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林霞
(读者出版集团 甘肃 兰州 730030)
大数据时代开启了一场技术、工具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大变革,对各个行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技术革命已经渗透到包括出版业在内的各行各业,大数据在选题策划、编辑加工、营销推广和读者服务等方面对图书的出版产生了重大影响与变革[1]。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对传统图书出版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对图书出版工作带来了机遇,作为图书编辑,必须适应新的形势,迎接大数据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图书出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图书出版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如下:
传统的图书出版模式中出版单位通常根据市场调研和图书选题预测开发图书产品,而读者根据需求选择图书品种。但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呈爆炸式的增长趋势导致传统出版模式无法适应读者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随着网络技术和数据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定制出版成为可能[2]。图书出版单位会根据读者特定形式和内容要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和产品。出版在大数据时代的服务原则依然未变且更加突出。读者的个性化需求要求出版编辑具有锐利的感知力、信息挖掘和数据分析能力。
传统图书出版包括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等环节,编辑在专业职能分工的基础上进行工作,这属于一种线性编辑工作模式[3]。市场调研数据直接决定着后续的出版行为,因为市场信息不断变化。数字出版时代平面化、单一或静止的数据无法科学、准确地预测市场动态,编辑不仅要具备处理加工信息内容的能力,还要具备数据分析及获取能力,运用网络技术操作整个出版流程会让整个出版流程的针对性和互动性更强且更加立体。这对编辑的业务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图书产品的多媒体化能促使出版内容资源的价值最大化。由于网络阅读、在线下载及手持终端阅读等的介入,使得出版社需涉及互联网、多媒体文化、手机等以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出版产业链。多媒体出版经过不断的整合势必引发出版业变革,相同的内容通过多种载体复合出版的发展趋势已成为必然。此外传统出版不再仅靠纸质媒体,多种媒体同时开发产品会产生更加可观的价值,编辑作为出版行业的核心,为了适应这种商业出版模式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
传统的图书出版内容资源来源于作者,但一般情况下读者需求是模糊、潜在的,并不清楚自己的图书需求。因此,仅靠作者所写的内容资源进行图书产品的开发必定无法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要。而大数据时代图书出版可通过分析读者的网络行为数据确定目标读者的图书需求倾向、性格、购买能力及爱好等进而使图书出版内容的针对性更强。大数据时代编辑获得内容资源的方法更加多元化,不仅能从读者和作者中获取,还可借助互联网获得。多元化的内容来源使得内容面临着选择和把关问题,这就使传统出版编辑面临着整合、创新信息的巨大挑战[4]。
科学研究资料的数字化,正在改变着传统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资料类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这种程度将进一步加剧,诸如数字资料的采集、加工和处理等日渐显得重要。目前,海量图书、报纸、期刊、照片、绘本、乐曲、视频等人文资料数字化,并从网络上提供给研究者存取和利用,不大介入或者对计算机利用有距离的研究者,在各类资料的取舍与运用上已经远远落后时代。大数据时代对图书出版带来的影响和变革也是深刻的,个性化、精确化阅读,推动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升级已成为一种趋势。英国励德·爱思唯尔集团首席战略官白可珊曾说:“我们要开发数字决策工具来帮助我们的客户解决日常工作中至关重要的问题,整合优质内容并将这些内容数字化,然后通过技术分析,为专业人士提供重要的见解。”[5]她认为这样做的关键,一是内容,二是技术,三是传播,四是合作,五是政府的政策。内容为王,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技术就重要了,技术是一个非常有活力的空间,你要把所有的优质内容通过各种形式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整合,再把这个数据提取出来,向专业客户提供他们完成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满足研究人员的需求。这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大数据链条,看得出大数据的整合技术与专业服务的未来价值和意义。我国的图书出版行业发展空间很大,在大数据时代审视我国的图书出版,剑桥大学出版社首席执行官彼得·菲利普斯的观点[5],对我们有着很多启示。
第一,必须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变化和要求。彼得·菲利普斯说,世界的学术研究出版,多年来一直被认定为一个文种,但现在变化非常大,信息传播是一触即发,廉价地传播到全世界。我们现在面对的仍然大多还是一种文本,同时面对着走出去的必然。能走出去,自然就会有多种文本,但这还需要时间和智慧,这个任务还非常艰巨。
第二,传播知识的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一个很大变化,是一些内容的消费是免费的。免费可获取的内容及开放获取已经占了图书内容数量的一部分,而且每年以极高的速度增长。我们的不少图书还处在封闭状态,走出去的渠道不畅,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们要积极适应这种变化和要求,以大视野来对待大数据时代。
第三,要了解客户的需求及其需求的变化。实体书时代,出版商和终端客户距离遥远,中间有好多环节和层级隔离。数字时代,出版商直接和终端客户联系,客户的需求就是出版商的服务,出版商以动态的方式为客户提供产品,充分满足客户的需求。
第四,要关注新的业务模式。过去几百年中,出版商一直用一种业务模式,现在有多种不同模式可同时采用。比如出版产品的订阅,除了传统订阅和购买方式之外,或者是租借的方式,或者是提供内容的方式。通过不同方式的变化,目的是满足终端客户的需求。这种多渠道走出去的方式,是大数据时代图书出版必须要走的路。
第五,要进行伙伴关系化合作。这个也是可行的,主要是利用出版商的技术和渠道。目前我国的各种出版单位与各出版发行机构的合作,实际上也是一种合作关系,只是没有更宽的领域,没有更远的通道。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图书出版不仅要加大伙伴合作关系,而且要拓宽合作渠道。
大数据时代对图书出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图书编辑必须有忧患意识与危机感,包括责任意识与使命感。只有这样才能突破陈旧的编辑模式与困惑,克服固步自封,才能在大数据海洋中大浪淘沙,选出精品。
首先,要更新编辑理念。面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编辑理念要与时俱进,其思维方式必须适应时代的新要求。这里不仅是编辑理念的变化,而且也蕴含着生存之道。大到由保守向商业化运营[5],小到书刊中的照片插图,这是网络技术带来的便捷形式。有时候文中插入照片的直观效果超出文字的表达力。当然,自己传统的版式和编辑风格还是要保持的。
其次,要具备互联网思维,掌握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要求编辑必须具备互联网思维,同时学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和平台。尤其是“将碎片化内容源头开始的数字生成多种形态的数字产品,并通过一次制作而产生多元产品发布,真正实现搭建个性化数字出版与服务平台”[6]。这个华丽的转身,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最后,抓好选题。真正从读者出发,以消费者为中心来思考选题与出版,这已是有识之士的做法。这就要求图书从选题到成书的过程、包括营销在内,都必须重视开发图书的“读者意识”。图书品牌是如何打造的,读者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编辑与读者始终走在同一个方向,而且伴随着读者。利用大数据时代提供的技术,在读者“人群”中打造编辑自己筑就的品牌影响力,这是编辑的责任和使命。品牌的打造,是编辑筛选的结果。
[1]李建周.大数据时代,出版编辑该如何“航行”[J].出版参考,2015(9).
[2]陈丽霞.大数据时代传统出版编辑工作的转型[J].新闻研究导刊,2015(13).
[3]白可珊.开发数字决策工具 加大内容版权保护[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08-28.
[4]彼得·菲利普斯.顺应时代变化 追求合作发展[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08-28.
[5]杜建华.《纽约客》杂志编辑思想探略[J].编辑学刊,2015(2).
[6]刘裕.编辑应对数字出版时代的发展[J].编辑学刊,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