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绍诚,祖父为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外祖父为国学大师林尹。现为台湾“财团法人 立夫医药研究文教基金会”董事兼副执行长,曾就读于美国普度大学工业工程系,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于2015年受邀于隶属台湾“教育部”之“国立教育广播电台”主持儒学相关广播单元“谈笑自儒”,将儒学以深入浅出且生活化的方式解释给听众。
上一篇讲到致知及其要点:知天地、知命、知性、明德、明道、明教、知人、知物。如何达到知?我们得到智识的方法不外乎学而知之及困而知之,而这二种方法均需要格物之全套功夫。所谓“致知在格物”,要达到知,必须做到格物,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中得到智识,切磋琢磨,锲而不舍,乃能学道而自修,达致至善之境地。人类在求生进化过程中,处处在学,日日在学,所以智能知识时时在进步,若一旦不求进,即相对在退步,所谓“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知天地:我们既活在天地间,为人群一分子,首先就要理解“人”以及对“人”有正确的认识。但要做到理解和认识,必须先跳出“人”之范围,理解其所处之环境,以此为基点,由客观立场看“人”,才不會“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自身陷入迷茫。所谓“知天地”,就是理解自己所处的大环境。所以《中庸》云:“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我们生活于如此伟大生动的宇宙中,天地之表征尚多,有厚博、高明、悠久;“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如此天地必定有影响我们的地方,有足以启示我们,让我们效法之处,而这大环境也必定有我们需要配合之处,所以理解天地人相应,知天地然后知人也。故我们应当时时认识环境,顺应天理,“取法于天”“以听天命”,则可以“与天地合其德”矣。
知命:所谓知命者,“命”字的实际含义,其实无涉迷信,广义来说,实则指“趋势”。过去种如何之因,今日则得如何之果,此为命也,不仅不迷信,还极合乎理学之道理。我们看算命,均要了解一般人事变化之通则,根据当事人的过去,判断此人未来之祸福吉凶。若从表面来看,似甚玄虚,但实则有科学之根据。有史以来,世之圣贤豪杰,先知先觉,皆能洞烛先机,顺应趋势,故能领袖群伦,为民先导。所有管理和政策,均需“顺应天理,应乎人情”,亦即孟子所谓“天与人归”之意,即“天命”也。然而道之能行与否,必须达到一定条件,适应时势所趋,且非一人之力能左右。而趋势之形成,非一朝一夕之故,其因素可能非常复杂,不易先知。
知性:性为生物生存之本能,非人类独有。告子曾以“生之谓性”及“食色性也”定义,孟子却认为这样的定义虽无不当,但过于笼统,无别人类与禽兽。人若仅知发挥求食求偶之本能,则与禽兽无别,何能自称为万物之灵?所以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人和兽最大的差异就在仁义道德。仁义即为人之本性,其发自于自然,故有仁才是人。子曰:“仁者,人也。”孟子曰:“仁也者,人也。”人类不断地繁衍,资源分配常有不足或不均,从而问题产生,如何使人人发挥顺应本能本性,但又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达到中庸,以达致共生共存之目标。节制其本能本性,使之不妨碍他人生存,如此谓之“忍性”。顺应本能本性,致共生共存,谓之“率性”。而这三者均求在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增进生产与均匀分配为其最终之目的。所以谓“率性之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