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瑞峰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写入十九大报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光芒的思想和行动指南,对党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2016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委员联组会上提出“亲”“清”政商关系,对领导干部而言,“亲”就是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清”就是清白纯洁,不搞权钱交易。对民营企业家来说,就是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1]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内涵丰富,是针对过去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遇到的问题,并结合当前和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走向,总结出的政商关系新思想。在新时代,对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认识及应当遵守什么样的规则,是理论界和政商界人士所关注的重大问题。从一方面讲,政商关系包括国家和市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从另外一方面讲,政商关系也包括官员和企业家之间的关系。以上政商关系可归结为权力阶层和资本阶层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权力和资本之间的互动。
历史是一面镜子,任何政商关系都有其成长的历史土壤,只有通过对中国历史上主要政商关系的状况和特点进行全面梳理和思考,才能对新时代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时代意义和构建路径进行深度透视。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争雄逐霸,竞争激烈,为了发展国力,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工商业备受重视,那时商人的地位较高,出现了像子贡、范蠡这样的大富豪。秦统一之后,在漫长的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时期,相对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作为封建政权的基础。为了维护和巩固封建王权,封建官僚制度多数实施“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国家对商业进行全方位的管制,商人的政治地位极其低下,在传统的“士农工商”序列中,排在最末位,成为主要社会阶层中政治地位最低的群体。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对政府来讲,“重农抑商”的实施并不是要完全取消商业,贯穿其中的思想是“全面管制和为我所用”,把商业控制在政府手中,在某种程度上变成由政府控制的商业。中国古代对商业在创富效应中的认识已经非常深刻,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司马迁就曾说过:“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
从秦汉到唐宋时期,商人的政治地位尤其低下,一直受到封建官僚阶层的压制,如汉代规定商人不能够穿着丝绸乘车,不能从政,甚至不能入伍当兵。而在商人的经营范围方面,政府也进行大力控制,铁、盐、丝、茶、酒等商品都由政府垄断专营或全面控制。从社会主流价值层面来讲,儒家的传统道德体系始终维系着整个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内心信念,轻商重仕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官商之间的界限非常清晰,很少有商人阶层向仕人阶层流动。
到了明清时代,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工商业的逐渐发展和壮大,商人的作用和地位逐渐得到提高。在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中,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工商业的发展得到重视,一批批采用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形式组织起来的企业兴起,出现了一些像胡雪岩和盛宣怀的红顶商人。同时,随着封建政府对工商业管制的逐步放松,这个时期的私营工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
民国时期,商人在国家政治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强大,官商之间的关系异常微妙。迫于财政压力和政治目的,商人成为政府拉拢和合作的重点对象和利用的工具,政府也作为商人获取超额商业利益的依靠,官商勾结日益走向极端化,以至于官僚资本大行其道。在政商紧密结合之下,亲清不分,商业逐渐成为政府的工具。从中国近代政商关系史来看,政商之间互动频繁,权力和资本之间呈现出一种权力资本化和资本权力化的特征。
从整体来看,从中国封建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资本在一步步从被压制的状态逐渐走向舞台,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政商史就是一部权力和资本的博弈史,每一次当资本有所发展时,几乎都会受到权力的无情打压。整个封建时期,资本被权力严格地压制着,甚至有时沦为权力的附庸和工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计划经济体制成为经济发展的纲领,私营商业几近消失,所有企业生产的商品全部由国家统购统销,一切商业活动全部在国家的统一计划分配中进行。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成为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公有资本、民营资本、外资等共同存在,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商关系呈现复杂化的形态。对资本的“松绑”为国家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效益,经过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当今中国,国家主导型的市场经济迸发出了巨大活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成果,其致富效应带动商业浪潮蜂拥而至。从商成为一种时尚的潮流,进入人大、政协系统参政议政的商人越来越多,其政治、社会地位有了极大提高。自十八大以来,在高度反腐的态势下,一批批腐败分子被查处,而在权力腐败的背后往往都有资本身影的存在一批批商人也跟着锒铛入狱。从另一种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官商勾结的腐败案件,是由于不清不楚的政商关系异化所导致。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上,正确处理好政商关系尤为重要。
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提出,立足于当前中国国情,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逐渐成熟的标志之一,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中提炼出的思想结晶,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相结合的划时代的成果。新时代面临新任务、新目标和新矛盾,抓住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辩证法,处理好权力和资本之间的关系,成为新时代的要求。如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让资本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成为新时代的重要课题,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第一,针对企业家的诚实守信和守法经营的职业道德做出的要求。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中国企业家精神,具有极大的市场活力和创新力,是新时代的弄潮儿,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着强大的动力。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民营企业在中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同时也推动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然而有些企业家经常绕开职业道德和法律的准绳,想尽办法俘获和侵蚀权力阶层,为得到远远超过常规的企业利益而践踏法律和人格。十八大以来,在查处的各类贪腐案件中,绝大多涉案官员背后都有资本的身影。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是针对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存在的政商问题所提出的,一针见血,颇具时代意义。这就要求企业家回归和守住自己的责任和优秀品质,应该实事求是地守法经营。人无信则不立,企业也是一样,没有信誉的企业难以有长足的发展。企业家应该在国家法律范围内遵纪守法,光明正大地经营企业。
第二,对于划清政府与市场的界线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激发市场活力,就是要把该放的权放到位,该营造的环境营造好,该制定的规则制定好,让企业家有用武之地。我们强调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更多从管理者转向服务者,为企业服务,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2]政府和市场之间的界线一直是世界各国所探讨的重要话题,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对政府的角色转变和简政放权提出了客观要求,厘清权力清单,建设服务型政府。换而言之,就是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里,该交给市场的就交给市场,合理利用好“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
第三,有助于正确认识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3]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提出正值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这对权力和资本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权力和资本不能任性,应全部纳入到新时代的轨道上来。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建设是朝着更高端的方向迈进,不仅需要政府作出具体努力,而且急需资本的高度配合,这样政商关系才能在亲清的轨道上各司其职、良性互动,跟上新时代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节奏,才能在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中把握好经济转型这个方向盘。
第四,严格践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党建宗旨。马克思对于资本的本性有句名言: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4]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中国,党政干部与企业家经常打交道,面对纷繁的物质世界,他们无时无刻都会面对来自外界的金钱、物质、美色等诱惑,对自身党性构成极大的考验。从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来看,资本阶层通过以下四个步骤俘获权力阶层:资本阶层对权力阶层价值观的扭曲蜕变、生活方式的重新改塑、直接性金钱腐蚀和决策过程的深度干预。[5]如何在最大限度的情况下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需要“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党性和法律规章制度的约束。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明确要求政商之间要清清白白,不搞权钱交易,这是严格践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原则在处理政商关系中的应用。只要中国共产党充分运用自身强大的自我净化能力,从严治党,管理好每一位党员干部,时刻保持自身的先进性,那么在处理政商关系中便会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新时期新型政商关系也是新时代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是新时代的要求,那么如何在新时代构建健康、和谐的政商关系,成为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话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针对不良政商关系的痼疾,从不同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在反腐风暴的强烈威慑下,党内政治生活更加清明,干群关系更加融洽。2017年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分别对政府和企业作出了明确规定和指导。在当前背景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几点规则:
第一,以法制为基础。无规矩不成方圆,良好、健康的政商互动必须在一个良好的法治生态环境中进行,做好法律法规的制度建设,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提供法律保障和依据,让公正的力量成为社会的根基。所谓公正,即公共权力机关和企业法人双方都是平等的市场主体。公共权力代表不能挟公权以自重,鄙视、要挟、刁难企业法人,企业法人同样不能寻找借口或投机取巧去损害公共利益。市场主体必须用契约来严格规范彼此的交往行为,以实现市场交易活动的公正合理。[6]把政商之间的互动放在法制的环境下进行,领导干部和企业家都应严格遵纪守法。将公权力紧紧锁在法律的牢笼里,理清权责清单,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按部就班,按照法律赋予的权力和义务依法行事,避免在法律范围之外吃拿卡要和庸政懒政。企业家应该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商业活动,诚实守信,依法经营,严格法律意识,摆正心态,关注于自身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避免托关系、找熟人式的商业活动。
第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结晶,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内大力发展生产力的一种方式,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成为核心任务之一。在法制的环境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市场这支看不见的手与政府这支看得见的手应该各司其职。政府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想企业所想,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引导和服务于企业在正轨上发展。
第三,优化党的人才队伍建设。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强大的自我净化能力,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干群关系得以改善,党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得到极大提升。中国共产党以其无限的智慧、先进的政党组织和强大的执行力,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民营企业的飞速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息息相关,没有党的领导,企业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同时,在处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时,是靠自然人的官员去执行,与同为自然人的企业家打交道,因此党员干部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商关系的好坏。加强党的人才队伍建设对政商关系起着无比重要的作用,政府应该在干部选拔、任用、培养、考核等方面做出科学、全方位的战略布局和执行。作为权力代表的自然人,干部尤其应加强官德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在面对金钱利益时,保持坚定的定力和原则。
第四,做好统战工作和搭建政商沟通平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的中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占有重要的位置,在某些情况下,非公经济人士的利益诉求需要在统战工作中得到合理满足。统战工作对于政商关系的构建至关重要,要充分发挥统战的作用,加强政府与企业家沟通的效能,引导企业家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及时将企业家的积极、科学的想法和合理的政策、建议转给相关责任部门,真心真意为企业解决困难。搭建通畅的政商沟通平台,加强行业协会的建设,把企业家引导到法人团体的组织中去,企业家将自身的诉求向行业协会提出,由相关行业协会以单位法人的组织方式与政府进行有效沟通,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降低了政商自然人之间直接交往所可能产生的“不清”关系的危险性。
第五,营造良好政商文化和氛围。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需要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应畅通政企沟通渠道,规范政商交往行为。各级党政机关干部要坦荡真诚地同企业家交往,树立服务意识,打造服务型政府,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帮助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同企业家建立真诚互信、清白纯洁、良性互动的工作关系。鼓励企业家积极主动地同各级党委和政府相关部门沟通交流,通过正常渠道反映情况、解决问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引导更多民营企业家成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模范,更多国有企业家成为奉公守法守纪、清正廉洁自律的模范。[7]在2017年11月29日的第四届世界浙商大会上,上演了政商亲清一幕:和往届大会主席台座次突出省领导不同,这次马云、宗庆后等浙商代表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车俊,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徐乐江,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等领导肩并肩坐在主席台第一排。[8]通过此次浙商大会,可以看出,通过政府的合理引导和努力,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得到了很好的践行,座位表的精心安排不仅传递着政商之间地位的平等,更是表明了浙江省政府对浙商的“亲”。像这种有助于建设良好政商文化和氛围的政府行为,应该得到大力倡导,让政府和企业在这个环境中实现共赢。
政商关系史就是一部权力和资本互动博弈的历史,从封建社会到近现代社会,权力对资本的关系大致经历四个阶段:权力对资本全面管制;资本沦为权力的附庸;权力对资本逐步放松管制;权力与资本“亲清”相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思想的提出、深化和践行,立足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时代任务基础之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发展成果,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1]毫不动摇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N].人民日报,2016-03-05(1).
[2]习近平.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N].人民日报,2014-11-10.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5).
[4]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829.
[5]靳凤林.追求阶层正义——权力、资本、劳动的伦理制度考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56-58.
[6]靳凤林.权力与资本良性互动的伦理规则——关于政商关系历史与现实的几点思考 [J].道德与文明,2016(5):124-128.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 [N].人民日报,2017-09-26(1).
[8]浙商和省领导同坐主席台[N].浙江日报,2017-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