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华藏林场,甘肃 武威 733200)
植被恢复是一个地区整体生态环境条件改善的基本标志。[1]在现阶段,生态环境遇到严峻挑战,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大量的物种消亡、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植被恢复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植被恢复,减少水土流失和养分流失,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虽然一些植树造林措施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但是,近年来在祁连山外围保护地带生态建设和植被恢复工程建设中依然存在有很多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有利于促进植被恢复。
祁连山外围保护地带森林主要分布于海拔2 300~3 300 m的阴坡、半阴坡,常以带状或块状与草原、水域等交错分布,构成山地复合生态系统。主要森林类型为青海云杉林,还分布有大面积的灌木林和少量的祁连圆柏、桦、山杨林等。草原有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和高寒草原。土壤类型有山地草原栗钙土、山地森林灰褐土、亚高山灌丛草甸土等十多种。目前祁连山外围保护地带森林植被有以下特点:
1.1 覆盖率低,荒山秃岭多
祁连山外围保护地带面积广阔,无论是沿着河西走廊312国道一路走来,还是从谷歌地球上俯瞰我们生活的这片区域,河西地区所拥有的绿色真是太少了。从大方面来说,是深处内陆,海洋潮湿空气带来的降水太少,决定了自然植被的分布格局,另一个方面也有历史演变和人为因素影响。随着国家对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越来越重视,投入不断加大,真正需要我们绿化和生态建设的区域还很广,可挖掘的潜力还很大。这就决定了我们生态建设的任务还很大,肩上的担子还很重。
1.2气候条件差,林草植被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低
根据该地区气象站的资料表明,在祁连山外围保护地带,年降水量仅为450mm左右,且多集中在7—9月,约占全年降水的70%,年蒸发量1 443 mm,最大冻土深度149 cm,多年平均无霜期160 d。一方面由于降水量的不足,林草植被得不到充足的水分,多靠天然降水获取水分。另一方面虽然每年组织人员对造林区进行浇灌,但是浇灌的时间有限,不能保证植物生长所需水分,使植被的成活率较低,所以导致林草植被生长缓慢。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数据表明,除了在水分条件较好的阴坡和半阴坡成活率较好外,大部分陡坡地、梁峁地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都较低。
2.1林牧矛盾突出,林草争地激烈
天祝县是传统的牧业大县,传统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据很大比重,“一地两证”情况普遍存在,草原管理单位与林业建设单位所依据的管理法律法规相互争执,往往是互不相让,对农牧民来说,牧草利益远比生态利益来得更直接,更实惠,对于生态移民后的农牧民仍然不放弃草原利益的争夺。所以生态造林地块难以落实。
2.2林农矛盾突出,宁可撂荒不能造林
历史上曾经开垦的荒山荒地,随着道路运输、水肥条件、坡度过大、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劳动强度过大、劳动产出比低等因素而被迫撂荒的山坡地面积逐年增加,这一部分土地相对立地条件较好,造林成活率高,但很大一部分划入基本农田范围之内,地籍档案上不允许转化为林地。另一种情况是农民对土地的热爱之情由来已久,尽管暂时不能耕种,但绝不放弃对土地的拥有,宁可撂荒也不能被用于绿化造林,甚至认为索取必要的补偿是必要的。这就造成人为的不能被纳入生态造林范畴的重要原因之一。
2.3 历史原因造成的死板僵化的管理体制
在20世纪90年代末,为了鼓励林业私营经济,在集体荒山荒地中划拨了部分荒地,由城乡义务植树基地转变的乡村林场,并办理了集体林权证,林权证办在集体或个人名下,由于林业投入周期长,长期无经济效益,许多林地无人抚育管护,保存率过低,甚至失去林地价值,长期荒废,现在进行公益林造林却因权属问题无法收回进行补植补造,在林地档案中成为名存实亡的未成林造林地而无法发挥森林的各种效益。
结合祁连山生态整治和生态移民整体搬迁政策,让林区群众搬得出、稳得住、不反弹,让出地域恢复自然生态,减少人畜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轻生态压力,缓解林牧矛盾,同时对弃荒地和退化草原进行科学规划调整,对能够有效恢复植被的区域,合理规划、集中投资、整合资金,提高造林投入,进行规模化植树造林,稳步推进,力争造一片、活一片,成一片,避免乱撒“胡椒面”。
:
[1] 张文辉,刘国彬. 黄土高原植被生态恢复评价、问题与对策[J]. 林业科学,2007,43(1): 102-106
[2] Zheng F L.Effect of vegetation changes on soil erosion on the Loess Plateau[J].Pedosphere,2006,16(4):42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