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点睛的妙笔 即可使老木逢春

2018-03-30 05:06
云南画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门板门神木雕

传承的木廊手艺

事实上,木雕常常出现在剑川人的日常生活中,街道小巷,总能见到各有趣味的木雕内容。这些木雕反映着剑川人的生活趣味,同时也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在剑川街头,售卖剑川木雕的,其实主要卖的就是门扇。这些门扇,购买者就是普通的百姓人家。剑川木雕的历史可溯至8世纪唐朝。史料记载,南诏政权从黔、川一带或抓或招了一大群工匠,用于建设宫殿和城楼。精湛的木雕技艺,遂从汉族传入,并融合了白族的风格,发展传衍下来。

作为地地道道的剑川人,受祖辈影响和对木雕的耳濡目染,杨庆嵩和同伴基本都是从初中毕业之后就放弃了学业,开始学习木雕技艺了。

“一般拜师学艺至少需要三年。”杨庆嵩说。

学习木雕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最开始就要学磨刀,“往往磨到手出血,师父都不会喊停”。学完磨刀之后,就要开始学习绘画,这是木雕艺术的基本功,当然除了苦练,艺术天分也是木雕的关键,如果实在无法胜任木雕工作的学生,师父往往会劝其回家。好在杨庆嵩和同伴都是经歷了考验之后沉淀下来的好匠人。

杨庆嵩说在学习木雕的过程中,总会去观察生活中的小细节,花花草草,虫鸟鱼虾。“有时候采一朵花会观察很久,有时候会对着鸟看上半天,所看到的植物动物都会融入到作品中。”这是因为这种观察,杨庆嵩的木雕作品更有一种灵性,“艺术源于生活”,这一点杨庆嵩很受用。

老木头的新生命

杨庆嵩坦言,由于对剑川木雕的宣传不够,好的传统木雕没有销路,这也局限了剑川木雕的发展思路。

“剑川木雕开始都是以家庭作坊为主,很少有人在外面开店,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剑川木雕,我们就决定走出剑川,到风景如画游客又多的双廊来开店了。”

由于当时资金有限,开店初期杨庆嵩和同伴都经历了非常困难的时期,不过他们最终还是挺过来了。如今,他们自创的“老木新做”,在传统木雕基础上,尝试老木头新雕艺术,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融合,同时在商业市场上也深受好评。

如今,老木头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收藏趋势。老木头顾名思义就是以前老宅用料考究的木质门板或者桌椅,经过上百年的风化和使用后,呈现出自然幽深的纹理以及油润细腻的光泽。

这种木头承载了上百年的故事和意蕴,木料本身就极有看点。

“传统的剑川木雕都是以做新料为主,有时材料水分不干,易变眭,影响作品的效果,而老木头经过风吹日晒,不会变形。”杨庆嵩说,用老木头来创意木雕作品除了造型上的多元性,老木头自身的属性也优于新木料。这又增强了他们对老木头施展创意的信心。

好的木雕会说话

杨庆嵩收的老木头主要是老一代生活中的木盆、木门、木槽、老房子部件等等,有些木槽都是过去喂猪、牛、马的,所以每次都会去农户家里收。

“有一位老奶奶知道我们要收这些东西后,还主动把她家的喂猪槽送给我们,最后我们不好意思白拿,还是给了她钱。”杨庆嵩说。

在观赏杨庆嵩和同伴的木雕作品时,在每一件作品面前,都能驻足很久。因为每一件作品都仅有一处点睛之笔,却可以想象出无数的故事,给人无尽的遐想。这正是艺术留白的一种境界,似有似无,说无却有。

在一次去收集材料的时候,杨庆嵩遇到了一对红椿木大门,收下之后不知道该如何来加工才能呈现最理想的效果。在一次偶然的开门瞬间,正对面大门上的一对大红色门神年画,突然激发了杨庆嵩的灵感,为何不在老门板上雕刻一对门神呢?说干就干,杨庆嵩和伙伴在门板上一次又一次的绘制初始的门神图案,最终确定下来最佳方式。

最后的成品,当然令所有人称赞。

一对威武凶煞的门神仿佛马上就要从门板上跳出来一般。脸上的胡须根根灵动,圆圆的大眼怒视前方,身上的盔甲纹饰考究,胯下的坐骑毛发分明表情活灵活现。整个门神造型完全融合在老木板中间,新雕的木头颜色呈红棕色,光泽度高,而旁边的老木纹呈黄灰色,较新的稍稍暗哑,正是凸显出门神的光彩夺目和震慑力。这块门板好像真在对看客说,“这是我家主人的府宅,不善者不可闯入。”

猜你喜欢
门板门神木雕
半块老门板
门神想吃立夏饭
清代宫廷门神述略
戏台
一块门板折射清代外交困境
木雕鱼
门神年画展
扛着门板上警署
木雕创作随想
自然形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