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活体青蛙:科学教育和生命教育孰重孰轻?

2018-03-31 09:11韩延明
广东教育·高中 2018年3期
关键词:活体青蛙动物

韩延明

近日,广州市美华中学初二(3)班李颖诗的一篇周记被校长易超发现并转到教师群里,引起了全校教师关于科学实验和人文关怀的激烈讨论。在这篇周记里,李颖诗小朋友描述了一节解剖青蛙的生物实践课。在文章中,她连用了六次“它很疼”来描述一只被解剖的青蛙。

在周记中,李颖诗这样描述她对这节实践课的观感:“在进行脱皮实验时,不采取任何麻醉措施,用剪刀撕扯下它小腿的皮。我知道,它很疼……进行去头实验时,生剪下头,它却还在挣扎着。我知道,它很疼……进行解剖实验时,挖出内脏,场面血肉模糊。我知道,它很疼……”那么,这节课下来,给李颖诗小朋友稚嫩的心灵里留下的是什么呢?“这个周末里,每当吃饭看到盘子里的肉时,便不免心生内疚。在实践课上那些可怜的青蛙让我明白,不想被别人主导自己,就要学会做一个强者。”很显然,“弱肉强食”就是这节解剖实践课带给这名初二女生最直接的“知识点”。

老师们看到这篇周记后的讨论也很有意思。当事老师觉得自己买了三只青蛙上的这节课,是有血腥之感,表示自己以后会注意;而另一位老师则觉得没什么不妥,“人文关怀可以有,科学探究精神也没有错,真要负起伦理责任就什么都不用教了”。那么,认真思考一下,当堂让初中学生解剖青蛙,是教学负责还是考虑欠妥呢?

针对此事,有专家从宏观角度说,老师应该给孩子们解释,解剖动物与保护动物并不相悖,但这样的道理,对于心智并不健全的未成年学生来说,真的能理解吗?站在自己专业的角度看,很多道理是理所当然的——就像上解剖课的医学院学生会觉得尸体只是“教學道具”,而换个普通人,则会觉得尸体简直就是“恐怖道具”。

其实,这位自掏腰包买青蛙当教具的老师,出发点是好的,但这堂课真正达到了教学目的了吗?恐怕未必。李颖诗同学真正学到的,是“要做强者”——这显然不是这堂课的初衷。生物课堂能否拒绝血腥,老师如何开展教学和引导学生,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

【多维解读】

1.“量材而教”,注意个体差异。

几千年前,中国就有“量材而教”的说法。清代教育家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明确提出“别类分门,因材施教”的要求。这里的“材”就是施教对象,“量材而教”“因材施教”就是强调充分考虑个体差异的因素,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要求上“因性而教”“因龄而教”,不可简单从事。对于接受基础义务教育的初中生来说,我们的教师确实应该慎重考虑一下,活体解剖等较为专业且带有血腥味的课能否进课堂?应该想到即便是成人,面对解剖活体青蛙这样的场面恐怕都难以接受,不能不顾及教育对象和教学效果随心所欲。

2. 科学教育,不能因噎废食。

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这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科学教育不应纠结于年龄、民族、性别、场合等,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只要出发点是善意的,并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解剖活体青蛙无可非议。如果过分强调活体解剖的伦理责任,那么对中学生进行的性教育、医学生的解剖实验岂不都要遭到封杀了?如此说来,那就什么都不敢教、不用教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科学是一种工具,可以用来造福人类。如解剖活体青蛙这样的科学教育就是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规律,掌握科学知识,更好地为人类谋福利,不能因噎废食。

3. 生命教育,才是教育之本。

理性地说,解剖青蛙是一种正当的行为,但对于一个未成年初中生来讲,这种行为的本身,有可能给他们带来感性上的冲击,造成在感情上对动物生命的淡漠,进而可能导致对人的生命的淡漠。因此,在诸如此类的教学当中,必须要关注未成年人的特点,尽可能减少乃至避免活体解剖,用别的方式方法来代替。如果这种活体解剖不能避免,那么教师需要用足够的时间向学生阐明尊重生命和活体解剖内在意义的关联,让学生了解到动物个体生命的牺牲,是为了人类在整体上更好地了解动物,从而更好地促进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尊重生命的意识,需要从小培养,从课堂抓起,“从娃娃抓起”。

4. 科研、生命,应当相互协调。

科学伦理的根本,就是要树立尊重生命的意识。有了这样一种意识,无论是科学技术的创造者,还是科学技术的使用者,就都不会用科学技术损害人类的利益。科学教育与生命教育不能顾此失彼,厚此薄彼,而应使二者协调发展。科学探究要以尊重生命为前提,否则就可能会危害人类,如大到各种能够造成大规模杀伤的武器,小到将科学技术用于破坏食品安全,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等,这样就违背了科学教育的初衷;反过来,也不能因为敬畏生命就畏首畏尾,影响甚至非议科学探究,像有些人那样,鼓吹人与动物权益的绝对平等,这是典型的“真理再往前走一步就是谬误”。科学教育不是戕害生命,而是探寻生命本源,探索生命规律,更好地呵护生命,尊重生命;生命教育要适当地为科学教育服务,甚至做出必要的牺牲,以保证科学研究的真实性、可靠性、科学性。二者协调发展,才是健康的教育。

【高考押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近日,英国女星乔丝·史东等加入英国禁止活体解剖联盟保护动物的公益活动,呼吁民众联手抗议肉毒素动物活体实验。她说:“我们应该停止这种残酷的活体动物实验,用这种变态的方式来做美容实验是一种极不人道的做法。”肉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曾被用于治疗面部肌肉痉挛,被称作“毒针美容”,用于消除皱纹及瘦脸美容。

结合材料内容和含意,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和看法,并阐述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分析】

长期以来,针对所谓的“科研”而进行的动物活体实验在世界范围内成泛滥趋势,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残害生灵、戕害生命的行为数见不鲜,甚至令人发指。作为明星的乔丝·史东积极呼吁保护动物,反对用变态的方式拿动物做美容实验,体现了人性的善良和对生命的尊重,理应得到理解和支持。科研是为了人类更美好地生活,在必要的情况下牺牲个体动物作为实验对象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滥杀动物没有节制。只有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才能构建美好社会,科研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本题只要围绕“动物活体实验”发表自己的看法都是切合题意的,关键是要阐述理由,令人信服,催人警醒。

【佳作示范】

活体动物实验须审慎

陕西省商南高中高三(17)班 毛 悦

说到动物活体实验,人们并不陌生,而且褒贬不一。近日英国女星乔丝·史东等积极呼吁民众联手抗议肉毒素动物活体实验,实为一大善举。对此我认为,动物活体实验虽不可少,但绝不能肆意戕害生命,活体实验须审慎。

长期以来,人类为了医疗研究,拿动物做活体实验从未停止过,然而结果如何呢?早期的心脏移植是用狗来进行实验的,研究者们花了9年时间给狗做了400多次相关实验。但是,首次人体心脏移植还是出乎意料地失败了;止泻药氯碘羟喹在鼠、猫、狗、兔身上实验没有任何问题,但临床使用时却导致病人失明和瘫痪;在动物身上被证明是安全的减肥药芬氟拉明和芬特明用在人身上却引发了心脏病……何以如此?这是因为人和动物毕竟是有区别的,如果不加分辨地将动物实验得到的信息用于人类,不仅白白浪费了动物的生命,而且还会对人类造成极大的危害。早在两千年前,希腊医生加伦通过对猪做活体实验,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和演讲。然而,今天的专家们普遍认为,加伦的研究成果使医学研究倒退了几百年——直到医生们被允许解剖人的尸体进行研究,他们才发现,原来人与猪的构造是多么的不同!

不仅如此,用活体动物做实验,对可怜的动物进行非人道的折磨,实在是过于残忍。当你闭上眼睛想到解剖实验那血腥的场面,想到猴子那惊恐绝望的眼神,想到兔子被拉开眼睑时痛苦的挣扎,想到活熊取胆时那令人毛骨悚然的哀嚎,你是否觉得动物俨然成了人类健康的“挡箭牌”,科学研究的牺牲品,性本善良的人类已蜕变为冷血的刽子手?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不是自然和大地的主宰者,只是它们的维护者,人应该和动物、植物平等相处。”肆意残害生灵,人性何在?平等何在?

更有甚者,当人们对动物活体实验的血腥场面司空见惯,对视动物生命如草芥习以为常时,其心灵深处将会产生怎样可怕的意念!不敢想象,人们长期受到这样的“耳濡目染”,不知社会上屡屡爆出的动辄杀人夺命的惨案还将会有多少发生?人一旦没有了爱心和敬畏之心,杀戮成为了常态,只怕会人人自危,国将不国了!

或许有人会说,如果不拿动物做实验,科学家们又无法直接用活人进行实验,医学如何进步?此言差矣!我们不是绝然反对动物活体实验,而是倡导选择与人类疾病有共性的动物做实验,提高实验质量,降低实验动物的数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动物的伤害。假如非动物活体实验不可的话,也必须让动物“人道死”、“安乐死”。

法国学者史怀泽说:“当一个人把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看得与他的生命同样重要的时候,他才是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但愿人类不要踩着动物的尸体满足私欲,常怀悲悯之心,审慎而有节制地进行动物活体实验。否则,丧钟将为入侵动物而鸣,也为人类而鸣!

点评:作者对活体动物实验不轻易肯定,也不轻易否定,而是辩证地提出观点,思維严密。主题部分重点从活体动物实验的不可靠性、残忍性和恶果诸方面,阐述了“活体动物实验须审慎”的原因,用“不仅如此”“更有甚者”将论证逐层引向深入,事实确凿,逻辑严密,具有振聋发聩的效果。正论之后引出谬论并加以反驳,无懈可击,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

责任编辑 廖宇红

猜你喜欢
活体青蛙动物
活体盲盒
始祖鸟是鸟类的祖先吗
小青蛙捉虫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谁能叫醒小青蛙?
青蛙便签夹
骄傲的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