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根

2018-03-31 09:31庄鹏飞
师道·教研 2018年3期
关键词:名篇精髓诗书

庄鹏飞

阅读是文化传承的需要,阅读决定人文素养的高度;阅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是教学最好的陪伴;让阅读植根于每个学生心中,成为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阅读是文化传承

2016年部编一年级语文教材增添了“快乐读书吧”“和大人一起读”等栏目,有像《小兔子乖乖》这样的耳熟能详的儿歌,有像《妞妞赶牛》这样情趣盎然的顺口溜,还有像《猴子捞月亮》这样的趣味故事。这是入学教育中首次提出阅读教育,对阅读进行了重要定位,将阅读习惯上升到和识字、写字同等重要的地位。由此可见,语文学习越来越重视阅读。

阅读是读者、文本、作者之间的情感交流,是与先贤穿越千年的心灵相通。“经史子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无不凝聚着先圣们的思想、文化精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在阅读中感受“诗经”的俊逸,“汉赋”的华美,“唐诗”的瑰丽,“宋词”的婉约,“元曲”的细腻;在阅读里领略《三国演义》的剑戈惊天,《水浒传》的豪情壮志,《西游记》的摄魂夺魄,《红楼梦》的悱恻缠绵。在《论语》里我们穿越二千五百年与至圣先师孔子谈教育,论人生,道礼乐,评政治;在《孟子》里碰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的儒家思想精髓;“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蕴含着世间运作更替,生生不息的定律,更体现了炎黄文化的深邃;“孝弟,谨信。博爱,亲仁”是儒家文化之精髓,也中华之美德。

阅读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从某方面来讲,阅读的厚度决定了一个人人文素养的高度。一个人,通过广泛阅读积累,当文化底蕴沉淀到一定程度时,便会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独特的气质。2017年的《中国诗词大会》来自上海的选手武亦姝、侯尤雯、姜闻页 “才”惊四座。从小的阅读沉淀,是她们“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根。

阅读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因为阅读,生活才如此精彩。

阅读点亮人生,当开心得意时,你可以高唱“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黯然神伤时,喃喃低语“多愁无语百花香,暗至沉浮心自伤”。

阅读是源头活水

“谈文色變”是语文教学中的普遍现象。心无笔墨,何以出文章。“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就是习作的源头活水。一个汉字中有一个故事,一个成语里有一个典故,一句名言警句中有一段哲理,阅读经典名篇,无疑给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建立起“语言库”。只有通过广泛阅读,汲取书中的养分,聚沙成塔,才能做到生花妙笔。

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等能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有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比巨人高大;只有站在山顶才能比山高。阅读经典名篇,借鉴遣词用句、结构搭建。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阅读文本中出现的精美语段,理解其中的奥妙之处并找出语法规律进行仿写;学会捉住文本某方面的特点,如文章的思想立意、段落搭建、材料选择、描写方法等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把读与写有机结合。

《颐和园》的“移步换景”、《三味书屋》中的方位描写法,让读者印象深刻,使人身临其境。借鉴这样的描写方法,在学生写作“校园景物”训练时,指导学生尝试把“教学楼、校道、操场、花坛……”等有代表性的景物,多点一线组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来介绍校园的美景。通过“读写结合”进行写作训练,引导学生模仿借鉴经典名篇的写作技巧,引入源头活水,融会贯通,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阅读是教学相长

言传不如身教,阅读“贵在力行”。 阅读活动开展得如何,教师是关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指引学生阅读,我们自己首先要阅读。和学生一起阅读,一同成长,是件幸福的事。

“老师,好多首啊,背得完吗?”

“老师,老师,还要看完三本书,时间够吗?”。

……

在一定的时间内除了要背诵近百首古诗词,还要阅读学校推荐的三部作品,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似乎有点难,“是啊,别说是学生,就是我们自己一下子练习背这么多的古诗词,也是很难办得到的事情。”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则先做到。为此,我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加入阅读的行列。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开展了各种活动:古诗擂台赛、书籍推荐小达人、阅读之星评选、为阅读点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化阅读。

三个月,一天一首,学生们真的背下来了。一次习作课上,一个学生在写《荷花》的时候,竟用上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看似意外的事情,也在情理之中……

责任编辑龙建刚

猜你喜欢
名篇精髓诗书
千古名篇有矛盾?
陈冲 腹有诗书气自华
重点:名句名篇默写
藏在静宁“三宝”里的美食精髓
腹有诗书气自华
厚积薄发,辨境下笔——2015年高考名句名篇默写题综述及备考建议
用国学精髓为企业家“洗心净目”
十二生肖诗书小品
《国外修辞学名篇选译》专栏主持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