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受宽
(兰州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00;甘肃省政府文史研究馆 甘肃 兰州 730000)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革,士阶层形成和统治者提倡,许多学派纷纷出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百家之中最有影响的,是以孔子、孟轲、荀卿为代表的儒家,以老子、庄周为代表的道家,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以吴起、商鞅、申不害、慎到、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以公孙龙子为代表的名家,以司马穰苴、孙武、孙膑为代表的兵家,以许行为代表的农家,以张仪、公孙衍、苏秦为代表的纵横家,以吕不韦为代表的杂家。各派各家著书立说,广授弟子,参与政治,互相批判,又互相渗透,学术思想极为繁荣,造就了思想文化的大创新大发展,促进了社会制度的转型和生产力的猛进,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其中,法家对中国政治、道家对中国学术、儒家对中国文化、墨家对中国科技的影响极大。但从对中国社会的长期深刻影响来看,儒家思想无疑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干内容。
孔子(前 551─前 479)[1]名丘,字仲尼,人们敬称其为孔子、孔夫子,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先世是宋国人。其父叔梁纥为陬邑大夫,晚年娶颜氏少女徵在为妻,生孔子。孔子出生时,头顶中间低四边高,如尼丘山的形状,因此命名为丘,字仲尼。孔子三岁时丧父,家境贫困,幼时就喜欢玩祭祀和礼仪的游戏,读书也很刻苦。17岁时,已经以博学和德行闻名。鲁大夫孟僖子临死前嘱咐两个儿子去拜孔子为师,说:“吾闻将有达者曰孔丘,圣人之后也。臧孙纥有言:‘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逹人。’今其将在孔丘乎!我若获没,必属说与何忌于夫子,使事之,而学礼焉,以定其位。”[2](P1296)年轻时,孔子当过季氏家的仓库吏、司职吏和司空。以后离开鲁国,到各诸侯国游历。在齐国受排斥,在宋国和卫国被驱逐,在陈、蔡间受困。又从鲁国到周,向老子问礼。临走时,老子对他说:“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者送人以言。吾虽不能富贵而窃仁者之号,请送子以言乎。凡当今之士,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讥议人者也。博辩闳达而危其身,好发人之恶者也。无以有已,为人子者无以恶已,为人臣者身父母之有也。言听则仕,不用则退,保身全行,臣之节也。”[3]孔子以之作为人生的座右铭。
鲁昭公二十五年(前517),鲁国掌权的三大夫将鲁昭公打败,鲁昭公逃到齐国。孔子随昭公到齐,向齐太师学习韶乐,沉浸其间,几个月中尝不出肉的味道。后来,孔子回到鲁国,广招弟子,传授学问,成为很有影响的学者,季桓子和吴公子季札都曾向孔子请教问题。鲁定公九年(前501),孔子被任命为中都(今山东汶上西)宰,治理地方很有成绩。次年,孔子升任司空,又升至大司寇。鲁定公与齐景公在夹谷盟会,以孔子为相礼者。齐人想在盟会上以武力劫持鲁定公,因孔子事先有备,带了军队前往,而未得逞。齐人在盟书中私自加上要求鲁国在齐军出境时以三百辆战车跟随的条文,孔子针锋相对提出,要齐国归还其侵占鲁国的汶阳之地,方可履行此约。盟誓以后,齐侯要设享礼招待定公,孔子指出,这不符合礼法,于是没有设享礼。齐景公认识到这次盟会得罪了鲁君,所以事后将以前侵占的郓、獾、龟阴三地归鲁,以示道歉。定公十四年(前496),孔子由大司寇代理国相,因为有机会实践自己治理国家的设想而面有喜色。门人说:“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4]孔子下令处死了扰乱国政的大夫少正卯,并致力于治国,使做买卖的人不敢哄抬价格,男人和女人分开道路行走,道不拾遗,四方旅客不用找官府就能受到很好的照料。
齐国对孔子代理鲁相忧虑不已,害怕鲁国称霸后将首先兼并齐国,于是挑选了八十位漂亮女子穿了绣花衣服,跳康乐之舞,加上三十匹有花纹的良马,送给鲁定公。从此,定公沉湎于女乐之中,而不理政事。孔子见自己已无法施展,只当了三个月代理国相,就离开鲁国,带了弟子们周游列国,寻找实施自己政治主张的机会。
在十四年时间里,孔子先后到过卫、陈、曹、宋、郑、蔡、楚等国,在研究各国政治、社会、历史的同时,教授弟子,并向各国国君推销其政治主张,受尽磨难。路过匡(今河南长垣境)地时,因为孔子的长像与曾经侵暴过匡的阳虎相似,而遭匡人包围五天。在宋,孔子正与弟子在大树下习礼,宋司马桓魋竟将大树砍倒,想压死孔子。在郑,孔子与弟子失散,郑人说孔子像个丧家之犬。在蔡,孔子弟子子路问一位担着草器的老者:“子见夫子乎?”老者回答道:“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在陈、蔡之间,孔子被包围于野外,断粮数日。孔子希望有君主重用他,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5]意思是说,假如有人用我当政,一年时间我就能推行政教,三年就能大有成效。然而却没有一个国君任用他。
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孔子68岁时回到鲁国。他“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6]为了死后能留名,寄托自己的政治主张,更为了挽救“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他开始撰述表达自己政治思想的著述。孔子自称其“述而不作,信而好古”[7]就是说,我孔子虽有德但无天子之位,所以我只是传述旧章,而不重新制礼作乐。于是他打着“祖述尧舜,宪章文武”[8]的复古旗号,集中精力整理旧有的文化古籍,总结三代中国思想文化的精髄,并作为向弟子授课的教材,编定了《诗》、《书》、《易》、《礼》、《春秋》、《乐》等六部书,这六部书,后来被称为儒家经典的“六经”。
孔子感慨时光的流逝,站在河边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9]孔子七十三岁时生病,见子贡来,叹息道:“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10]七天以后,即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夏历二月十一日(周历四月十八日)逝世。鲁哀公悼念道:“旻天不吊,不慭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11]意思是,老天不仁慈,不肯留下这位老人,丢下我一个人孤零零地在君位上。呜乎哀哉尼父!我再也没有榜样了!
孔子整理出的六部文献,在西汉被立为经典,合称儒学“六经”。
《诗》,又称《诗经》,是前代诗歌的选集。本来周朝有采诗之官,负责从民间和宫廷、京畿搜集各种诗歌,以了解社情民意,改革政治。孔子周游列国搜集到三千多首古诗,加以整理,选取其中有利于礼义施行的三百零五首,编成了《诗》或称《诗三百篇》,汉代学者将其列为儒家六经之一,遂称为《诗经》。是上自西周初期(前11世纪),下至春秋中期(前7世纪),共约五百年周人的作品。因表现体裁和音乐性质不同,《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种题材。《风》指国风,就是民间歌谣。风以隐喻含蓄的方法对百姓进行感化,对统治者进行劝戒。按其地区有周南、召南、邶、墉、卫、王、郑、齐、魏、唐、秦、陈、郐、曹、豳十五《国风》,共 160篇。《雅》是宫廷和京畿一带的乐歌。周人称王畿为夏,“雅”与“夏”音同啊,通用,故名。雅分大、小雅,主要因时代不同和音调的变化而区别。大雅音调比较沉厚,小雅音调相对比较轻快。雅共105篇,主要用于贵族酬唱。《颂》是歌颂的意思,为宗庙祭祀时所用的乐章,旨在铺陈盛美,歌颂祖先的丰功伟绩,从而激励后人。颂又分周、鲁、商颂,共40篇。周颂产生于西周前半期,鲁颂大约是纪元前7世纪鲁国的诗,商颂大约是纪元前7、8世纪宋国的诗,但追述了商朝盛世时的景况,可以取以证说商史。颂的音调节奏迟缓板滞,一唱三叹。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12]就是,学诗,可以了解社情,增进才智,搞好人际关系,表达思想观点,事奉好父母和国君,增长见识。西汉传授《诗经》的有鲁、齐、韩三家。鲁为鲁地申培公,齐是齐地辕固生,韩是燕地韩婴,三家都列于学官。其后鲁人毛亨自称得子夏真传,作《诗训诂传》简称《毛诗传》。后来,鲁、齐、燕三家诗亡佚,《毛诗》独存。《毛诗》经东汉郑玄作笺,唐孔颖达疏,陆德明释文,合在一起,称《毛诗正义》,是研读诗经的重要参考书。
《书》又名《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政治历史文献汇编。据传孔子从周王室访得虞、夏、商、周文件三千多篇,从其中选出对人主有轨范作用、足以垂世立教的,典、谟、训、诰、誓、命等文体的文章一百篇,编成了该书。《尚书》按时代顺序编排,每代自成一书,称《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每书若干篇,记载了我国上古三代的一系列重大历史活动。秦始皇焚书,《尚书》遭受重大损失。到汉代,《尚书》有今、古文两种文本。伏生传《尚书》29篇,因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成,故称《今文尚书》,列于学官,有欧阳和大、小夏侯三家。《古文尚书》发现于曲阜孔宅壁中,因用先秦蝌蚪文写成,故名。孔安国用今文校读,多出16篇,共45篇。《今文尚书》、《古文尚书》都是真《尚书》,司马迁都曾引入《史记》。古文《尚书》西晋佚散失传。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献出了一部《尚书》,这部《尚书》将《今文尚书》28篇中的《尧典》后半部分辟为《舜典》;《皋陶谟》后半部分辟为《益稷》;《盘庚》分为上、中、下三篇;《顾命》后半部分辟为《康王之诰》。这样由原来的28篇变成了33篇,另外又伪造或编缀了25篇,共计58篇。此外还有孔安国的《尚书序》、《尚书传》。此书宋以前学者多信而不疑,唐孔颖达作《尚书正义》就用的这个本子。宋人始疑之。清人阎若璩作《古文尚书疏证》,列举了128条例证,断定其为伪书,孔传、孔序也是魏王肃所伪造。但必须明确的是,说梅赜所献的《古文尚书》为伪书,是指其中多出的那25篇及孔传和孔序为伪造,而由《今文尚书》析成的33篇则还是真的。
《易》,即《周易》。宋朝朱熹讲,有天地自然之《易》,有伏羲之《易》,有文王之《易》,有孔子之《易》。[13]天地自然之《易》,是讲在人类文明产生之前就有占卜的习惯,是古人生活经验和求生意识的反映,将其记录下来,就是原始的《易》,是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伏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发现和总结了这些规律,用八卦的图象和数字,以阴和阳的对立变化,来阐述纷纭繁复的宇宙和社会现象,讲述万物之理有变有不变,现象在不断变化,而一些最基本的原则又是不会变的,抽象出朴素的辩证法,于是有了伏羲之《易》。“文王拘而演周易”[14]殷纣王将周文王拘押于羑里,文王遂演绎《易》之八卦为64卦,其中《上经》30卦,《下经》34卦。以“乾”为第一卦,并为每一卦写出卦象的解释“卦辞”。据传,周公旦又撰出384爻的“爻辞”,以解释每一爻。于是,有了《周易》的本经,构筑起了古人认识世界和宇宙的初步哲学框架和系统。孔子从40岁开始学《易》,读的次数太多,以至“韦编三绝”。经过艰苦研读,孔子对“本经”进行解释和阐发,撰成《彖》、《象》、《文言》、《系辞》、《说卦》、《序卦》和《杂卦》共七种十篇[15]附经而成,自目为“传”,即释经之作,故《太史公自序》中称之为《易大传》[16]。后人因其为孔子之作,而视之为经,称为“十翼”。自经孔子解释,《周易》就跨进了哲学的领域,成为一切道理的根本,我们民族最早的阐述宇宙变化和人生命题哲学思考的成果,中华思想文化的理论源泉。
《礼》,指《士礼》,就是《仪礼》,其内容是关于士大夫应该掌握的冠、昏、饮、射、聘、觐、丧葬、祭祀的各种礼仪。孔子认为,礼是实现天下归仁和个人立身的重要手段。经过长期的搜集和实践,孔子终于对已经崩坏的礼有了全面的掌握。总结三代礼仪的变化,他认为只有周礼方可纠正世风,说:“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从而将其著录于书。自春秋至西汉,《仪礼》在传授过程中又衍生出《礼记》、《周礼》两书,成为列入十三经的三《礼》。孔门学者,在传授礼学的过程中,撰写了一百多篇论礼的文章,西汉时被搜集成书,称为《礼记》。流传至今有两种本子,一是《大戴礼记》为戴德所辑,原有85篇;一是《小戴礼记》为戴德堂兄之子戴圣所辑,共49篇。唐朝把《小戴礼记》列入“经书”,后来所说的《礼记》就专指此书。而《大戴礼记》逐渐佚失,现今只有39篇。《礼记》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制度、儒家学说、文物礼仪等的参考书籍。战国时有人托周公之名,搜集周朝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添附儒家思想,增删排比而成《周官》一书,又称《周礼》,共42卷,分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官。冬官早佚,汉时以《考工记》补阙。《周礼》所涉内容,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堪称为上古文化宝库。
《乐》,即《乐书》,就是古代的歌曲。“诗言志,歌永(咏)言”[17],孔子十分重视音乐对了解民情、陶冶情操、引导社会风气、建立和谐社会的作用。他用了很多精力搜集研究音乐,对其规律有了深切体会,说:“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曒如也,绎如也,以成。”[[18]孔子为《诗经》中的每首诗,都配以乐曲进行歌唱,以求合于韶、武、雅、颂之音,且以乐作为教学的课程之一。但乐是否有书,古人争论很多,难以定断。周予同先生云:“关于《乐经》,经今古文学家主张各异。古文学家以为古有《乐经》,因秦焚书而亡佚。今文学家则以为古无《乐经》,《乐》即在《礼》与《诗》之中。”[19]
《春秋》是一部编年史书。据说孔子曾使子夏等14人去周王室访书,求得一百二十国史书。孔子以鲁国编年史《春秋》为基础,根据尊奉周王室,总结历史发展法则的精神,对史事进行书写删削,终于写成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722─前481),有思想有义例的编年史著作。《春秋》全书16572字,记有1800多条史事。每事一条,短则一字,最长者45字,平均九字,犹如现代文章的标题。如果说,其他经书是孔子载道之书的话,《春秋》则体现了孔子的“用”。孔子称该书“如用药治病”[20],通过对春秋242年历史的叙述,按照其“正名”的主张,注重史事记载的褒贬,对各种统治人物进行严格褒贬,作为存王道和惩恶劝善的工具,既使“乱臣贼子惧”,又为后王树立了为政的榜样。孔子对此书极为重视,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21]
《春秋》内容简单,且有许多“微言大义”,于是产生了解释《春秋》的著作──“传”。汉代,有五种《春秋》传,真正有影响并被列入经书而流传至今的,就是左丘明《左传》、公羊高《公羊传》和榖梁赤《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分别从史事、寓意和思想上解释《春秋》。
西汉独尊儒术,以《易》、《诗》、《书》、《礼》、《春秋》立于学官,为“五经”。东汉时加上《论语》、《孝经》,合称为“七经”。唐朝时,将《春秋》分为“三传”,即《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将《礼经》分为“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这六部书再加上《易》、《诗》、《书》,合称为“九经”,立于学官,用于开科取士。唐文宗开成年间,在国子学刻石,在以上“九经”之外,加上了《论语》、《尔雅》、《孝经》,共“十二经”。北宋时《孟子》正式列于经部,和《论语》、《尔雅》、《孝经》一起,加上原来的“九经”,构成“十三经”。《十三经》的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我们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当以《十三经》为首选。
作为中国三代思想文化历史记忆的总结性成果,孔子在其整理的六经和言论集《论语》中反复阐发其思想主张,以挽救社会颓废风气,重塑国人素质,实现社会安宁。这些思想主张,主要是仁、义、礼、智、信、孝等六点。《尚书·虞书·益稷》有“以五采明施于五色作尊卑之服汝明,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孔传称:“言欲以六律和声音,在察天下治理及忽怠者。又以出纳仁、义、礼、智、信五德之言施于民,以成化。”[22]将仁、义、礼、智、信称为“五德”。此五德,汉唐经学家也称为“五常”。西汉董仲舒《贤良对策》有:“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王者修饬,故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建及群生也。”[23]隋陆德明《经典释文》亦称:“五常谓仁、义、礼、智、信。”[24]但《尚书·泰誓》“今商王受狎侮五常,荒怠弗敬。”郑玄注云:“五常即五典,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者人之常行,法天明道为之。”[25]两者解释不同,容易产生异义,且五常之常,一般人难以理解,而德字道德伦理操守的含义人所共知。故用《尚书》孔传义,称仁、义、礼、智、信为“五德”,我们加上被称为“德之本”的“孝”,合称“六德”。
在孔子学说中,“仁”是道德规范的核心和人生最高的道德境界。《论语》中108次论及仁。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讲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待人处世中的爱心良心品德。要达到仁的境界,就要智、勇、信、忠、恭、敬、恕,尤其表现在忠、恕两方面。孔子认为忠、恕是达到“仁”的必由之路。《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做任何事既要考虑到自己,更要从他人的角度去考虑;自己不愿意的,就不能加于别人,仁不能有私心,更不能有所偏心,兼爱无私是仁的最高境界。仁就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26]人要勇于为了实现仁而献身,不能为了活命而损害仁。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当然,在孔子的心目中仁并不是泛爱众,而是有明确的善恶观。他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27]孔子还提出仁就是人、为政在人的观点。哀公问政,孔子言:“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28]将“仁”视为人与禽兽的最大区别,开辟了思想史上的“仁学”。提出政治的好坏,关键在于人,不仅要有好的政策,还要有人来坚持执行。为政者要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其中最重要的是亲亲,就是从自己最亲近的人做起。孔子进一步提出,所有的为政者,能克制自己的欲望去按照规矩行政就是仁,这样做,就能树立榜样,使天下人全都归向于仁。能不能做到仁,全在于自己,而不能埋怨客观条件。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29]
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认为“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同时也将人仁提到道的高度,成为“人道”一词的滥觞。他进而发展孔子“为政在人”说,明确提出“仁政”说。孟子对梁惠王说:“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30]孟子的“仁政”说,上承春秋时期的“德政”[31]思想,内核是孔子“仁”的思想,认为统治者应该将爱人之心推及于政治措施,“为政施仁”,而其基础则是孟子的性善论。孟子的“仁政”说在战乱频繁的战国时期未被采纳,直到西汉时期随着儒家学说正统地位的确立才受到重视。宋代理学发展了孟子“仁”的理论,不仅将其视为人的本性,更将其上升到哲学层面,视之为世界的本源。
义(義)字从羊从我,本意具有美善、适宜之意。在《论语》中24次阐述义的含义,将义视为君子的道德标准和行事的出发点。《礼记·中庸》言:“义者,宜也。尊贤为大。”[32]义就要处事适宜正当,维护公平正义,为此,就要尊重和任用贤人。西汉公孙弘进一步解释道:“义者,宜也。明是非,立可否,谓之义。”[33]要处事适宜,就必须有明确的是非观,要有正确的行为规范,这才是义。义是君子与小人区别的标志,君子明晓仁义,小人只知道财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对君子来说,义是第一要务,要见义勇为,但又不能乱为,更不能逞匹夫之勇。孔子言:“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这里,孔子对怎样才可以称为成人提出了三条标准,一是见到财富和利益时首先想到是否合于义,二是见君亲有危难就要不顾危险去施救,三是当自己贵达时不应忘记自己卑微时的承诺。人要安贫乐道,不取不义之财。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34]孔子自称过赤贫的生活也有自己的乐趣,通过不义的手段获得富裕和尊贵,不是我应该做的。孟子则说:“义,人之正路也。”[35]孔子提出的重义轻利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有很大的影响,并最终成为社会上层和底层一致重视的道德标准,“义”成为忠诚、扶危济困和相互帮助的代名词。
礼是古代政治社会制度和人们行为道德规范的总称。“礼”本指敬神。《说文》:“礼(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行礼之器也。从豆象形。”[36]朱熹言:“礼,谓制度品节也。”[37]是对礼最全面稳妥的概括。礼源于远古流传下来的传统习惯和仪式,在周代被视为一种严格的政治制度。《左传》载:“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38]《论语》中75次提及礼。孔子认真研究后发现,三代之礼有着互相沿习借鉴的关系,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他十分重视礼的作用,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39]是说用道德来引导民众,用礼制品节来规范民众的行为,民众就会有羞耻心而不违犯礼,并且能自我修养以归于正当。《左传》中说:“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君令臣共(恭),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40]说明礼在宗法制度下是对各种人各种不同的德行要求。从表现形式看,有朝觐之礼、聘问之礼、丧祭之礼、乡饮酒礼、婚姻之礼等,而每一项礼都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目的。“朝觐之礼,所以明君臣之义也。聘问之礼,所以使诸侯相尊敬也。丧祭之礼,所以明臣子之恩也。乡饮酒之礼,所以明长幼之序也。昏姻之礼,所以明男女之别也。夫礼,禁乱之所由生,犹坊(堤防)止水之所自来也。”[41]由人与人之间的礼上推为整个国家成员间上下等级之礼,从而达到社会安定国家统治稳定的目的。如果这些礼被废弃,国家、社会就会陷入混乱。孔子认为,礼不是走形式,也不是越奢侈越好,要提倡节俭和用心。鲁人林放请教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回答:“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在君臣关系上,孔子提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臣各有礼的要求,这就与后来所提倡的臣对君的愚忠有根本的不同。孔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42]意思是,人只有恭敬而不以礼相节制就会困苦,人只有审慎而不以礼相节制就会畏惧,人只有勇武而不以礼相节制就会作乱,人只有直率而不以礼相节制就会刺人之非。孔子认为人们要克服自己的欲望去实践礼的要求,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礼对人们行为的节制作用确实是十分重要的。
智在孔子的辞语中有知识(知)和智慧(智)的两重含义,不仅讲人的知识、聪明智慧,也讲处世哲学。《论语》中无“智”字,却有数十处“知”字,其中一部分就是“智”的原字。樊迟曾请教何为“知”。孔子回答曰:“知人。”[43]在《史记》中这句话译写为“知人则智”[44],显然在这里“知”就是“智”,智慧之义。知识是智慧的基础,孔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意思是说,有些人没有知识就妄自穿凿,著作篇籍,我不这么做。一定要多闻而择其善者,多见而了解清楚,这是次一等的智。告诉我们,有知才能有智。孔子强调智慧主要来自于后天的学习,并将其作为评判人的重要条件,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唯上知与下愚不移。”[45]在这里没有瞧不起普通民众的意思,而是指出达到智慧的道路,指出人生终结评判来自于你的学习和实践。
孔子名言:“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说的是智慧者讲究动,如水流般没有止息,每天都要有所前进,从而自得其乐。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46]提出,人们要学习并懂得三方面的知识,才能成其为智慧。一是命,就是自然法则;二是礼,就是各种规则规矩;三是言,就是别人的言行。否则不能成为君子,不能在社会中自立,不能了解他人的善恶。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否则就不是智。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有了智慧,就能在行事时不被迷惑。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47]孔子通过评判时人,提出智者要选择仁者为邻,要节俭而不是奢侈。[48]仅仅是在政治上忠诚和经济上清廉,不一定就是智。[49]关键是你能否建功立业,为民造福。孔子与子贡关于管仲评价的对话很经典。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管仲辅佐的公子纠被齐桓公杀死,他没有学普通人随主子自尽,而是投靠齐桓公,帮助其尊王攘夷,一匡天下,让天下臣民受益,他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孔子说:“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联系孔子所说:“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50]我们就能更深刻地理解孔子对宁武子的评价,实际上讲了智者的处世哲学,当国君有道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国君无道时要会装愚傻以保护自己。对可以对话的人说话,对不可以对话的人不说话,智者既不能失去好人,也不能说不该说的话。孔子待人处世的智慧,在历代中国社会很有典型性。
信即诚实不欺枉。在《论语》中共33次论及信。孔子弟子有子解释:“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是说,信与义的含义相近,都是说话算数的意思。孔子将信看作交友待人以及为官者最基本的行为要求,称:“言必信,行必果。”就是说了的话就要算数,做事就要坚持到底。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所有行动的基石。“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51]人如果不讲信誉,本事再大也没有用。就好像牛车没有车辕,驷马之车没有曲勾衡,牛马驾不了,车又怎么走动呢!交友必须讲诚信,子夏言:“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孔子特别强调统治者要对民众讲诚信,认为:“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52]只要统治者讲忠诚和信誉,即使蛮夷之邦也可以推行政事。否则,即使在州里也行不通。子贡问孔子如何行政。孔子提出三条:“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即足够的粮食、足够的军队和民众的信任。子贡说:“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又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在回答弟子樊迟的问话时,孔子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对民众诚信,受到拥护,民众才会为了国家去做任何事。子夏分析诚信在行政时的重要性,说:“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53]诚信是一切事务的根基,尤其是施政者治民的根本,有了诚信,就能政通人和,诸事顺成。
孝,是古代子女善待父母长辈的伦理道德行为。在《论语》中16次论到孝。孔子之孙子思将其师曾参所述孔子关于孝的对话撰写成《孝经》一书[54],更是儒家关于孝道的经典。孔子认为孝是人最重要的行为,是道德的根本,国家对万民的一切教化都从孝道中来。说:“人之行,莫大于孝。”“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孔子将孝道分为三个层次,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55]所谓事亲,就是善待长辈,“事父母能竭其力”。孔子语汇中,常将孝悌连称,意思是敬爱顺从兄长的悌也在孝的范围之内。正如孔子引佚《书》所言:“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爲政。”孝顺父母长辈兄长,当然首先要替他们做事,好吃好喝的养护他们,就是“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但仅有此不行,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狗马等畜牲都知道供给老者吃喝,如果不敬,与畜牲有什么区别?孔子对樊迟说:“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问:“何谓也?”孔子答:“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里孔子将孝顺父母长辈归纳为“无违”,就是不要违背他们的意愿。在他们活着的时候要以礼敬相待,在他们去世以后要按照礼的规定去安葬,还要按照礼的规定去祭祀。所谓礼敬父母长辈,一是要顺从父母长辈,不能让他们不高兴,这就是所谓的“色难。”[56]。要保持自己身体健康,别做危险的事,别造成病伤,让父母担心。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57]“父母唯其疾之忧。”别做非法的事情,让父母牵心。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8]父母在世时,不要外出太远,有事外出也得禀明去处,以便随叫随到。所谓“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要隨时关注父母的年龄,因其长寿而高兴,也因其衰老而忧惧。所谓“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维护父母声誉不使受辱,发现父母的不当,可以小心地劝谏,如果他不愿听从,你还要恭恭敬敬不违背父母的意志,即使父母处罚和侮辱自己也不怨恨。就是“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59]孔子将家庭的孝道与为官的忠君联系起来,说:“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60]孝顺者既可以处理好家庭关系,又可以处理好邻里关系,更可以报效于国家,扬名后世,光显父母。
据说孔子曾经说:“欲观我褒贬诸侯之志在《春秋》,崇人伦之行在《孝经》。”[61]意思是,孔子的政治理论寄托在《春秋》之中,孔子的实践方法著明在《孝经》之中。孔子提倡的孝,认为人们要行孝,告诉人们如何行孝,鼓吹统治者以孝道治天下,将道德、伦理和政治社会揉为一体,适应了古代立国之本的农业经济和以宗法家族为基础的社会结构的需要,受到历代统治者的尊崇和提倡,成为其教化的根本和治国的基本方略。孝道以尊老敬老为核心,以稳定家庭和社会为目标,经过两千多年的提倡和传播,已经沉淀为我们民族道德观点和文化心理的重要内容。
孔子的思想,博大恢弘,超越时空,以人和人的关系为出发点和归属,探求社会安定、人际和谐的方法,得到历代学者和政治家的认同。其所创立的儒学和儒家学派,作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经过后继者的完善和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并影响了我们民族的个性,对现在和未来的中国发展有着不容置疑的作用。孔子不愧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1]据报导,近年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屏风,上书有“鲁昭公六年,孔子盖卅矣”一句,由此可以推算出孔子生年为鲁襄公七年(前566年)。这一生年,比《公羊传》和《穀梁传》所记生年早十四年,比《史记·孔子世家》记载的孔子生年早十五年。我们认为,海昏侯墓文字只是汉代孔子生年之一说,不能据之否定传世文献的记载。故记之在此。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昭公七年,中华书局,1981:1296.
[3]孔子家语(卷3观周第十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儒家类。
[4]史记(卷 47孔子世家),中华书局,1982:1917.
[5]论语注疏(卷13)《子路》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中华书局,2009:5447.
[6]史记(卷 47孔子世家),中华书局,1982:1943.
[7]论语注疏(卷7述而)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5390.
[8]《礼记正义》卷 53《中庸》,《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 2009年,第3547页。
[9]《论语注疏》卷 9《子罕》,《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 2009年,第5410页。
[10]《史记》卷47《孔子世家》,中华书局 1982年,第 1945页。
[11]《论语注疏》卷9《子罕》,《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 2009年,第5410页。
[12]《论语注疏》卷17《阳货》,《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第5486页。
[13][宋]朱鉴《文公易说》卷21,杨道夫录,景印四库全书经部易类。
[14][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六臣注文选》卷 41,中华书局2012年,第770页。
[15]对“十翼”的作者,学界有争论,此据吕绍刚《周易阐微》(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观点。
[16]《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中华书局1982年,第3288页。
[17]《尚书正义》卷3《舜典》,《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 2009年,第267页。
[18]《论语注疏》卷3《八佾》,《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 2009年,第5361页。
[19][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第20页注㈠。
[20][宋]章如愚《群书考索·续集》卷11,引《伊川经说》,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979页。
[21]《孟子注疏》卷6下《滕文公章句下》,《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第5903页。
[22]《尚书正义》卷 5《夏书·益稷》,《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第298页。
[23]《汉书》卷56《董仲舒传》,中华书局 1962年,第 2505页。
[24]《经典释文》卷24《论语音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1353页。
[25]《尚书正义》卷11《周书·泰誓下》,《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第386页。
[26]《论语注疏》卷15《卫灵公》,第5470页;卷6《雍也》,第5385页;卷9《子罕》,第 5411页。
[27]《论语注疏》卷15《卫灵公》,第5468页;卷4《里仁》,第5366页。
[28]《礼记正义》卷52《中庸》,《十三经注疏》,第3535页。
[29]《论语注疏》卷12《颜渊》,《十三经注疏》,第5436页。
[30]《孟子注疏》卷14上《尽心章句上》,第6038页;卷1上《梁惠王章句上》,第5800页。
[3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隐公十一年,中华书局1981年,第76页。
[32]《礼记正义》卷52《中庸》,《十三经注疏》,第3535页。
[33]《汉书》卷58《公孙弘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2616页。
[34]《论语注疏》卷 4《里仁》,第 5367页;卷 17《阳货》,第5488页;卷14《宪问》,第5455页;卷7《述而》,第5392页。
[35]《孟子注疏》卷7下《离娄章句上》,《十三经注疏》,第5918页。
[36][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页下、208页。
[37]《论语集注大全》卷2,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四书类。
[38]杨伯峻《春秋左传注》隐公十一年,第76页。
[39]《论语注疏》卷 2《为政》,《十三经注疏》,第 5349、5346页。
[40]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昭公二十六年,第1480页。
[41]《礼记正义》卷50《经解》,《十三经注疏》,第3495页。
[42]《论语注疏》卷 3《八佾》,第 5356页;卷 8《泰伯》,第5400页。
[43]《论语注疏》卷12《颜渊》,第5436、5440页。
[44]《史记》卷 2《夏本纪》,中华书局1982年,第77页。
[45]《论语注疏》卷 7《述而》,第 5394页;卷 17《阳货》,第5484页。
[46]《论语注疏》卷 6《雍也》,第 5384页;卷 20《尧曰》,第5510页。
[47]《论语注疏》卷 2《为政》,第 5348页;卷 14《宪问》,第5358页。
[48]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卷 4《里仁》,第5366页。)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论语》卷5《公冶长》,第5374页。)
[49]《论语注疏》卷5《公冶长》,《十三经注疏》,第5374、5374-5375页。
[50]《论语注疏》卷14《宪问》,第5357页;卷5《公冶长》,第5375页;卷15《卫灵公》,第5468页。
[51]《论语注疏》卷 1《学而》,第 5338页;卷 13《子路》,第5348页;卷2《为政》,第 5349页。
[52]《论语注疏》卷1《学而》,第5337页;卷15《卫灵公》,第5467页。
[53]《论语注疏》卷 12《颜渊》,第 5437页;卷 13《子路》,第5346页;卷19《子路》,第5502页。
[54]关于《孝经》作者学界争论很多,此处依汪受宽《〈孝经〉的作者流传与影响》,《历史文献研究》总第18辑,1999年。
[55]汪受宽《孝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44、24、44页。
[56]《论语注疏》卷 1《学而》,第 5337页;卷 2《为政》,第5348、5347、5346、5347 页。
[57]汪受宽《孝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44页。
[58]《论语注疏》卷 2《为政》,第 5347页;卷 1《学而》,第5335页。
[59]《论语注疏》卷4《里仁》,《十三经注疏》,第5368、5367页。
[60]汪受宽《孝经译注》,第58页。
[61][宋]邢昺《孝经序疏》所引汉纬书《孝经钩命决》言,见汪受宽《孝经译注》,第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