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化学专业类实验室安全管理机制初探

2018-03-31 00:10张景慧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8年2期
关键词:化学试剂化学品试剂

王 赛, 张景慧

(东华大学 资产管理处,上海 201620)

0 引 言

近2年来,大学研究生的投毒案唤起了各高校对校园安全和化学试剂管理的高度关注,某大学化学系实验楼发生了火灾爆炸事故后,当日被定为“学校安全教育日”。更有甚者,某大学教师疑为低估了危险系数,违规让学生在自己的校外工厂做实验,最终发生学生遇难悲剧。种种血的教训,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以及师生的专业素养的现状敲响了警钟[1]。

虽然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发展已趋向成熟,但可以说即使是专业类的高校实验室却也无法彻底避免安全隐患和事故,那么作为非化学专业类的实验室,其安全管理,特别是对化学品的使用和处理管理,势必会隐藏着更大的隐患,也将面临着更为紧迫的管理挑战。

非化学专业类实验室,是区别于传统的化学专业类实验室,指非化学学科利用化学试剂进行化学实验的实验室。传统的化学实验室在教学和科研中涉及到危险化学品的采购、使用、储存、废弃物的处理等管理环节,如果不了解危险化学品的性质、操作不当、没有严格的危险化学品管理规范,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当今,非化学类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及问题如何?相应的应对机制建设又当如何?对此,我们对其管理机制进行了分析与探索。

1 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现状

伴随着化工产业的大发展,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化工行业市场的发展出现了新特点和新趋势,给高校使用化学试剂的师生带来了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

1.1 化学试剂的需求品类更复杂,使用的数量更多

随着化工行业的发展,高校相应学科发展的支持力度提升以及大学生、研究生扩招的出现,使得化学试剂的实验需求量开始增大,而使用的化学品类也开始增多,不同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项目的产生,需进行更深入的实验研究,其中部分试剂更是需要国外进口[2]。

面对化学实验室试剂种类繁多,大多还具有易燃、易爆等特性[3],不管是多人、多组同时使用多种试剂的本科生实验,还是自主的研究生化学实验,所用试剂的相对量较大,品类繁多,这对安全工作无疑是一个挑战,特别是实验中剂量的把控等则要求更高,也更容易出问题。

1.2 化学品的采购途径增多,管控政策趋严

化工工艺的发展,不仅实现了具有特定性质、形态及规格的实验性产品的研发生产,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生成的门槛。生产成本的降低,使师生采购化学试剂的选择增多,可购买的试剂的剂量增大。生产门槛的降低,使供应商增多,但其中的生产资质及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配套服务等也容易放松。由此可见,随着化学试剂的采购渠道增多,致使管控的风险也增加了。值得关注的是,国家有关部门在管控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实行许可制度,其中易制毒的试剂在法律的规定中给予特别的限制。 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将1-苯基-2-溴-1-丙酮和3-氧-2-苯基丁腈列入易制毒化学品品种目录的函》(国办函〔2014〕40号),就对《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中的易制毒化学品进行修订补充。目前,购买易制毒的试剂要提前到公安部门备案,购买易制爆的试剂则要阶段性的备案,可见当前管控形势之严。然而师生或主管部门在采购相关试剂的时候,稍不注意,就会从不法商贩处购买,违法运输行为,轻则追究涉事单位的责任,严重者涉事师生将要承担法律责任。

1.3 安全责任意识和专业防护素养欠缺

化学试剂的管理和使用,涉及采购、储存、使用和废液处理等多个环节,经调查发现,使用化学试剂的部分同学对试剂的MSDS卡是什么都不清楚,可见对使用化学试剂安全隐患的警惕性不足,究起源起,主要还是缺少对专业性化学实验科学开展的敬畏[4]。另一方面,废液、危废试剂的随意处理,或不按规范处理,甚至出现倾倒下水管道的现象。不仅体现出实验室负责教师重化学试剂的实验效果,注重实验过程所得实验结果或数据,而不重视实验过程中安全规则的遵守,也更是其环保意识和专业能力欠缺的集中表现[5]。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通常只知道按照老师的讲解,部分学生甚至对实验的原理、操作方式根本不清楚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同时,有些实验所需要的时间过长,同学们缺乏耐心,为了节省时间不按要求操作,特别是减少或去掉防护保障程序进行实验的现象也比比皆是[6]。就会致使部分安全隐患被放大,也易使一些本可避免的事故而不可思议的爆发。

2 非化学类专业类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现状与隐患

与传统的化学类实验室相比较,我们发现非化学专业类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问题更突出,现状更为堪忧。除了常规的安全隐患外,非化学专业类实验室还表现出了自己的特点和管理问题。

2.1 师生的专业素养不足是短板

(1) 常盲目随机购买试剂进行实验。跨学科研究的增多,致使借助化学试剂实现研究突破的尝试增多,就增加了随机实验的大量出现,这样就扩大了常规试剂管控范围,增大了实验监管难度,易使可预防的安全保障机制失灵,这种实验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严重的情况下,会致使重大安全隐患的显现。

(2) 缺少足够能力做好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非化学专业类的师生,缺少基础化学实验的专业能力和操作素养,在没有培训和学习有关安全知识的情况下,不具备对某一试剂的购买、运输、储存及使用和危废处理的专业技术能力。这样,不仅容易滋生安全隐患,让人更为担忧的是,更多的是师生不仅是不知道怎么做,甚至对外求助也没有对应的可支撑的机制,只好在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摸着石头过河”。

2.2 实验室的保障支撑不足是硬伤

(1) 硬件投入不足。非化学类实验室建设之初,并未考虑化学实验所需环境及配套条件的需要,致使实验室的通风、下水道设置等建筑要求不达标,更不会配备实验事故的应急处理装置。在硬件基础和应急保障缺失的情况下,不仅开展实验的危险性更大,还易致使开展事故救援的保障能力不足。相应硬件配套的先天不足,后期还没有及时进行投入补充,在缺乏相关硬件支撑的情况下,进行化学实验,很可能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处于极大的危险状态。

(2) 管理制度缺失。非化学实验室缺少对化学品管理和开展实验的制度建设,易出现无章可循,“随意搭台做实验”的现象,无法从制度上约束不规范的行为,来保障实验室的安全规范运行。此外,非化学实验室的分布以及所做实验的类型较为分散,使用的试剂种类也可能较少,由于废料的处理费用比较高,致使部分师生因量小或怕麻烦,进而不遵守学校危废处理的规章制度而出现不处理或随意处理的现象,也为最终的试剂追踪管理及环境保护等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7]。

3 非化学专业类实验室安全管理机制探索

在硬件条件先天不足的非化学类实验室里,缺乏专业基础知识的非化学专业类师生将如何能够保障开展化学实验时的安全?又如何做到能够环保有效的处理好危化品的废液及废料?人们不禁要问,专业的化学实验室都面临着很大挑战,那非化学类实验室的管理如何推进?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管理机制的探索和思考。

3.1 化学试剂的使用前阶段

(1) 建立实验室的建设与专业发展的同步机制。实验室是专业实验教学环节实施的场所,实验室的建设应与专业的发展同步。随着专业研究领域的拓展,专业层次的提高,研究热点的改变,非化学专业类实验室的建设也应该及时升级与补充相应的软硬件,使实验室的实验条件匹配专业层次的发展需求。更甚者,在学科发展的同时,做好实验室的配套建设,实现规划时“做好长板”,而非事后“补齐短板”[8-10]。

(2) 建立师生化学试剂使用的专业素养培训机制。做化学实验,选化学试剂,具备化学实验的掌控能力都是有技术门槛的,非化学专业类师生要充分厘清科研和安全的从属地位,突出教师负责制,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的同时,还要及时关注学生专业基础的培养,培育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对科学精神的敬畏意识。在创造实验条件,夯实救援保障的前提下,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规范学生的使用行为[11]。这就需要将熟练掌握化学品的性质、分类规律,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的管理规定,实验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熟悉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及应急处理等内容,进行持续化、长效化的培训及学习,并通过建立示范性实验室安全管理培训基地,推进管理培训制度的有效实施,方可在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同时,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发挥出科学的应对实效。

(3) 建立防控结合的实验室制度管理机制。非化学专业类实验室,除了硬件先天不足,有关制度建设也形同虚设,需要及时补全,尝试建立非化学专业使用化学试剂的准入和考核机制,实行非化学实验室试剂的申请备案及使用说明机制建设,加强非化学专业类实验室开展化学实验的准入机制建设,其中,化学实验相关的课题申报,要设置危废试剂的处理方案,设置专家评审委员会,做好各环节环评程序的实施。

3.2 化学试剂的使用阶段

(1) 建立二维码标签式的追踪规范机制。鉴于化学实验室所需试剂较为复杂多样,特别是预防危化品的安全隐患,加强人和试剂的双向流动管控,目前成为较为通用的管理机制。多数学校的监管部门从化学试剂的采购、领用开始进行电子化的实名登记,很多实验室还都安装了门禁系统和监控设施,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监控试剂的正常去向。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及时确定试剂的确切信息,尤其是针对涉事原因的调查,是源于客观的化学试剂的性质,还是源于主观的操作不当,显得尤为重要。采用二维码的标签式管理模式,每瓶试剂从申购到废弃处理,都会随瓶一张二维码,详细记录和明确试剂的责任人,重要事项的提醒,警告的信息等,特别是通过扫码,可补录信息,动态更新“什么人,什么时间,使用多少剂量,为何使用”等信息,有利于实现对化学试剂的储存和使用的动态管理,实时掌控的同时并有助于防患于未然[12]。

(2) 建立专业联系知识帮扶机制。高校实验室的师生如果不了解危险化学品的性质,没有严格遵守危险化学品的管理规范,更甚者专业素养不足的师生,在“无知无畏”或“不懂装懂”的心态下进行化学实验,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另外,即使是短时间的自我学习或对说明书的查看,也无法满足系统、专业、有效地开展化学实验安全防护的需要。而通过对接专业的,特别是对应化学试剂使用较多的化学实验室,进行有需求的对口指导,建立两者的专业帮扶对接机制,将成为安全的一道保障,也更有利于科学规范地用好、用足化学试剂的特性与价值,促进非化学专业的跨学科发展。

(3) 建立安全隐患的巡查排除机制。高校主管部门作为学校实验室安全的职责部门,要把安全细则制度化,实施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利用及时的提醒、整改和培训等,把好准入关后,不断“打防疫针”,常抓不懈,有利于师生把安全工作,放在心头。针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和建设短板,可尝试与专业的化学试剂品牌商合作,建立培训、考察交流机制,通过打造标杆效应和针对性培训,实施有效、针对性地改进,以期形成“以评促建,以查促管”的长效工作模式。

3.3 化学试剂的危废处理阶段

(1) 建立实验室安全第三方评估机制。长期以来,虽然高校非常重视对科学研究的投入,而对实验室安全相关的硬件设施的投入却比较少,导致实验室用房相对紧张,安全消防报警、监控、救援等设施的建设也不完善。各高校的学科发展参差不齐,在建设初期,即使有关职能部门有意为之,还会在建设过程中受制于客观条件,而出现主观上放低要求的工作思路。可见,科学的建设规划,将成为实验室建设管理良性的开端,应通过探索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参与,注重设计危废处理、安全使用、事故救援等重要环节的配置和投入,真正按需要、按标准开展非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机制建设。

(2) 建立循环优化利用的共享机制。从国外高校的化学试剂的管理来看,斯坦福、加州伯克利等大学已经建立了校内化学品网络管理系统,上海有机所及部分高校也在开展相关的尝试性探索,通过建设该系统,可对各个实验室购买的试剂进行追踪管理,针对某一实验室确定短期内不会使用的试剂,发布共享信息,免费或有限收费的模式,由其他实验室选用或选购。化学试剂的网上交换可在化学试剂的购买和废弃物处理上节省了科研支出。结合国内高校科研的工作情况,试剂的共享再利用,不失为一种试剂统筹管理实现有效使用的新思路[13-14]。

(3) 建立化学试剂使用统筹协同机制。通过试剂交换系统进行分享配置,将用不到的原始化学试剂进行无偿或有限收费的分享是节约的第一步。然而就如何开源地利用好化学试剂的特性,则可通过发挥学科群的协作效应,根据化学试剂性质变化的不同阶段,由不同的实验室或课题组对接参与,来实现化学试剂由废料变原料,由污染物到成为环保过级的科研成果,则是更为深层次的化学试剂优化利用的发展方向,这也需要从学校整体发展的层面去组织协调,建立良性的工作对接机制,以促进校内化学试剂的生态化利用和处理,期望能够建立化学试剂流转、使用的绿色生态系统[15]。

4 结 语

就行业发展而言,非化学专业类实验室将和化学专业实验室一样,呈现日趋增多,日趋专业的态势。怎样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则考验着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及师生的管理能力,只有建立好适应需要,契合特性,引领发展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机制,才能协调好师生、校方及社会等方面,共力维护好高校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安全有序。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朱丽华,徐锋.我国高等学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8,34(3):40-42.

[2]钱小明.高校实验室化学废弃物的处理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 27 (2):158-160.

[3]李越.化学危险药品管理与实验室安全措施[J].化学教育,2007(4):57-58.

[4]王攀峰.某院校化学类专业研究生的实验室安全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J].江西化工,2015(6):8-10.

[5]王文芳. 高校化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2):92-94.

[6]张春香.独立学院非化学专业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广州化工,2004,42(6):158-159,184.

[7]罗一帆.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 (4):147-149.

[8]杨新斌.非化学专业基础化学实验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9):168-171.

[9]谢丹华,谢金宇.非化学类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探讨[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7(3):312-314.

[10]谷秀兰.浅谈我国高校文科专业实验室建设[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1(3):6-8.

[11]田笑丛.5S管理在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15,43(6):231-233.

[12]段晓霞.本科生实验课化学试剂分类标签规范化及信息化管理的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8):236-239.

[13]吕陈燕. 美国高校实验室废弃物安全管理浅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6(2):192-196.

[14]孙艳侠.试论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11):130-31.

[15]刘根起等.非化学化工专业开展绿色化学教育的改革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4(3):24-26.

猜你喜欢
化学试剂化学品试剂
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化学试剂与耗材的管理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高校实验室化学试剂准备与管理模式研究*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实践与探索
在学校误服化学试剂,究竟谁的错?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钢铁企业化验室化学试剂管理分析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解读
危险化学品事故为何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