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极端行为现象分析

2018-03-31 09:31钟丽华
师道·教研 2018年3期
关键词:家长孩子教育

钟丽华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通过电影、电视、电脑、手机、报纸、杂志等了解世事百态,认知世界的途径越开放,青少年受到的影响就越大,现在的青少年普遍早熟,出现这样那样的极端行为,现状令人担忧。

自杀行为

近年来,令人扼腕震惊的自杀案件频发。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小小年纪的他们选择了绝路?我认为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生命教育缺失。中小学生对于“死亡”一知半解,受到电影、电视等媒体信息影响,不但不害怕死亡,反而被“重生”“复活”“解脱”等情节内容误导,并且把自杀作为威胁家长、老师的武器,或为逃避责任、摆脱痛苦的途径。

父母之爱缺位。据媒体报道,相当一部分自杀学生的家庭是不完整的,要么是单亲家庭,要么是留守儿童,或者是父母关系紧张,由于他们与家长之间缺少了必要的情感交流,因此情感比较空虚,一旦遇到挫折便处于无助崩溃的状态。

缺少平等尊重。如以上案例所述,有些老师或家长高高在上,以强压的姿态逼迫孩子屈服于他们的教导,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的自尊。久而久之,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的关系便如一根绷紧的弦,一旦发生矛盾便触碰断裂。

缺乏挫折教育。孩子在家中,由于多为独生子女,不少家长宠爱有加,舍不得打骂;在学校,由于赏识教育的过度宣扬以及教师对家长投诉的忌讳,一些教师不敢对学生严厉批评,于是学生在鲜花、掌声、鼓励的氛围中成长,受不得半点委屈。

综合以上原因分析,要减少中小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最根源的解决办法是加强生命教育,引导孩子对社会媒体不良信息进行辨析,并且在教育方式上要刚柔并济,让孩子们在鲜花与荆棘中走出一条健康成长之路。

离家出走

几个月前,我校一个六年级女生,因为与家长闹矛盾被家长斥骂而出走一天未归。女生母亲的一位好友得知情况后在微信朋友圈广发信息,学校的领导及班科任老师纷纷出动四处寻找,终于在当天夜里12点于一个较远的超市广场找到了正在游荡的她。据了解,这位女生的家长事后害怕她有过激行为而不敢有半句责怪,而这个女生因为在微信朋友圈“露脸”了,邻班的同学纷纷找她了解情况,她居然像明星受访一般洋洋得意。

孩子们的任性出走给家庭带来了痛苦,也给学校、老师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而孩子本身却以离家出走作为对抗父母教育的筹码实在令人唏嘘。这些事件的背后原因何在呢?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业而轻视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的心理需求不了解;家长不善于处理亲子关系,因此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不愿意寻求最为亲近的家长帮助,反而找同学开解;传媒有不良导向,大量偶像剧往往以一种“颓废美”吸引眼球,主角离家出走、动不动就拎起行李往机场跑成了揪住人心的情节,中小学生便以为这种行为很酷而进行模仿。

综上所述,重视心理健康、亲子关系融洽、规范传媒环境对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校园欺凌

打开手机新闻APP,不时就会看到令人心痛愤慨的校园暴力事件。2015年,江西永新县女初中生打架,多名女生对一个下跪的女生连扇耳光,不时用脚踹其身体,殴打时间长达5分钟。从泰州传出的视频里,一个长发女生先后被数人扇嘴、脚踹、剪头发,甚至被要求下跪,向施暴者认错,期间还有人试图扯开该女生的上衣,因其牢牢护着,才没能得逞。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校园暴力视频已成为网络热搜事件。

现在的孩子怎么啦?什么怨什么仇让这些人对同窗同龄的学友大下狠手?而现场漠然围观的人群、观看视频后只会诟病学校教育的网民们又是怎么想的?心理有病的是孩子、家长还是社会?如果要追溯问题的根源,我想这里的原因太多太多。黑社会题材的电影对孩子的影响是否很大?我认为当然是。家庭关系的不和谐导致孩子情绪不稳定是否其中的一个原因?我说是。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使孩子对善恶区分不清?是。中国传统教育倡导“以和为贵”,而家庭、社会的浮躁因素却给孩子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那么孩子又何以懂得“宽厚待人”呢?

时代在不断发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肃清负面信息给下一代带来的不良影响,作为教育者、家长、每一位社会公民都责无旁贷,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为孩子们拥有正能量满满的社会环境做出一份努力吧。

責任编辑C魏文琦

猜你喜欢
家长孩子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