9 个新职业“拍了拍你聪明的小脑瓜”
“用工难”困扰西部地区:费力气招人 干一个月走人
职工普惠服务的实践与思考——以内江市总工会的探索为例
内江市东兴区旅游气候资源的评价及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