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的整合实施策略分析

2018-03-31 16:47翟晋凤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小学生家长活动

翟晋凤

摘 要:为了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丰富小学生的人生阅历和经验,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组织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就如何有效的实施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探讨,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小学生 社会实践

引言:社会实践活动是指让小学生走出教室,接触并认识社会以此来获得人生经验的过程。但是鉴于小学生的自我把控能力不足,这一过程还需要由教师来指导完成。社会实践活动和课堂教学活动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发展实践能力,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培养其团结协作意识,以满足其自身的发展需要。

一、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要贴近儿童的生活

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回归生活,接近生活,而不应该是政治化的抽象行为,空洞式的说教并不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社会实践能力。学校应该关注指导小学生的现实生活,从衣食住行等方面着手,给予学生广阔的成长空间的同时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像种子一样撒进学生的心灵,然后生根发芽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社会实践活动要因地制宜,形式要多样有趣

由于小学生的活动空间范围有限,因此在组织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首先要学会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学校周边资源来达到支持学校教学活动的目的。其次,教师要能够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规律,采用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在小学生能够接受的心理范围内巧妙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够使得学校的教学实践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举例来说,为了促进学校三位一体全方面的培养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利用学校周边的社区资源,建立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如蔬菜种植基地,可以通过种植蔬菜或者是农家乐的形式,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还可以通过采摘售卖的方式,通过在菜园里观察触摸询问菜农,让小学生认识瓜果蔬菜的名称,了解蔬菜的种类和营养价值,增加小学生关于食品的基本常识,让他们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等。

总之,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一定要形式多样,丰富有趣,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开展亲近大自然的体验活动,让小学生更加热爱生活,这才是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的意义所在。

三、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要获得家长的支持

由于小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较弱,对家长的依赖性较高,小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动力因素来源于家长。因此,学校要加大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力度,与学生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引导家长对学校社会实践活动形成正确的认识观。通过宣传让家长明白: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认识,探索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掌握科学技术,解决社会生活问题所必需的学习环节,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方面,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和思考两方面相互结合,还可以帮助学生统一自身的认知观念和行为。只有学校和家长两方面相互支持,统一步调,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全社会支持的小学生社会实践体制,搭建起小学生社会实践的平台。

四、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要规范管理

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规范的过程,应该有合理的实施程序,一般来讲,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准备阶段。在实施活动之前,学校方面应该全面考察活动所在地的资源条件,确定参观访问的活动对象,选择合適的时间,与实践对象负责人取得联系,共同商议活动的进行环节。

(二)制定方案。活动方案应该由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拟定。具体方案内容要包括:活动主题、活动时间、活动地点、组织形式、参加人员、活动设备、活动步骤和活动完成后的评价形式等。

(三)实施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完成需要全体参与师生的共同配合。老师要时刻了解学生活动的动态情况,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时刻与学生,家长和校方三方面保持密切联系,以保证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取得预期成效。

(四)交流总结。社会实践活动的进行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某一方面的技能和知识,而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快乐参与。因此,在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学生应该把自己的活动体会,活动收获,汇集整理成各种形式的学习成果,并通过多种表达方式,向同学、老师、家长进行展示。

五、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建立安全保障机制

活动安全问题是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学生家长所主要担心的问题。作为校方而言,在活动开展前必须精心准备策划,采取一系列必要的安全措施,以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比如在开展大型实践活动之前,学校主办人员一定要事先了解活动路线,并且租用性能优良的车辆,确保学生可以一人一座。在出发前,班主任也要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与社会实践活动场所的沟通联系,加强与社会保险和社会安全机构的合作联系,确保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生命财产安全,消除家长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忧虑。

结语

总而言之,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有诸多益处,不仅可以让小学生提高人际交往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等,有效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但是,就目前来看,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还面临诸多困难,整体显现出一种零散无序浮夸的状态。一方面是学校担心带来麻烦,对学生实行一种圈养模式;另一方面是出于家长的担忧,总是一味地看中学生的课堂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天性表现。因此,要想有效地对小学生展开社会实践活动,离不开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枬,王彦.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北京)2005.2.

[2]王彦,王枬.教育叙事—从文学世界到教育世界[J].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3]张晓乐.框架理论视野下的道德叙事[J].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猜你喜欢
小学生家长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心中的好家长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家长请吃药Ⅱ
我是小学生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