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中共云南省凤庆县委宣传部
云南省凤庆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2018年要实现摘帽目标,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为此,凤庆县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端正政治态度、正视存在问题、强化责任担当,拿出真本事、勇肯硬骨头,凝心聚力打好打赢脱贫攻坚关键一战。
坚持高站位抓实脱贫攻坚责任。成立凤庆县脱贫攻坚工作指挥部,由县委书记和县长任“双组长”挂帅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下设11个工作组分责全面抓落实。围绕脱贫摘帽的目标任务,全县13个乡镇、15个县级行业主责部门向县委政府递交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实行县处级领导定点挂钩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村制度、牵头挂钩乡镇脱贫攻坚工作制度和脱贫攻坚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干部业务联系制度。全面抓好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为凤庆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纪律保障。
全面统筹协调谋划脱贫攻坚工作。一是抓好工作统筹。发挥县委、县政府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制定周密的精准脱贫方案,排出脱贫攻坚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建立起“挂图作战、清单管理、滚动集成、精准摘帽”的管理模式,确保脱贫攻坚有序、紧凑、扎实、高效推进。二是抓好政策统筹。出台《关于实施精准扶贫“八大工程”建设的意见》,涵盖产业发展、农村“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社会保障扶贫、扶贫资金保障等系列政策;各职能部门结合行业实际制定工作推进方案,具体抓落实,形成了“决定+政策文件+推进措施”的脱贫攻坚政策支撑体系。三是抓好项目统筹。以“精准施策、提质增效”为核心,深入开展脱贫措施户户清行动,本着“取长补短、扶弱补缺”的原则,将因户因人的帮扶措施项目化、具体化、清单化、责任化,做实“一库两图”,形成县、乡、村“一盘棋、一本账”。
凝聚强大合力助推脱贫攻坚工作。一是抓实驻村帮扶聚合力。按照“因村派人精准”的要求统筹安排,凤庆县共派出523名驻村干部全覆盖159个贫困村。县级成立由驻村工作队总队长负总责的驻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乡级成立由党委书记负总责的驻村扶贫工作协调小组,形成统一管理、层层分责、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明确列出10个方面驻村工作重点并作为考核问效的重要内容,努力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攻坚定力和合力。以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为契机,排查解决“四个意识”不够强、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工作作风不扎实等突出问题。二是抓实社会扶贫聚合力。抓实“社会扶贫网+精准帮扶”,全面动员公职人员、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结对帮扶干部注册成爱心人士;以全面覆盖为目标抓好贫困户注册工作。抓实“电商平台+助农销售”,搭建起融农村电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综合服务等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抓实“经营主体+帮带发展”,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专业大户+贫困户”“能人+贫困户”等帮带发展模式让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三是抓实扶心扶志聚合力。把“扶心扶志”作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在159个贫困村建立了村史室,让群众通过知党恩增强念党恩、感党恩意识。在城区、公路沿线、乡镇驻地、重点村寨、易地安置点、活动场所等地设置“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宣传标语,为脱贫攻坚工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以多种形式在全县开展脱贫攻坚“政策大宣讲”活动,大力开展政策法规、感恩励志等宣传教育,强化感恩奋进引导、文明新风引导和共建共享引导。围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主题组织开展“脱贫攻坚送戏下乡”活动,使群众在享受文化盛宴中知党恩,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为抓手,打造一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村,夯实脱贫攻坚人文根基。
精准对标补短板确保脱贫攻坚质量。一是组建由县级分管领导和相关行业部门负责人组成的21个专项整治工作组,负责对口推进行业扶贫问题整改和行业短板补齐工作。二是挂钩县处级领导蹲点指导,开展拉网式查缺补漏工作。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推行“问题清单化管理、整改销号制落实”制度,对存在问题整改销号管理情况进行每周一通报,以严和实的作风推进问题清零。四是对照各项指标要求,集中力量开展好全覆盖、地毯式、无遗漏排查分析,对排查出的问题户和风险点,明确整改责任人,即知即补、限时补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