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莹,李奕祺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122)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亦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温经汤是妇科杂病的常用经典方,功在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汉代仲景《金匮要略》温经汤,其方“吴茱萸三两,当归、川芎、白芍各二两,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去心)、生姜、甘草各二两,半夏半升,麦门冬(去心)一升。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方中,吴茱萸、生姜、桂枝温经散寒暖血,兼通血脉;当归、川芎养血活血调经;阿胶、麦冬、当归养血益阴,以生新血;牡丹皮化瘀行血;芍药、甘草缓急止痛;人参、甘草补益中气;半夏温中和胃降逆。
2.1 温经 寒主收引,可致血凝、宫寒,主要表现为经期延后、经量过少、痛经、不孕、癥瘕等,故温经散寒是治疗许多妇科杂病的重要思路。温经汤中的“散寒药”为吴茱萸、桂枝,吴茱萸辛苦热,可温脾肾、暖厥阴,主要用于驱散下腹寒凝,因药性太热,且气味较为刺激,故使用剂量较小,多为3 g,临床上将吴茱萸热敷腹部也有散寒止痛的效果,不仅减少胃刺激,也可重复使用。桂枝入心经,走血分,可引领辛温之气入血分,且桂枝可通达四肢,对寒凝所致的手足冰凉有良效。二药合用,可使胞宫寒气从四肢驱散。
2.2 调血 妇人历经、带、胎、产乳等诸阶段,数伤于血,主要表现为血虚、血瘀,可致经期延后、经量过少、闭经、崩漏、痛经、不孕、胎漏、癥瘕等多种妇科疾病,验证了“女子以血为本”,温经汤中阿胶、当归、川芎、芍药、牡丹皮均是“血药”,临床需根据患者的血虚、血瘀程度调整补血、养血、活血、行血药物的配比,才能使血行顺畅,月事通顺。
2.3 补中 包括补中气和理脾胃,中气虚则脾不统血,可见经量过多、崩漏、胎漏等,中气下陷则见脏器脱垂;脾胃虚则致气血生化无源,无以蓄经养胎。通过调整温经汤中人参、甘草、半夏、生姜的剂量或适当加减,可达到补中气和(或)理脾胃的不同目的。
2.4 滋阴 女子属阴,月事、胎产均会耗伤阴液,表现为“阴常不足”,临床可见“津液不足”“阴血亏虚”“阴虚火旺”等,需对证遣药。温经汤中阿胶、麦冬均有滋阴功效,其中阿胶为血肉有情之品,滋阴补血,适用于崩漏、胎漏等阴血不足的患者,麦冬功在养阴润燥,清心除烦,可清妇人经前郁热、烦躁,或轻度的阴血不足,也可调理更年期患者的情绪和睡眠。
病例介绍
病例1 继发性不孕 患者,女,30岁,于2017年6月15日初诊,主诉未避孕未再孕3年,平素月经周期尚可,量中,色暗红,血块多,偶有痛经,经期及经后腰酸,冬天手足冰凉,易乏力,大便溏薄,纳可,寐安。舌暗红,边有瘀斑苔薄白,脉沉。末次月经2017年6月10日,2013年剖宫产1子。(2017-03-02)经阴道彩超及妇科内分泌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碘油造影示双侧输卵管通畅。中医诊断:不孕症;辨证:肾阳虚证兼瘀滞胞宫证;治法:温肾暖宫,理血调经。方药组成:党参30 g,姜半夏9 g,吴茱萸3 g,桂枝 9 g,川芎 12 g,当归 12 g,桃仁 9 g,红花 6 g,赤芍 9 g,炙甘草 6 g,杜仲 15 g,菟丝子 15 g,干姜3 g,仙灵脾 15 g,续断 15 g,紫河车 6 g。 7 剂,每日1剂,水煎300 mL,早晚服。患者于2017年7月20日复诊,诉经期血块较前减少,腰酸明显缓解,效不更方,再进7剂,嘱患者于经后服用。患者于2017年9月28日复诊,诉月经推迟20日未至,予查妊娠试验,检验回报阳性,嘱患者注意休息,合理饮食,如有腹痛、阴道流血等不适及时随诊。
按:不孕症的原因十分复杂,治疗困难,中医治疗的优势在于“改善受精环境、培养优秀种子、灌溉肥沃土壤”。结合本例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舌脉,可辨证为肾阳虚证兼瘀滞胞宫证,故治以温肾暖宫,理血调经。温经汤中无补肾壮腰药,故加杜仲、菟丝子、仙灵脾、续断,其中《日华子本草》[1]记载仙灵脾可治一切冷风劳疾,补腰膝,强心力,女子绝阴无子,杜仲、续断为补肝肾、强筋骨要药,菟丝子有“助性欲”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菟丝子水煎剂能明显增强黑腹果蝇交配次数[1],此四药合用偏补肾阳,可止腰酸,也可缓解手足冰凉,又可补肾培元。相比阿胶,紫河车既可补肾阳,又可益精血,是温养胞宫要药,但价格昂贵,且煎熬后有腥味,故予小剂量,患者更易接受。该患者血瘀证明显,且无“烦症”,去养阴除烦之麦冬,加桃仁、红花以增活血化瘀、除旧布新之功,并以活血化瘀之赤芍代柔肝养血之白芍。此方令瘀血得行,寒凝得散,达到“改善受精环境”目的;补益精血,使虚损得养,方能“培养优秀种子、灌溉肥沃土壤”,终能触发氤氲之气,摄精成孕。
病例2 痛经 患者,女,25岁,2017年8月17日初诊。主诉痛经1年余,经期需服布洛芬缓释片缓解疼痛,月经颜色暗红,血块较多,量偏少,4日经净,末次月经2017年7月25日,平素易烦躁,喜食生冷,冬日手足冰凉,面色苍白。舌质暗红伴瘀斑,脉细涩。未婚,否认性生活史。辅助检查:(2017-04-05)妇科彩超:右侧附件含液性包块(大小约23 mm×26 mm,巧克力囊肿?);子宫及左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CA125:68.55 U/mL。西医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诊断:痛经;辨证:寒凝血瘀;治法:温经散寒,化瘀止痛。方药组成:党参30 g,当归12 g,川芎9 g,桃仁 6 g,吴茱萸 3 g,姜半夏 6 g,牡丹皮9 g,麦冬 20 g,熟地黄 15 g,柴胡 6 g,白芍 9 g,小茴香6 g。7剂,每日1剂,水煎300 mL,早晚服。患者于2017年9月7日复诊,诉痛经明显缓解,无需西药止痛,经量较前增多,血块较前减少。守上方加桂枝6 g,7剂,嘱经前1周服用。
按:痛经以“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为主要病机[2],“不通则痛”多以经前或经期腹痛、腹痛拒按、经色较暗、血块较多、经净痛止、舌暗或有瘀斑、脉涩等为主要表现,此为“实性痛经”,有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瘀阻三型,结合“喜食生冷、手足冰冷”可知该患者以“寒凝”为主,而“易烦躁”为“气滞”之象,故治以温经散寒,化瘀止痛为主,佐以理气。在温经汤基础上,加少许柴胡,一来疏肝理气,二来柴胡可走胆经,将诸药引至少腹;而小茴香治少腹冷痛,既为散寒止痛,也为引药归经;弃原方中阿胶原因有三,一是阿胶为补血要药,更适用于虚性痛经,二是患者平素喜食生冷,必然脾胃已伤,而阿胶黏腻碍胃,三是阿胶价格昂贵。代之以桃仁、红花,功专活血化瘀,令瘀散经通。因恐桂枝有辛温发散、易伤阴动血作用,首诊弃桂枝以防阴血再耗、药气分散。二诊时患者痛经、经量、血块均有改善,故加桂枝以助温通经脉,宣导药物通达四肢,以助气血循行,解“手足冰冷”之症。此方以散寒、养血、理气三法,使经血得养,痛经得缓。
病例3 月经过少 患者,女,32岁,于2017年9月21日初诊。主诉经量减少半年,伴痛经,少腹冷痛感,月经色暗红,量如既往一半,3 d即经净,伴血块少许,末次月经2017年8月2日,平素倦怠乏力,易生闷气,喜食生冷,纳少,经期前后易腹泻。舌质黯淡,边有齿痕,脉弦细。于2009年顺产1子。(2017-05-06)经阴道彩超未见明显异常。中医诊断:月经过少;辨证:寒凝血瘀,肝郁脾虚;治法:疏肝健脾,温养冲任。方药组成:党参30 g,吴茱萸3 g,桂枝 6 g,牡丹皮 9 g,麦冬 15 g,姜半夏 9 g,川芎9 g,当归 12 g,柴胡 6 g,赤芍 9 g,茯苓 9 g,陈皮3 g,生地 10 g,桃仁6 g,红花 6 g。7剂,每日 1剂,水煎300 mL,早晚服。患者于2017年10月12日复诊:药后3天适逢月经来潮,经量较前增多,痛经减轻,此次经前后无既往腹泻情况。效不更方,予上方再进7剂,嘱经前1周服用。
按:月经过少有虚、实之分,虚者经色淡,血块少或无血块,小腹隐痛,可伴乏力、头晕、眼花、心悸等症,舌质多淡,脉象多见沉、细、弱;实者经色暗,有血块,小腹胀痛或刺痛,可伴肥胖或肌肤甲错等症,舌质紫暗或舌苔黏腻,脉象多见涩、弦、滑。然而不管是虚是实,温经汤都适用,通过调整阿胶、当归、芍药、川芎、人参、半夏的剂量多可获效。结合该例患者症状体征及舌脉,具备寒凝、血瘀、肝郁、脾虚四病机。寒凝须以吴茱萸、桂枝温通;血瘀须以当归、川芎、赤芍养血活血,考虑月经将潮,予少量桃仁、红花加强活血化瘀,以期经来顺畅,经量增加;麦冬、生地功在养阴助生血,亦能除烦;肝藏血,主生发,肝郁阻碍生发,故以柴胡条达肝气,使经血疏泄有度;患者有木乘土虚之象,脾虚阻碍气血生化,可进一步加重经量减少,故在党参、半夏基础上予加茯苓、陈皮实脾,多管齐下,终见成效。
王教授认为温经汤对许多妇科疾病都颇有疗效,如原文所述,此方可治瘀血在少腹、少腹寒,而“瘀”“寒”正是许多妇科疾病的重要发病机理,故临床上将此方用于“血瘀证”“寒凝证”引起的不孕症、月经过少、痛经、癥瘕、崩漏、闭经等病的治疗均能获得良效,即便是寒热错杂,也可通过调整吴茱萸、桂枝、麦冬、牡丹皮的剂量达到治疗目的。《黄帝内经》言女子自五七起阳明脉衰,而阳明脉有足阳明胃经、足阳明大肠经,对应现代医学的“消化系统”,故女性疾病的治疗,除了调理气血,顾护脾土也相当重要,温经汤中有人参、生姜、甘草、半夏以充养后天之本,因人参价格昂贵,王教授常以党参加量代之,且党参具有补气补血双重作用,又可健脾胃,更适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然而,温经汤并非万能钥匙,对于以肝郁、肾虚等证为主的患者实用性不强,临床治病须仔细鉴别,方能精确遣方用药,为患者减轻病痛。
[1]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442-450.
[2] 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