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高校重点实验室改革创新探索

2018-03-30 10:54:05沈中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8年8期
关键词:十三五重点实验室

沈中辉

(黑龙江大学 科学技术处,哈尔滨 150080)

0 引 言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明确指出:“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高校全面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在优化布局、分类整合的基础上,统筹研究建设国家级科研基地,组织和支持高校积极参加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和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承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1]。”由此可见,重点实验室是高校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也是体现一所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展示其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另外,规划中还提到了“高校要优化基础研究环境,充分发挥学科、人才优势,凝练主攻方向,聚焦重大科学问题和战略技术问题开展基础技术、前沿技术、非对称技术、“杀手锏”技术、颠覆性技术研究,以基础性的突破带动全局性的创新。”这些都为高校在“十三五”期间的定位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了高校重点实验室不仅承担着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任务,也担负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

1 制定科学严谨的重点实验室改革目标

“十三五”期间,高校要按照“优化布局、促进融合、提升能力”的原则,面向科学发展前沿,努力发挥高校重点实验室在基础应用研究领域的引领作用,切实提高实验室研究人员的科研能力与水平[2]。努力把高校重点实验室打造成为凝练研究方向、集聚高层次人才、产出高水平成果的重要科技创新基地,不断增强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原始创新能力,进而提高高等学校的学术影响力。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推进重点实验室的改革创新、完善重点实验室内部治理、提高重点实验室管理质量等当前重大任务,突出思想意识和体制机制创新,彰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性和正能量,建立面向创新主体的科研组织运行机制。“十三五”期间,高校要继续加强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提出改革创新思路,调整好整体建设布局。以重点实验室数量的增长为前提,把提升档次与水平作为改革重点,最终将学校建设成为满足国家及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支柱型高校。同时,还要鼓励广大师生参与到高校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与教学当中,进一步开拓师生的眼界,让他们了解和掌握先进仪器设备的性能和使用规则,知晓学科前沿的研究内容以及相关专业知识[3]。

2 按照目标,提出改革创新指导思想

“十三五”期间,高校以重点实验室改革创新为导向,着力拓宽科技资源的获取渠道和配置方式,解决好“重视申报、轻视建设”“重视投入、轻视产出”等问题[4],推动科技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结合、强化科研活动同经济发展结合、科技创新成果同产业发展结合等“三个结合”,进而提升高校服务创新主体的贡献度。高校应按照制定的重点实验室改革目标,将现有的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纳入到学校创新体系建设中,在整合理工科优势资源、优化布局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培育建设一批国家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制定重点实验室内部激励政策,让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参与到国家或地方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中,让研究人员承担更多的国家和地方重大、重点研究课题[5]。

3 改革创新中需抓住的关键问题

(1) 制定科技发展规划。高校对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及地方科技发展的战略需要进行深度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合高校重点实验室改革创新发展的新路。通过对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改革创新,使高校重点实验室的组织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努力达到国家一流、国际知名的水平[6]。在相关领域上,要让高校重点实验室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培养人才、学术交流和技术服务的科技创新基地[7]。

(2) 整体布局。高校应积极巩固和加强科技创新平台的体系建设,按照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部打造“升级版”重点研究平台的新要求,巩固和加强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高校要继续围绕“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布局,积极培育建设高层次重点实验室[8];继续推动体制创新,服务高校“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的发展战略,并推动高校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的协调发展。

(3) 改革创新高校重点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建立高校重点实验室创新管理机制,围绕其特色研究方向,进一步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促进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并以高端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逐步实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有机结合,产出服务国家战略急需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水平科技成果,加大将科技成果应用于教学的力度,促进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9]。鼓励高校重点实验室对学生开设专题讲座,介绍学科前沿、国际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动态、热点问题及学科成果展示等。

4 提出符合高等学校自身特色的改革方案

(1) 总结以往改革经验。了解高校重点实验室自身的优势和所处的地位,确定每个重点实验室的近期和长远发展目标。参考国家和部委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标准,逐步提升高校重点实验室的特色与优势,凝练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推进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加强对外开放和国际科技合作[10]。

(2) 学科交叉协同创新。紧紧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地方科技发展的战略需要,适应重点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促进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11],鼓励学科交叉、打破学院间的科研壁垒,真正的协同合作与交流,使高校重点实验室在“十三五”期间承担更多的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项目、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高水平科研项目,不断研究与开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获取原始性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12]。

(3) 加强管理和开放。加强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内部管理,加大对本科生的开放力度。剖析高校重点实验室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为重点实验室的今后发展提出新思路。督促重点实验室定期组织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按照国家和地方科技战略发展纲要为指导[13],讨论重点实验室的研究特色及鲜明优势,凝练其研究方向,服务本科生的教学与实践、发挥高校重点实验室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引领带动及对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确定好高校重点实验室的中长期发展方向。

(4) 定期举办学术交流。鼓励高校重点实验室定期举办学术会议或讲座,扩大学术影响力。尤其对各年级本科生开设专题讲座,由相关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课题组长定期举办学术讲座,和不定期的技术专题讲座,介绍学科前沿、国际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动态、热点问题及学科成果展示等[14]。

(5)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鼓励高校重点实验室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国际化教学与实践,了解国外发展趋势,捕捉新动向,提出新的研究方向与任务,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6) 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将高校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成果,通过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技术服务等多种形式[15],不断向企业提供成套的生产技术,向各学年本科生提供教材和培训课程,向有关政府部门提供研究和咨询报告,推动科研成果的迅速转化。不断整合现有科研成果,加大推广及转化力度,挖掘具有高校自主品牌的科研成果,鼓励本科生参与其中[16]。

(7) 积极培养优秀人才。以高校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在高校的优势领域中培养出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科技精英、领军人才及青年骨干,不断提高科研能力与水平,提高学术和技术队伍的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

5 结语与展望

通过上述对高校重点实验室改革创新问题的探索,高校务必在“十三五”期间进一步明确高校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规划,找准自身定位、突出优势特色。进一步完善运行管理机制,形成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同时,高校应紧紧抓住“十三五”期间的发展和机遇,依托高校重点实验室在基础应用研究领域上大展拳脚,取得更多的标志性成果,为国家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十三五重点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子竞技(2019年22期)2019-03-07 05:17:26
重点推荐
电竞实验室
电子竞技(2019年21期)2019-02-24 06:55:52
电竞实验室
电子竞技(2019年20期)2019-02-24 06:55:35
电竞实验室
电子竞技(2019年19期)2019-01-16 05:36:09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今日重庆(2017年2期)2017-03-04 01:59:12
重点报道
中国火炬(2015年2期)2015-07-25 10:45:23
重点报道
中国火炬(2015年1期)2015-07-25 10: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