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光辉
摘 要:种植密度对作物种植效益有很大影响。严格按照农艺性状和产量标准的标准进行控制,有利于提高种植业的规划和发展。为了改变传统种植方法,深化种植密度标准的改革,提出了可行的密度控制体系。结合分区试验结果,分析了种植效益,为深化马铃薯种植分析提供了可行的转变方法。
关键词:种植密度;马铃薯;产量
一、马铃薯的种植意义
马铃薯作为一种主食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缓解资源压力,改善人民饮食结构。在正常的太阳辐射作物生长期间,北部地区马铃薯的产量能达到8340公斤/ 666.7平方米到666.7 ~ 12480公斤/平方米,因此马铃薯的巨大产量也显示了马铃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而由于中部一些干旱地区的年降水量不均匀,虽具有良好的光和热资源,但仅仅依靠覆盖率提高马铃薯产量是有限的,尤其是在干旱年,很难满足马铃薯生长的水需求,探索一个适宜的水领域,对提高农业产量以及农作物生长的速度和品质日趋重要。
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的影响研究进展
种植密度是影响马铃薯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故要保证其产量,则需有一个合理的种植密度。张延磊通过数据拟合曲线和方差分析方法,得出了产量与种植密度方程之间的数量关系。不同品种的马铃薯适宜的种植密度不同,适宜的种植密度是高产的前提,过高或过低的密度不利于形成两个马铃薯块茎产量。适宜的种植密度可能会导致产量下降,种植密度和马铃薯产品的生产需要以适当的种子以满足不同地区的需求。马铃薯种植密度对植株高度和茎直径影响是相对的,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植株高度和生物量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平均茎直径随种植密度的降低而增加。在一定范围内,种植密度增加,种群的产量增加,块茎的重量越小,块茎的数量就会减少,则其经济效益就会下降。因此,只有在合理的密度下,才能形成合理的人口结构、发挥对太阳能、土地和空间的充分利用、使个体得到充分的发展,充分发挥集团化生产的作用,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种植密度,可有效减少块茎空心,建议在生产、种植中选择屋脊覆盖种植密度6万株/公顷的组合生产。
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是由多个基因控制的。生长环境和栽培措施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有着重要的影响。蛋白质、淀粉和Vc含量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高品质的栽培和育种可以提高淀粉的质量以及其相关的物质含量,Vc作为淀粉和糖是加工马铃薯块茎淀粉和糖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例如薯条和薯片,在Maillard反应中,还原糖和氨基酸更易于发生,形成黑色的三聚氰胺产品,颜色黑色,味道苦,因此,还原糖含量和马铃薯的质量负相关。此外,马铃薯淀粉含量越高,Vc含量越高。马铃薯淀粉含天然淀粉磷酸盐,结合力弱,结构松散,这些特点使其具有低温、高透明度、粘度强等优点。因此,它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张小静认为适宜的种植密度能够使作物充分利用土壤水分和土壤肥力,提高光合速率,提高产量;赵德柱认为适当的种植密度可以提高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提高马铃薯块茎率。结果表明,种植密度过小可能导致马铃薯块茎的发育不良,降低了糖含量和淀粉含量,故马铃薯种植密度呈上升趋势。
三、马铃薯种植密度试验设计
1.试验区域。国家支持乡镇工业的建设,引导乡镇和地方良性发展。种植马铃薯来推动一些地区“脱贫致富”。本文设计3种不同的种植密度,试验区主要包括:(1)一个地区的梯田,前者是玉米,600平方米投入2000kg肥料,馬铃薯专用化肥50kg。B区梯田,土地之前种的小麦,投入2500kg化肥,40公斤专用马铃薯肥料。C区选择干旱地区,前茬为玉米,投入2000kg化肥,专用马铃薯化肥每30公斤。
2.试验设计。
(1)A 区。在许多方面,不同领域种植结构具有特殊性,从质量和安全的角度出发,应采取切实措施,维护资源结构的安全与稳定。因此,种植设计单位应进行马铃薯项目的规划和管理,事先制定可行的资源种植和管理计划,以减少马铃薯的事故。区域种植密度为2000株 / 600平方米,3000株 / 600平方米,4000株 / 600平方米。
(2)B 区。B区域密度为: 1500株 / 600平方米,2000株 / 600平方米,2500株 / 600平方米。完成种植区域管理系统的策划,及时调整相关工作,如监督系统、管理系统等,逐一实施相应的技术管理体系。这是加快植物资源转化效率的关键,也是项目规划和发展目标的关键要素。结合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一步实现种植管理需求,提出可行的技术管理计划,确保质量检验的发展。
(3)C 区。区域种植密度是2000株 / 600平方米,2500株 / 600平方米,3000株 /600平方米。每个测试都安排在一个随机区域,重复3次。A、B区域种植品种为新大坪,C 区点指示品种为陇薯 10 号,注重种植冲突调解,加强种植区域巡逻工作,确保社会稳定和生态安全,根据区域制定资源布局规划。
四、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1.A 区试验点。最高产量为种植密度是4000株 / 600平方米,其产量为1560kg,最低产量1264公斤。4000株/ 600平方米的密度区域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对较薄、较近的种植产量有显著影响。
2.B 区试验点。最高产量为种植密度是2500株 / 600平方米,最高产量为1300kg,的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在A区域中的4000株/ 600平方米的密度区域株的产量对明显高于B试验区。
3.C 区试验点。通过分析,在几个的种植密度中,C区的最高产量为种植密度是3000株 / 600平方米,最高产量为1925kg,由于品种不同,其产量明显高于A、B两区域的产量。
五、结语
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有一定影响。当4000株/600平方米的种植密度最高时,最高产量均高于相同条件下的其他种植密度。经分析高产量的马铃薯中蛋白质、淀粉和vc含量低,降低了含糖量,加工质量较好。目前4000株/600平方米的种植密度产量虽然低一些,但是低的马铃薯产量有利于较大马铃薯块茎的形成,淀粉含量高,含糖量略高,Vc含量高,处理质量好。当种植密度为2500株/ 600平方米时,小马铃薯的产量较低,每棵植株的块茎数量最多,淀粉和vc含量高,降低含糖量中等,加工质量略差,但是这对整个马铃薯育种都是有益的。在农业生产中,品种为马铃薯个数少但是块茎大较好,种植密度增加,相应的产量也会增加,对品种选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种植密度控制是马铃薯种植的主要标准,同时要改善和保护种植马铃薯的设施装备,加快马铃薯种植综合分配与利用机制的发展。马铃薯种植依靠的是农民但绝不是依赖于农民,工业经济的主体结构必须依靠现有的种植规模来维持,不断革新马铃薯种植技术,将密度控制与农艺性状相结合,升级区域种植业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曹占凤,李亚杰,毕真真,等. GGE双标图在氮肥对马铃薯生长影响分析中的应用[J]. 中国马铃薯,2017,9(5):200-200.
[2]张小静,袁安明,陈富,等. 氨基酸微肥对马铃薯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 中国马铃薯,2015,9(3):15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