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种鸡饲养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下)

2018-03-31 02:48陈合强
家禽科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体况产蛋睾丸

陈合强

(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海门 226103)

(上接《家禽科学》2018年第2期第19页。)

2.4.2.2 高峰后及时减料 在高峰料量达到之后准备减料,监控母鸡的体重及脂肪沉积、高峰产蛋率、温度及季节、吃料时间,鸡群对饲料的兴趣并使用这些线索来决定什么时候减料。如等得太久,母鸡会变得超重。饲料的增加或减少必须通过紧密的管理来维持35周高峰之后的合理生长和产蛋,最终限制育成和产蛋母鸡的体重来达到最佳产蛋;同时让鸡吃更少的饲料却长得更快,两者需达到很好的平衡。高峰后每次减料不超过1g,减料后应观察产蛋率的变化,下降快的应重新加料;母鸡脂肪沉积少,减料应慢一些;一般高峰后减料6%~10%,产蛋期采用3阶段饲喂 (蛋白下降、能量不变、钙提高),母鸡产蛋期有控制的超重3%~5%,大于顺季体重标准100~150g;换料周龄为35~50周或蛋重 60~65g,目标是 57~60周蛋重不超过70g,以使蛋重均匀、蛋壳质量好、污染少、孵化率高。如有可能育成期和产蛋期可考虑采用小栏饲养,每栏800~1500只。调整工作温度,冬季和夏季合理增减料;密闭式鸡舍高峰后减料的总累积料量,冬季为10%~11%,夏季为8%~10%。通过鸡舍的进步和更加专注的管理技术,能让今天的肉种鸡达到优异的生产性能。

2.4.2.2.1 如何监测产蛋高峰已过 当体重开始超过高峰后的目标周增重15~20g、日产蛋率保持稳定5~7d不再增加、日平均蛋重趋势开始向上、日平均产蛋重趋势开始下降时,须开始减料。

2.4.2.2.2 减料管理 称重很关键,适当的抽样比例、校正磅秤、每周定时定点抽样称重;经常检查饲料磅秤的准确性;检查偷吃饲料的情况;定期抓取触摸鸡只;准确记录日报如产蛋率、蛋重、产蛋重、温度、湿度等有助于确定何时减料及减多少饲料。观察对鸡群造成应激的任何问题如疾病、羽毛脱落、缺水、热应激等;观察能量需求,确保鸡群每日获得足够的能量。生产标准有达到目标体重的每周能量需求量,如果鸡群超重,则能量需求也高;如果每天摄取的能量不足,产蛋率会下降,脂肪沉积会被消耗,有可能出现掉毛。①计算能量和粗蛋白需求。根据生产性能标准确定鸡群不同周龄的能量需求,如45周为1.87MJ,饲料中的能量如果为11.72MJ/kg,则饲料量=1.87/11.72=159(g/只/d);如果饲料中的粗蛋白为14%,则每日摄入的粗蛋白=162×14%=22.68g,但如果饲料中的实际粗蛋白为15.5%,则每日摄入的蛋白质为25.11g,显然有些高,现代肉种鸡每日摄入23~24g的粗蛋白就足够了;如果摄入蛋白过高,则蛋重会增加,蛋壳质量会下降,影响受精率和孵化率(表 5);②饲料转换。转换饲料时需要有一定的过渡期,同时还应注意不同饲料能量水平的变化,应换算成相同的能量水平看具体差多少。一般情况下产蛋率5%~34周用产蛋1#料、35~50周用产蛋2#料、51周至淘汰用产蛋3#料。太早换成产蛋1#料可能会造成钙抽搐症,产蛋初期死亡率高。如基础料量太高,会造成卵黄性腹膜炎和脱肛比例多,早期死亡高。如累积料量过多,会使体重超标,导致脱肛和卵黄性腹膜炎死亡率高;③腹部脂肪检查。产蛋高峰后种母鸡的腹部脂肪沉积不应超过图示3的程度。一般种母鸡腹部脂肪沉积占体重的比例,22周为0.8%~1.2%、26周为 1.3%~1.8%、31周为 2.0%~2.5%;最佳的胸肌比例为22%,此与产蛋的持续性有关。正常情况下25周腹脂占体重的比例为2%左右;45周之前观察鸡群,母鸡腹部不能发红;45~50周允许2%~3%,但不超过5%的腹部发红。体重与腹部脂肪沉积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因此超重的种母鸡很可能增加腹部脂肪沉积进而影响繁殖性能(表6)。软而缩小的腹部脂肪表明能量负平衡(图4);④羽毛覆盖。羽毛覆盖差时应补充饲料,密切关注羽毛覆盖指数(图5)的变化。羽毛覆盖差需要的能量也高(图6),若无饲料补充能量,(不是理想措施)会导致掉毛或断毛现象,停产超重见表7。

表5 粗蛋白对蛋重及孵化率和受精率的影响

表6 随体重增加腹部脂肪沉积也增加(40周种母鸡)

表7 羽毛覆盖对能量需求(MJ/d)的影响

图3 观察种母鸡腹部脂肪沉积情况

图4 监测腹部脂肪沉积情况

图5 羽毛覆盖指数(0最好、5最差)

图6 羽毛覆盖差,能量需求高

2.4.3 种公鸡的管理 公鸡在鸡舍内占的比例较少,但对于雏鸡产量起到10倍的作用,1只母鸡可生产150只雏鸡,而1只公鸡可以生产1500只雏鸡。因此高峰后受精率的维持非常重要。

2.4.3.1 混群 混群后注意观察公母比例、过度交配、30周后公鸡的管理等,避免均匀度出现恶化。28~30周时公鸡睾丸重量最大,精液产量最多,每个睾丸重量应为20~25g,符合体重标准健康的公鸡睾丸应呈奶油色且血管丰富 (图7),体重不同睾丸重量不一样(图8)。混群时保持均匀度的稳定非常关键,这个时间如果管理不当很容易造成均匀度下降。混群后公鸡应很容易找到料和水,确保采食位置和饲料均匀分配,尽快淘汰鉴别误差鸡只,监测双向偷吃饲料的情况。注意观察霸道的公鸡采食会更多,其余鸡只采食不到饲料体况会下降。公母混群后如果对种公鸡管理不当,会形成3个群体。现场观察公母鸡的反应情况,确定最佳公母比例。观察过度交配情况如羽毛过度脱落(图 9)、皮肤划伤或损伤(图 10)、母鸡躲避(图11)、公鸡太凶等,过度交配会造成受精率差。

图7 正常睾丸

图8 29周不同公鸡体重的睾丸重量(标准体重4120g)

图9 27周母鸡背部羽毛异常脱落

图10 母鸡刮伤

图11 公母比例太高

2.4.3.2 公鸡30周后的管理 决不允许减料,每日检查饲喂系统是否存在问题和有无偷吃饲料情况,每周称重,检查周增重并与标准比较;抽样称重比例的目标是10%,保持鸡群的均匀度;每天用肉眼检查鸡群,淘汰胸肌过大(图12)或过小及不工作的公鸡 (图13),保留交配活跃的公鸡(图 14)。

图12 胸肌过大

图13 不工作的公鸡

图14 交配活跃的公鸡

2.4.3.3 维持均匀度的持续稳定 避免鸡群出现两极分化,瘦小的公鸡会被欺负,不采食;较大的公鸡就会采食它们的饲料,造成采食过量及超重(图 15)。

图15 公鸡过度超重

2.4.3.4 减少出现足底炎问题 垫料质量差、鸡床粪便不经常清理、通风不足造成垫料潮湿、超重等容易引起足底炎症(图16),足底炎问题会限制或停止公鸡成功的交配,实际生产中应有针对性的改进提高。

图16 足底炎

2.4.3.5 公鸡35周后睾丸的发育 35周以后睾丸重量和精子生产自然萎缩,受精率下降,该阶段公鸡管理的好坏会明显影响受精率下降的速度,高峰后经常对公鸡进行体况评估(图17),保持公鸡的体重和体况(胸肌)很关键(图18~21)。饲喂不足或减料会对公鸡的体况、睾丸萎缩和受精率造成不良影响,过度饲喂和偷吃饲料也会有不良影响。经常观察公鸡的脸色(图22、图23)和睾丸状态(图24、图25),公鸡脸色苍白是能量负平衡的另外一个外部指征。公鸡胸肌大小应合适,胸骨与泄殖腔有一个合适的角度(图26~图27),以利于成功交配。

图17 公鸡体况评估

图18 公鸡胸肌U

图19 公鸡胸肌呈V型

图20 U型与V型胸肌睾丸的重量不一样

图21 U型与V型胸肌睾丸发育的质量不一样

图22 公鸡脸色发育

图23 公鸡脸色发育

图24 公鸡脸色和睾丸状态

图25 49周公鸡的胸肌和睾丸发育

图26 胸肌合适,胸骨与泄殖腔有一个合适的角度

图27 胸肌过大,胸骨与泄殖腔角度不适宜

2.4.3.6 使用公鸡料 公鸡必须随增重定期加料,避免能量负平衡;产蛋期使用公鸡料。

2.4.3.7 公鸡后期受精率的管理 关注公鸡体重控制、饲喂、体况、公母比例、公鸡替换等,观察公鸡体况,看到不好的公鸡尽快淘汰,如体况下降、胸肌不足、不从公鸡喂料器中采食、饲喂时站在母鸡喂料器周围、从地面上采食碎屑、受到攻击、肛门颜色、脸色和鸡冠颜色、胸肌状况等;不与母鸡交配、某些公鸡在采食它们的饲料等。适时替换公鸡以提高公鸡的活跃性如表8(效果评分1=最差,8=最好)。

2.5 进行绩效考核 影响饲养管理的最大因素是人的因素,要始终重视对人员的监督和管控,发挥人员管理能力的最大化。一是思想教育工作要跟上,保持员工队伍的稳定性;二是管理者力所能及的为员工创造舒适和便利的工作环境,使员工工作轻松和舒心;三是要重视对员工的关怀和培养,帮助员工树立以场为家的思想,提高主动担当的责任意识,倡导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工作理念;四是加强工作监督力度,堵查生产漏洞;五是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把生产成绩和日常现场管理结合起来综合评估,提高执行力,以人为本,用良好的制度约束人的行为。

表8 提高种公鸡的活跃性

3 小结

现代肉种鸡要取得较好的生产成绩需要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优良的饲养管理技术和关注细节,按照推荐的体重曲线及最佳的管理方法执行,把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作为目标并正确管理,整个鸡群达到并保持良好的均匀度和变异系数。种母鸡22周目标体重达标,均匀度超过80%;体况达不到要求不能进行光照刺激;每周检查增重情况,每天检查产蛋率、平均蛋重和产蛋重等重要参数;良好的饲养管理措施如正确称重和饲喂、外观检查等;重视与完善基础管理。公鸡混群后应确保正确的采食位置,喂料器高度,混群后没有偷吃料现象;确保其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每天眼观检查鸡群,抓取和触摸鸡只。搞好体重控制,增加饲喂量,确保能量正平衡;胸肌呈U型而不是V或W型、胸肌结实,关注均匀度控制,其对采食竞争很重要;尽快淘汰不好的公鸡;经常抓取鸡只并检查体况,观察其交配活跃性,目标是重视公鸡的质量而非公鸡的数量。种蛋、雏鸡和较低的母鸡死淘率播种于育雏育成期,收获于产蛋期。肉种鸡在一些特定的条件满足时有潜力达到高的产蛋性能,应关注育雏育成期的培育,良好的鸡群管理是基础性的,控制种鸡生命的各个方面,如果不维持良好的管理,都会导致养殖结果差。养好肉用种鸡需要一个团队包括管理、技术、营养、品质分析与控制和后勤保障等人员的共同努力,这个团队需要团结、爱岗、敬业、务实、责任、细心、担当才能成功。应树立“精养每只鸡,健康每只鸡”的思想,养好每一批鸡,必须做好每一天的每一件事情,绝不能拖延,尽量避免并减少生产实践中差错的产生,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生产成绩。

猜你喜欢
体况产蛋睾丸
超声诊断睾丸肾上腺残余瘤1例并文献复习
怀孕母猪如何饲喂
种猪系统营养解决方案
蛋鸡补钙较适宜在下午
根据体况改变日粮饲喂量对妊娠期母竹鼠繁殖性能的影响
中国荷斯坦奶牛体况评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睾丸“犯拧”,赶快就医
种鸭产蛋饲料宜分期控制喂量
母鸡喜欢在舒服的地方产蛋
睾丸小是否会引起不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