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有法

2018-03-31 02:45□黄
老年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篆书行书句法

□黄

我们学行书,首先要知道行书是中国书法史上一种重要的书体,不是可有可无的。打个比方,比如小篆,它是秦代的统一文字,并用作官体文字,随着时代的变化,篆书在常用字当中消失了,那后世的书法家是不是一定要会写篆书呢?不一定。反过来讲,行书是任何一位后世书法家都要写的,写篆书的、写隶书的,画画的,都不能绕开。古人讲楷如立、行如走、草如跑,好像就是说把楷书写快就是行书了。鲁迅先生教人写作文,说什么是作文呢?就是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就行了。这是启蒙,但是逐渐地这句话就不够用了。句有句法,要有“因为”“所以”,词有词汇,不能生造词汇,如果杜撰词汇,当人们读的时候就发生了障碍。任何一门艺术,被认可的对象都不是泛指意义上的大众。从这个意义上讲,就不仅仅是把说的话写下来就是作文,把楷书写快了就是行书。于是,行书就有行书之法,行书就有行书之体,行书就有行书的各种流派风格。

在古代,我们把行书概括为几大家,比如说王羲之的,王献之的,米南宫的,苏东坡的……它有特殊的味道,又有共同的规律。共同的规律好比句法,特殊的味道好比词汇。光有词汇不会组合也不行,不能成为一件艺术品;光有句法,没有词汇也不行。不管古代语言还是现代语言,都要有词汇。就像写行书一样,如果没有法,那么古代的任何一个人写的都是行书。但是写字和书法是两个概念。如果一些水平很差的字也被认定是书法,那书法艺术这个概念就该消亡了。

行书,是我们学书者必须要学的一个基础课程。这个基础课程涵盖两个方面,一个是临摹,一个是创作。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认为首先是临摹,因为不临摹,创作就没有参照系,有人会讲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参照当代的书法?也可以,但只能做二流。古人的好东西,好比是一碗浓缩的鸡汤,前一个人在这碗鸡汤里挖了一小勺冲了一碗汤,你从它里边再挖,只会越冲越淡,你如直接去挖,多挖两勺,冲的开水就比它浓。要直追本源,不能指向时风,而应向古人去开掘为我所用的宝藏。

《屈原诗句》 黄

《心眼笑谈》行书联 黄

下面谈谈行书的具体问题:首先,是临摹过程当中眼、心、手的统一配合:

第一,临摹中要始终保持新鲜感。

第二,要每次在保持新鲜感的状态下读到更多的东西,学会在读帖当中层层深入。在这当中要注意两个问题:分析与综合。只会分析的人不一定会综合,只会综合的人也不一定会分析。

第三,作品中任何一个痕迹、任何一个空白,都可能是我们的学习对象。比如《兰亭序》,有人讲我怎么就写不出那个味道来呢?你在解读帖的时候有没有看到,明明看到了,却视而不见,并不重视它。其实,无论是用笔、结字、行款都要注意,不但要看到黑的部分,而且要看到白的部分,这当中包括大小、疏密。举个例子,有人在下雪天和同事到梅花山拍照片,回来后拿了一张照片给我看,照片上的人头顶正中间长了一棵梅花树,我说这是犯的低级错误。假如你学过美术,照相机一拿起来,在取景框里就下意识地避开这棵树了,绝对不会在头上长出一棵树来,这是专业素养的问题,照相机没有问题。我们现在培养的恰恰就是这个专业素质,在创作时那种非专业性的、常识性的错误是不应该犯的。

第四,一定要学会综合性地看待临摹对象。眼睛要溜来溜去,注意了细节也要注意整体,要兼顾,还要深入下去。

第五,要注意临摹过程当中的速度问题、纸张问题、大小问题、墨的浓淡问题,以及毛笔的弹性问题,以上的各个问题配合起来,注意一个“写”字,而不是“描”“画”。速度不准确,表达的对象就可能迟缓,就会出现“描”的情况。在行书的临摹中,我建议原大临写,不要放大。因为放大以后,笔法会有所改变,难以掌握原帖的技法,也难以真正体会原帖的精神。在临摹过程当中,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读帖到多少,手能跟上多少。第一步叫心摹手追,第二步叫得心应手,第三步叫心手两忘。读不到肯定就看不出,看不到肯定就写不出,只有看到了才可能写得出来。

猜你喜欢
篆书行书句法
行书纳兰性德《长相思》(35cm×35cm)
张晓东《篆书国有岁以团扇》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脚踏实地
鲁大东篆书苏轼“人生十六乐事”
苏 轼 行书李白仙诗
邓石如篆书《唐诗集句》
句法二题
清代篆书第一人
——钱坫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