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恩
园林规划设计是园林专业的基础专业之一,是学生学习专业园林规划设计知识、掌握专业园林规划设计技能的核心专业。目前园林规划设计专业已经拥有独特的教学思想、雄厚的师资理论、先进的教学手段。但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学校的专业教学面临新的严峻挑战。更有效地为学生注入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培植学生思维潜质与综合素养,这是园林规划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本文从园林规划设计专业教学的特征着手,探讨提出若干改革策略,以期促进学校园林规划设计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
园林规划设计专业是园林专业学校的必备专业,它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充分认识园林规划设计的技术性、科学性与艺术性,为学生今后从事园林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园林规划设计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强、注重实践的专业,它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了解园林规划设计的实质与要点,掌握基本的設计原则、常用的设计技能与手法,还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把基本原理讲易、讲透,结合实例组织学生参观、考察、调研等,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让学生从专业角度欣赏园林,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园林规划设计知识,而且还要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基本的园林规划设计技能,提高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总之,教师需摒弃过去的单纯讲解式、灌输式教学方法,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不断地加强教学改革。
1.精简课堂内容,改革课堂教学形式
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做到教学内容少而精,改革课堂教学形式,预防出现满堂灌的情况。教师要着重把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的精髓讲解透彻,举一反三;要重点向学生介绍和园林规划设计相关的新思想、理论、方法与需求,促使专业理论教学和专业发展前沿、工作实际等接轨。
例如,当教师在讲解关于绿地规划设计的内容时,就可渗透讲解生态园林理论、以人为本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以及文化理念等;在讲解关于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知识时,可向学生介绍人们的新需求、相关创新趋势等。当下人们对园林景观的新需求具有多样性、时尚性与渗透性的特点,特别是随着各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代园林规划设计已经突破原有专业界限,能利用机械力、重力、引力、电磁、光等原理解决单一专业无法解决的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强调各个专业与学科的相互协作和渗透,让学生创造出与新时代的新要求相符的园林景观。
2.优化教学方法,加强专业实践教学
新世纪是计算机与网络深入日常生活、进入各行各业的时代。教师在传授园林规划设计的知识与技术时就应最大限度应用电脑最新的技术成果,基于多媒体与虚拟现实教学模式改革园林规划设计专业教学,改变过去黑板加粉笔的陈旧方法,努力创造专业教学和设计实训相结合的环境,采取命题问题化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教师提出的每一个命题都不应局限在对某类园林的规划设计上,而应要求学生利用一个或几个规划设计解决掉一个专业问题,使学生在不同的园林规划设计命题中钻研技术知识,在设计作业中融入所学理论知识,适应实践操作思维方法与工作模式。
例如,在公园设计专题中,教师可在教学中设置调研分析实训。当学生在完成草图之后要思考设计公园方案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入调研仿真情境,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与体验,让学生主动基于仿真场景和自身体验对场地的空间功能分区、安排游览路线、游客使用情况等进行分析。这在学生创作园林规划设计方案的初级阶段是十分关键的一项思维活动,学生及时反思自己设计的方案,对园林规划设计形成最直接的感悟和体验。然后学生带着问题与困惑积极搜集资料,对文献进行分析,并加强调研,从公园的空间布局、植物配置、景观规划、使用者行为模式等方面分析自身所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再通过分析调查数据,最终用PPT的形式汇报公园专题实训结果和学习感受,提高专业实践水平。
3.实行现场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将课堂搬到广场、小区、公园等,实行现场直观教学。这样不但教师眼中有实物,能有的放矢地讲解,使教学变得直观而生动,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学生也能看清楚、听明白、学扎实,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当教师在讲解关于单位绿地规划设计、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等内容时,就可把学生带到学校的主校区与主街道,实行现场教学。在讲解知识之前,教师要求学生先预习,接着针对考察的绿地类型提出具体的问题,要求学生现场考察,之后在现场教学中随机提问,按照学生对绿地的认识与分析情况做现场总结。这样的教学模式能督促学生提前预习专业教学内容,在课前自主掌握园林规划设计专业的理论知识;学生带着问题开展现场学习活动,有利于他们理解理论知识和发现问题;教师跟随学生并随机提问,有利于学生转化学习方式,变被动接收为主动学习;教师和学生在现场教学中形成有效的互动,解决理论教学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并对实践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渗透地域特色,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在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可在园林规划设计专业教学中适度渗透地域文化、历史价值等内容,引导学生探讨园林发展脉搏,总结园林思想形式和风格等的演变过程,吸收并继承研究古典园林的成果以及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研究创造园林景观的艺术规律,尽可能使园林文化价值具备普适性。教师在安排课程作业时也可引入联系本土文化的地块,要求学生做出地域性解答。
例如,在街头绿地作业中,教师可要求学生把地域人文资源转化成物质环境创造,联结历史和现实、意识和物质,选择真实场地,研究地域文化、地方的气候、历史资源、生态环境以及社会需求等本土问题,有效强化学生对园林规划设计地域特色的关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新世纪,园林规划设计专业教学面临巨大的挑战,诸多新型景观构成理念、人类聚居环境创造等均将与最新科技成果融合,传统专业教学已无法继续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无法全面反映园林规划设计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所以教师有必要系统研究园林规划设计专业教学,立足教学实践探索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专业教学策略,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技能,不断优化园林规划设计专业教学,向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园林规划设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徐超.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北京农业,2015(35).
[2]刘晓燕.新环境下的“园林规划设计”教学新模式探索[J].新课程研究,2016(6).
[3]薛正帅,贾雪晴,江生泉.职业技能大赛背景下《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6(11).
(作者单位:青岛市园林环卫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