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加强地中海贫血(地贫)防治人才队伍建设是实施地贫防治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本室作为地贫进修培训基地,承担着广西多地学员的地贫专科培训,在地贫的进修培训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就制定个体化培养方案、分阶段教学、加强质量控制和综合考核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以提高进修生地贫防治工作能力。
关键词:地中海贫血 进修 培训
地中海贫血(地贫)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的缺失或突变所导致的一组遗传性溶血性疾病。常见于地中海沿岸、东南亚和我国南方等地区。广西是地贫高发区,地贫的携带率约为20%[2]。当夫妇双方都是基因携带者时,有25%的几率生育重型地贫患儿。人群筛查地贫携带者,对高危夫妇进行基因诊断,对胎儿进行产前基因诊断等措施,能有效避免重型地贫患儿出生。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家庭和社会负担,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颁布了“地中海贫血防治计划”,在广西全面实施地贫防治工作。该计划的实施需要大量熟悉地贫及相关知识的专科医师等相关专业人员,广泛开展这类人才的培训是当务之急。因此,对地贫防治专业技术骨干进行分级培训和进修,加强地贫防治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本室作为地贫进修基地,承担着广西多地学员的地贫专科培训。本人主要就教学中如何提高地贫实验进修人员的地贫防治工作能力提出几点思考与总结,与各位同仁交流学习。
一、制定个体化培养方案
每个进修生各自的学习起点不同,因而在学习过程中的情况各不相同。其中部分进修生完全没有接触过地贫相关检测,地贫及相关基础知识薄弱;另一小部分进修前在当地从事过血红蛋白分析,有一定基础,但不系统。因此,我们根据进修生的不同基础,制定培养方案。在进修生进入实验室前,了解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包括学历、从事工作、从事该专业年限、是否从事过血红蛋白分析、地贫基因分析、PCR相关操作等等。对于从未从事过血红蛋白分析、没有理论基础的进修生,要系统学习地贫的基础理论知识,绝大部分进修时间要分配在血红蛋白分析操作。对于从事过血红蛋白分析有一定基础的进修生,重在规范操作,提高其操作技能,可进行地贫基因分析的学习,巩固和完善血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病的知识体系,加强对结果分析能力的培养。
二、分阶段教学
我们采用分阶段教学,不同阶段各有侧重。首先是初期阶段,这个阶段系统讲授血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病的基础理论知识、微量血红蛋白电泳法原理和操作、高效液相分析仪筛查和诊断地贫规范、高效液相分析的临床意义与质量控制,以及其它地贫筛查方法如血常规和肽链分析方法的原理和意义。在实验室中,带教老师给进修生示范规范操作,注意重复重点知识的讲解与操作规范要领,基本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进修生认真观摩体会以牢固掌握地贫的基础理论。
然后是中期阶段,这个阶段注重培养规范操作和独立准确发结果报告单的能力。鼓励进修生独立操作,带教老师在旁指导,及时指正进修生的不足之处,传授操作技巧。进修生独立发报告时,带教医师审核结果并讲解实验结果的临床意义,保证结果的正确性。同时,带教老师适时提问,引导进修生思考,发现问题和不足。该阶段的进修生已具备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因而我们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操作过程中强调以进修生如何评价实验结果等问题为中心,就各种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中促使其对既往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并解决问题。
最后阶段为进修后期,该阶段在深入全面的学习地贫的防控知识基础上,注重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首先,课程难度加大,包括地贫基因诊断技术原理及质量控制、α-地贫和β-地贫的基因诊断及质量控制、地贫遗产咨询,胎儿取材,产前诊断流程等。由于许多基层医院未开展PCR实验技术,进修生学习难度加大,该阶段带教老师要鼓励进修生通过查阅专业书籍或文献来提高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此外,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加大工作量,以使他们到基层后能适应工作需要。该阶段可选择少见的异常血红蛋白病例给进修生学习,提高他们对地贫的认识水平。最后,进修生到地贫基因诊断室轮转,观摩地贫基因诊断的操作,对地贫的防治有更深入全面的理解。
三、加强质量控制
地贫筛查、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实验室有别于一般的常规检验室,它的质量控制除了必须满足常规检验项目的要求外,还必须有更加严格、特殊的质量控制措施以保证其结果的可靠性,其中室内质量控制(internal quality control,IQC)和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 quality,EQA)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基础。我们实验室根据自身的特殊性及实际情况,编写了《实验室规章制度和人员职责》、《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及质量手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质量控制方案》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册》等规范性操作技术文件,以实行全面的质量管理。进修生要学习以上文件,并在日常实验操作中规范地进行质量控制,将质量控制的观念贯彻始终。
四、综合考核
在进修生学习期间,对进修生的表现进行记录,包括劳动纪律表现、实验操作表现、参加问题讨论和处理问题表现等。实验室轮转安排结束后,进行理论和实验操作的考核。理论考核主要地贫及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实验操作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实验结果判定等,受考人员笔试回答。操作考核以独立完成微量血红蛋白电泳和高效液相色谱血红蛋白分析为考核内容。最终考核成绩是对所有成绩进行的综合评定。另外,进修生在进修结束时,填写实验室人员调查问卷,征求其对本次进修培训的意见和建议,而后向带教老师进行教学反馈,促进整改与提高。
通过进修培训,进修生能较好地掌握地贫及地贫筛查诊断实验方法的理论知识,并能独立开展微量血红蛋白电泳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等地贫筛查工作。对广西地区地贫现状和国内外地贫的研究进展有基本的认识,同时全面了解地贫的预防措施,为今后的地贫防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参考文献
[1] Fucharoen S, Winichagoon P. Haemoglobinopathies in southeast Asia[J]. Indian J Med Res, 2011, 134 (4):498-506.
[2]龙桂芳.珠蛋白生成障碍及异常血红蛋白[J].医师进修杂志,1999,22(6):7-8.
作者简介:赖柯彤(1986-),女,汉族,广西南宁市,博士,广西医科大学,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