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衍旺
(福建省将乐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将乐353300)
水稻是将乐县的主导农业产业,在农业生产比重中占据主要地位,是农民收入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经济市场和农业发展环境变化的双重需求,研究探讨将乐县水稻的发展现状、方向和对策措施,对于发展山区经济、致富山区群众、推进县域经济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参与试验示范、查阅资料、调查统计、召开座谈会、访谈种植加工大户等形式,探讨和分析目前将乐县水稻发展的现状、优势及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产发展等建议,旨在指导将乐水稻生产健康可持续发展。
将乐县地处福建省西北部,闽江支流金溪中下游,属中亚热带季风山地气候。据将乐县统计局统计,全县耕地面积1.37万hm2,2017年全县稻谷播种面积1.17万hm2(其中一季晚稻0.93万hm2,烟后稻0.24万hm2)。近几年将乐县推广农艺农机相结合,机插秧面积0.14万hm2,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相结合,提高水稻单产。2017年水稻总产量达7.37万t,占全县粮食产量8.3万t的88.7%。每年示范推广经农业部认可的超级稻品种0.4万多hm2,每667m2稻谷产量达550 kg以上,比一般杂交水稻增产10%以上。
农资价格高位运行,农业劳动力成本提高,种粮效益仍然偏低,粮农无心种田。青壮年劳力基本进城务工,“老、弱、妇”成为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主力军,这些留守人员由于大多缺乏知识和技术,接受新事物较难,虽然尚能维持简单耕作,但经营粗放、单产降低、效益低下,影响现代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多年来,各级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都有资金投入,但仍显不足。20世纪70年代前后修建的山塘、水库、渠道,由于长期缺乏修护,已严重老化,沟渠淤塞,库塘清淤不及时,逐步降低丧失了灌溉功能[1];相当部分公共农田灌溉设施主干道畅通,但至田间的干支斗毛渠年久失修、工程设备老化,灌渠淤积垮塌,涝不能排,旱不能灌。据不完全统计,“望天田”约占全县耕地的13%。
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加、城镇化建设、改种花卉苗木蔬菜等经济作物,以及边远梯田、山垄田立地条件差,耕种亏本加之野兽啃食等造成弃耕抛荒撂荒耕地。
土地流转规模小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土地流转不规范,农户之间仅口头协议,未按程序办理流转手续,导致土地租赁、使用关系混乱,矛盾较多;二是土地流转难度加大,农民守地意识较强,土地长期承包困难;三是土地流转价格不断上涨,高者每年每667m2达250 kg稻谷。由于土地流转力度不高,致使水稻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水平不高。
推广超级稻是提高水稻单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根据组合(品种)特性和将乐县土壤肥力、栽培技术水平选用适合将乐县种植的超级稻品种,今后推广品种应以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以及适宜将乐县种植的Y两优900、天优3301、广优3186号、甬优9号、中浙优8号、泰丰优2098、泰丰优3301等高产优质杂交稻品种。
3.2.1 适时精量播种,培育壮秧 一季中稻可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烟后稻根据前作烟叶采收期安排播种期,一般在5月底至6月上旬播种;秧田每667m2播种量8~10 kg,施足基肥,1叶1心期喷施多效唑,施好断乳肥和起身肥。壮秧的具体要求是:秧龄25~30 d,苗高26~30 cm,叶龄4.5~5.5叶,基部扁平,粗壮老健,叶鞘粗短,带蘖2~3个,根系发达。机插秧龄16~20 d,以叶龄为准,一般2~3.5叶为宜。
3.2.2 合理密植,提高插秧质量 采用宽行窄株插秧,合理密植,规格为(13~16)cm×30 cm。一季中稻:丛插2粒谷,每667m2插1.4万丛左右,基本苗5万~7万。单季晚稻:单季晚稻前茬类型较多,经后稻、烟后稻面积大,播种期从5月至6月,时间拉的较长,特别是烟后稻,部分迟播的接近双晚,应尽量早播早插,并做到合理密植,这是增穗增产的基础;丛插2粒谷,每667m2插足1.5万~1.6万丛,确保基本苗达到6万~8万。移栽时,做到浅水栽秧(小苗机插保持田面湿润),插秧深度2~3 cm。
3.2.3 好气灌溉,发根促蘖 在整个生长期间,除水分敏感期和用药、施肥时采用间歇浅水灌溉外,一般以无水层保持湿润灌溉为主,使土壤处于富氧状态,促进根系生长、发达,同时有利于减少病虫害发生。移栽后7 d,灌浅水,保持田面湿润。移栽后7 d至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一叶龄期,茎蘖数达到有效穗的80%前,浅水灌溉,水层2~3 cm。抓好烤田,提高稻株群体抗倒性,视苗情够苗即烤或时到即烤:从10叶期到倒4叶抽出,进行分次搁田,先轻后重。第1次轻搁田时间在12叶期开始,田内开好丰产沟,沟深20 cm,搁田程度为田面微裂缝、不陷脚。隔3~5 d,第2次重搁,程度为风吹稻叶响、叶尖刺手掌、田面泛白根、中间不发白。倒4叶抽出到成熟,以湿润灌溉为主[3]。
3.2.4 配方施肥,科学运筹 中、晚稻每667m2产量 600 kg, 需 纯 N 12~ 13 kg、P2O55~ 5.5 kg、K2O 7~10.0 kg,比例为1∶0.4∶0.7。烟后稻、经后稻等单季晚稻田,由于水旱轮作,前作施肥较多,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明显改善,养分较为丰富,而且单季晚稻生育特性与双晚相近,可适当减少基肥用量,基肥每667m2施纯N 6 kg,占总氮肥量的50%,即每667m2施水稻专用肥(配方肥)35~40 kg,同时施用土杂肥500~750 kg,过磷酸钙30 kg;插后6~7 d,分蘖肥每667m2施纯N 4.5 kg,占总氮量的30%左右,即每667m2施复合肥30 kg或尿素8~10 kg加氯化钾10 kg。看苗施穗肥:可在倒4叶出生过程中施用,这次施肥应结合气候和水稻长势长相,如苗弱叶黄可适当多施;稻株长相较健壮,则应少施;生长较旺,叶片过长,不施为好。一般每667m2施纯N 2~3 kg,即每667m2施复合肥10 kg或尿素加氯化钾各3~5 kg。
3.2.5 综合防治病虫害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搞好种子消毒,秧田除虫灭病,防止病虫带入大田,大田在做好健身栽培的基础上,加强病虫预测预报,抓住病虫防治适期,对症下药,确保防治效果[2]。重点是做好“三虫”(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三病”(稻瘟病、纹枯病、南方黑条矮缩病)的防治,严格掌握防治指标,确定防治田块和防治适期。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在水稻生产后期尽量少施农药。
一是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推广水稻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精确定量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引进推广适合直播的抗倒伏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新技术,进行轻简化栽培等增产增效关键技术,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二是要以“绿色证书”工程和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为重点,全面实施农科教结合,把培训班办到农民家门口,加快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农民。三是要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稳定将乐县水稻播种面积1.2万hm2,建立超级稻666.67 hm2示范片2个,同时在11个乡镇建立连片30.33 hm2以上水稻产能区30片3 333.33 hm2以上,工厂化育秧示范点3个。
发展土地托管半托管、代耕代种、农机、植保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建立水稻专业化防治队伍和农机作业服务社,配齐配全水稻成套播种设备、高速乘座式插秧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无人植保飞机、粮食烘干机等新型农机装备,开展“耕、种、收、烘干”一条龙作业服务。加强以水稻为主的流通设施建设,完善农资配送中心建设,提升农产品流通市场的仓储、运输、冷链物流等功能。
加快推进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健全县、乡两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以绿景农公司为龙头,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模式,严格按照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规程,建立优质稻生产基地6 666.67 hm2,发展生态优质大米加工业。依托福瑞华安种业有限公司,发挥谢华安院士品牌效应,加快建设666.67 hm2水稻制种基地,争取列入三明“中国稻种基地”,推进水稻“育、繁、推”一体化建设。
政府各级部门应将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来,落实到工作部署、财力投放等各个方面。应该把激活农民主体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激发农民种粮(水稻)积极性。重点落实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广大农民学科技、学文化,提高应用科学技术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及时帮助解决调整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采取政策调节、资金投向、信息引导、技术服务、典型示范、物资保障、创新市场等手段,进行有效的调控,推进将乐水稻生产及加工业向广度、深度进军。
[1]许鸿江.三明市水稻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浅析[J].现代农业科学,2009(3):248.
[2]严衍旺.Y两优900在将乐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17,35(1):59-61.
[3]官贵德,方利根.烟后种植超级稻效益分析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J].江西农业学报,2013,25(5):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