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引 林华
新市民是城镇化发展的新兴主题,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加强新市民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其就业能力,对促进就业、推进区域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自2016年起,成都市温江区人社局着手探索新市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目前已形成“4361”(即“整合四大要素、强化三个结合、实施六类项目、打造一项计划”)培训体系。群体,要着重提升其技能水平。针对有就业意愿但就业困难的群体,帮助其掌握一门基本技能,实现居家就业。针对有创业意愿的群体,大力开展创业培训,搭建创业孵化平台。
截至目前,温江区已先后收集完善新市民信息20余万条,其中失地农民劳动力信息4.7万余条,培训需求信息6000余条,所有信息均实行了数据化台账管理;打造完成8个新市民培育标准化示范基地,与区内9所高校、21家企业、11个协会、28家培训机构和15个社会组织建立了新市民培育合作关系,累计开展各项培训、专项活动550余期,惠及3万余人次。
开展两项培训,培养“三医技能人才”。围绕医药生产、医疗设备生产等专业技术,实施产业金蓝领培训,提高“温江造”的技能竞争力。开展医养护理师培训,助推温江健康产业高地打造。
抓好三大类型,培养“乡村旅游经营人才”。对农业合作社、农村家庭户开展家庭农场经营、“互联网+农业”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温江花木合作社、花卉园艺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开展现代花工培训;对景点周围的农家乐和民宿开展生态旅游人培训。
立足四项重点,培养 “服务业新白领”。立足“吃在温江”,制定名厨烹饪培养计划。结合“住在温江”,实施物业标准化培训和物业管家品牌培训。服务“购在温江”,开展现代营销能人培训。丰富“娱在温江”,开展手工匠人培训,制作特色手工纪念品。
对接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需求,深化员工转型升级技能提升培训。通过各种渠道,动态掌握海峡科技园区、医学城片区、现代服务业园区等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技能提升需求,实施“技能温江”在岗培训。
对接新投建项目人才需求,精准实施产业工人订单培训。与三大园区管委会建立信息互通机制,打造全区重点项目岗位信息库,有针对性地开展医院护理、营销客服、物流师等培训。
对接签约项目人才计划需求,统筹开展储备人才定向培训。了解企业、高校的签约项目,掌握人才需求情况;在人口集中的镇、街开展定向培训宣传,建立劳动力意向培训登记,培训人员信息纳入人力资源储备库。
摸清需求,建立台账。依托实名制调查、全民参保等重要工作,掌握新市民就业、创业、培训需求信息,并分类整理建台账。根据掌握的信息,编印《新市民技能培育指南》,创建“温江就业”微信公众号,方便群众了解职业技能培训相关内容。
实施分层分类培训计划。针对无就业意愿的群体,重点加强培训观念、择业方向的引导。针对有就业意愿的
培训内容针对性还有待提高。新市民群体涉及全区几十万人,在文化程度、培训需求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囿于培训人数、专业和成本控制因素,部分新市民需求未得到很好解决。
在产业技能人才方面还需加强。
虽然已经结合产业和企业开展了一些订单、定向和在岗等培训,但培训体系和规模还未达到产业发展的要求。
培训成效跟踪统计不到位。全区开展了各项技能培训活动,但后期跟踪帮扶不到位,成效统计不全面。
构建新市民自选培训超市。结合政策内自选项目,新增温江区新市民职业技能培训自选公开课、“微课堂”网络课程等项目,构建新市民职业技能培训自选超市,满足技能培训的个性化选择。
开展产业技能人才专项研究。根据技能人才培养精神和要求,探索建立与辖区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机制,为产业发展常态化、制度化提供技能人才保障。
推进培训数据信息化建设。搭建新市民职业技能培训信息化系统,形成新市民培训个人电子档案,有效追踪培训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