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雪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00)
关键字 服装画;技法;教学策略
作为服装设计专业的核心基础课,服装画技法课程能培养学生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和绘图工具,充分展现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合理地设计技法教学内容,让学生的自主应用能力得到提升。
服装画具有非常明显的装饰性特征。这种装饰性特征是通过装饰效果实现的,这需要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合理地运用色彩、造型、构图和图案来实现不同的装饰效果,服装画的装饰美感不仅体现在造型和构图上,还体现在装饰性技法上[1]。
对绘画技巧的合理运用能进一步增强服装画的艺术表现效果,很多服装画的艺术魅力都可以通过巧妙的运用绘画技巧来实现。关于技巧性技法的体现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拥有扎实基本功的设计者将重点放在服装特征和款式的体现上,但在其中细节处体现技巧性技法;另一种是以技巧效果为重点,即无论何种表现形式的服装画都以体现艺术价值为中心。
服装画的趣味性技法主要是通过精巧的构思来实现。在找出对象形式和品质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将对象的特征通过错位、夸张、拼贴或者换位的手法表现出来。服装画中的趣味技法不仅能在设计构思上吸引人的目光,还能将服装画的特点、表现力和想象力充分地表现出来。
概括性技法属于一种简练的处理方法,通过对象的特征和线条来展现服装的款式特征。拥有明确的人体形态特征是应用概括性技法的基本条件,不是所有服装画都需要完整的描绘,一部分服装画表现只需对服装造型进行大致的概括,而这就需要设计者重点把握不同服装的外轮廓线。透过服装设计本质看待概括性技法中的款式特征表现,其实就是人们理想状态的表现,从中能更好地体现时代潮流的更替。
服装设计的着装对象就是服装人体,服装美的表现和支撑都是通过服装人体实现的。因此,掌握基本的服装人体绘画是服装画的首要要求。首先,需要学生们掌握的就是正常人体基本结构知识,服装设计中尺寸把握的科学性是建立在掌握准确的人力比例基础上的。为了在服装设计过程中,充分并仔细地考虑到服装的褶皱和线条走向等,还需要了解人体骨骼和肌肉在静态和动态下的形态特征[2]。除此以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理解不同的人体姿态所表现出的气质有何不同,是何内涵。比如,双腿的膝盖部位并拢,双脚分开的人体姿态表现的是一种端庄秀丽的气质,适宜设计收摆的裙装;双腿分开站立的人体姿态适宜设计大摆的裙装或者裤装。其次,由于服装设计专业时装画需要突出的是服装效果,所以,对于头部的描绘可以采取简练、概括的手法,点到为止。
服装画技法教学的难点就在于着装,这也是展示服装特点的关键。相比于一般的美术作品,服装画的艺术魅力要通过保持着装人气质、服装设计风格和款式三者的协调性才能充分体现出来。要为不同的人体姿态“穿”上合适的衣服就是着装描绘的过程,“拓画结合”法是一个简单有效的着装描绘法[3,4]。着装描绘的关键在于让人体姿态和服装造型保持和谐、统一,这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先对服装设计的风格特点以及造型艺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着装人体姿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计划的从服装类型入手,让学生们分别从夹克、裙子、裤子等开展着装描绘练习。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运动装、职业装等不同风格的服装,对学生进行指导。
服装色彩不仅会影响到人的心情和心理情绪,其对服装表现出的气质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当前,应用于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中的色彩表现主要是“淡彩表现法”。也就是使用透明水色颜料开展服装画上色操作,这种颜料的使用比较好把握,不仅上色速度快,还能通过多次上色,增加色彩的层次性。众所周知,服装的物质基础是面料,面料是色彩表现的主要载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熟知不同面料的上色性质及展示出的面料质感,以此才能针对不同的面料质地选择适宜的色彩表现手法。面料质感的展示方式不止一种,可以将透明水色与其他绘画工具相结合,比如,在高光部位提前设计好留白位置,为透明水色预留上色空间。值得注意的是,要保证笔画之间的衔接性,确保上色速度快。
服装画属于一种视觉艺术,所以,教师在服装画的技法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懂得设计技巧,还要让其懂得如何透过技法传达出设计理念。教师要在了解服装画技法类型的基础上,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将每位学生的学习潜力和情感充分挖掘出来,完美地展现在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