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语中的句尾省略表现

2018-03-31 09:08付越
北方文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日本文化日语

付越

摘要:日语被称为是“暧昧的语言”,而省略表现即是“暧昧”方式之一,也是日本人在日常会话中常用的一种说话方式。然而对于我们日语学习者来说,这样的表现方式却给我们理解日本人的意图带来了一定的阻碍。要学习日语,在理解日本人的说话方式的同时,还要了解其背后所蕴藏的文化,才能真正掌握并且更好的运用这门语言。

关键词:日语;句尾省略;日本文化

相对于热情开放的西方文化来说,含蓄委婉一直是东方文化的代名词。语言最是能够体现这一特点,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非日语莫属。日语一直被称为是“暧昧的语言”,其实语言本身是不具有暧昧性的,之所以让人觉得暧昧,不过是因为说话人太过委婉的语言表达让人觉得暧昧不清罢了。日本人喜欢这种暧昧,这是因为受到了日本的历史、环境、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也体现在了他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表达即是其最直观的表现。日本人说话委婉而含蓄,例如,本论中所要探讨的句尾省略表现,也就是喜欢说话说半截(言いさし)的形式。对于生活在同一个社会的人来说,这样的表达方式能够避免某些尴尬,更显出对对方的尊重,从而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然而,对于母语非日语的日语学习者来说,这样含混不清的表达,使得说话者的意图与想法让人捉摸不透,交流起来也就更添阻碍。

一、日语中的句尾省略表现

在讨论句尾省略表现(言いさし)背后的文化内涵之前,先了解其定义,通过例句的分析对其做一个大致的分类。

(一)定义

佐藤(1993)对句尾省略表现有如下定义:

話し手にとって伝達すべき内容が明白であるにも関わらず話し手自身によって文が中断されていて、しかもその後に来るべき内容の文言が会話の中の他の部分に見られず、その場の状況から自明でもない場合である。[1]

日本人在与人交际的时候互相顾及对方的情感,尽量顺从对方的意志。因此,在与对方意志相悖的时候会采取委婉而暧昧的语言表现形式来尽量避免伤害对方的情感。而省略表现即是其中一种表现形式,是为了维护人际关系,简单来说就是顾及对方面子,给予尊重的一种圆滑的交流方式。这种表现形式已经渗透到日语日常会话的方方面面。例如,日本人在接到电话的时候一般会说“李ですけれども”(我是小李),为什么会加上“けれども”而不是直接说“李です”(我是小李)。虽然两者用中文直接翻译出来是一个意思,然而日语中“けれども”其实并未结句,其后省略了“どういうご用でしょうか”(您有什么事么?),比起直接用“です”结句的突然,这种省略的方式更有礼貌,显出对对方的照顾和尊敬。

(二)分类

对句尾省略表现的分类可以从各个角度入手,分类方式不一。本节主要从其传达的说话者的意图,也就是语用的角度对其进行一个大致的分类。

①委婉地表达自己的主张、拒绝

例1 A「明日、映画を見に行かない?」

B「明日はちょっと...」

例2 「もうバスの時間ですけど...」

例3 「お考えは、よく分かりましたけれども...」

例1委婉的表达了拒绝的意思,“ちょっと”后面一般省略了“用事があるので行かない(我有点事所以就不去了)”。日本人注重隐私保护,不喜欢太多的说明自己的私事,对别人的事情也不会刨根问底,“用事がある(我有点事)”就成了他们的常用表达,而为了更加委婉,“行かない”这样直接的否定的表达是一定要省略的,听话者也能从语境及其他方面理解到说话者的意图,从而避免太直接带来的尴尬。而例2与例3则是说话者委婉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主张。例2省略了“我们该出发了”,例3省略了“我不是很赞同您的看法”。

②表达要求、愿望或请求许可等

例4 「この間の授業のことで、お聞きしたいことがあるんですが...」

例5 「ちょっとここに荷物を置かせてもらいたいですけれど...」

例6 「すみません、文化公園に行きたいんですけど...」

例7 A「先生、すみません。」

B「はい、どうしたの?」

A「あの、ちょっと気分が悪いですが...」

例4說话者提出想要向对方咨询的请求,其后省略了“ご都合はいかがですか(您有没有时间)”。例5同样提出了想要把行李放在这里的愿望,而后省略了请求对方许可的表达,即“よろしいでしょうか(可以吗?)”。例6省略了“道を教えてください(麻烦告诉我怎么走)”这样的请求。例7省略了说话者的愿望,“早めに帰って欲しい(我想早点回去休息)”。

③表达自己的遗憾、不安、不满的情绪

例8 「大学に入学できるといいんだけど...」

例9 (大浦は戦争で死んでしまった。)

「実にいい青年だったのにね...」

例8省略了“合格できそうもないな”表达说话者对考上大学可能性不高的不安,例9省略了对青年死亡的遗憾,“死んだのは残念だ”。

二、句尾省略表现形成的原因

省略表现是日语的一大特征,是受到日本历史和文化影响而必然形成的现象,和日本社会以及日本这个民族相辅相成,互相呼应。本章中大致讨论总结了一下与其背后所体现的文化,同时也是这种语言表现形成的原因。

(一)体察文化

日本人不喜欢在了解对方的想法与情感之前就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或者表达自己的看法主张。而为了避免意见、情感不合所造成的冲突或是太直接带来的尴尬和对和谐人际关系的破坏,他们通常会在附和或肯定对方的意见或情感之后再采取省略等表达方式来委婉地表达一些自己的看法。而形成这样的句尾省略表现,与日本社会的察文化也是息息相关的。

体察文化简单来说就是,察言观色,互相体恤。例如当说话者想向对方提出某些要求却觉得直说显得自己太厚脸皮的时候,或者遇到不好明说却必须要传达给对方的时候,就省略掉某些不好说的内容,而寄希望于对方能够体察到,以此来避免出现尴尬或是伤害到对方。之前所举的例子大都是因为这个原因。然而有人可能会疑惑,这种不明说自己的想法而让对方来体察的表达方式不会造成误会吗?确实,若是我们日语学习者在与日本人交流时,体察不到对方意图而造成理解出现偏差的情况也许不少。这是因为我们双方所生活的社会的文化不同,这就会造成双方价值观、交流方式以及思考方式的不同,思维不在同一线上,自然就无法体察到对的想法与情感。

体察文化的形成与日本的环境及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孤立与太平洋之中。加之从最初就传承下来的对大海的敬畏,导致一旦发生斗争他们将无处可逃,只能尽量和平相处。这样的地理环境也形成了日本的集团主义文化。为了生存下来,为了融入集体,不被排斥在外,日本人只能秉持以和为贵的准则,甚至把它编入法律准则之中。为了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渐渐形成了谦虚委婉的说话方式。[2]

(二)以心传心

同样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再加上日本民族单一,绝大多数日本人都是大和民族,这让日本人在思考方式、生活习惯上有着很高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也体现在文化上,因此让他们不用明说也能互相懂得对方的意思,也就是以心传心。日语中有一句惯用语“言わぬが花(不说为妙)”,日本人觉得比起说出口,默然不语让对方领会更有意境且不会造成不良影响。还有“禍は口から(祸从口出)”、“口より出せば世間(一言不慎满城风雨)”等等,这些说话准则贯彻了日本人的整个生活,且深深刻印在了日本人的认知意识之中。这也是日语中的句尾省略表现在日常会话中频繁出现的原因之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其形成与社会文化密不可分。要学习一门语言不能只顾基础的语言知识,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因素对于我们学习一门语言来说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语言的认知与理解,更有利于我们认识日本民族特性,促进与日本民族进一步交流。

参考文献:

[1]林茜茜.ブログにおける言いさし文[C].杏林大学大学院協力研究科『大学院論文集』,2008.

[2]蔡文丽,郭敏.从日语的省略语看日本独特的体察文化[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2.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日本文化日语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论日本文化的复合性特征
第二外语日语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
日语被动态的构成及翻译方法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