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物联网遇上人工智能

2018-03-29 09:03王治江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8年1期
关键词:物联网人工智能

王治江

摘要: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作为我国十三五计划中两个重要的战略目标,已经影响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为了帮助读者进一步去认识这两种技术及其产生的影响,本文将从多方位进行解读。

关键词:物联网;人工智能;十三五计划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8)01-0208-02

物联网和人工智能都是现在非常热门的课题。早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就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在步入“十三五”以后又相继推出一系列政策普及物联网技术,由此可见物联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产业。而人工智能是国务院在2015年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里的11项重点行动之一。随后国务院在2017年正式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规划里确立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三步走战略目标,人工智能技术至此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那么当物联网遇上人工智能会带来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寻找一下答案。

1 什么是物联网

“物联网”即物与物相连的互联网,它的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早在2000年美国的Ashton教授提出了这个概念,当时的想法是借助信息传感设备采用定制的协议,把全球物品通过特定域名连接起来实现实物信息共享的互联网。随着物联网技术不断的发展和演化,关键技术架构可以分为三个层级: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位于物联网三层结构中的最底层,核心技术包括无线射频技术、传感技术、无线组网技术、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等,涉及的核心产品包括电子标签、传感器、无线路由器、总线网关等。它的主要作用是获取和感知物品的各种信息。

网络层位于物联网三层结构的中间层,该层由各类私有协议网络、互联网、通信网、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涉及的通讯技术种类繁多,例如NB-IOT、LORA、SIGFOX、WIFI、ZIGBEE、BLUETOOTH、GPRS、3/4G、PLC等。现阶段物联网网络层最重要最新的技术要求应该是:广域、低功耗、大接入量,也就是NB-IOT技术。其主要作用是负责传输感知层获取的信息。

应用层位于物联网三层结构中的最高层,该层包含的协议有很多,大部分常见的协议都是基于发布-订阅(Publish-Subscribe)机制,这种机制非常适合物联网系统应用。MQTT协议、STOMP协议、AMQP协议以及DDS协议都属于这种发布-订阅的机制。应用层既是物联网信息处理的中心,又是联系物联网和用户需求的接口。该层主要作用是对感知层采集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和知识挖掘,从而达到对物理世界的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

2 什么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指由人工制造的系统所表现出来的智能。它的英文名称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该定义最早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约翰·麦卡锡在1956年提出的。通常人工智能是指通过普通计算机实现的智能,它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工作原理是通过自动采集或人工输入的方式,使计算机获得关于某个情景的信息,并将该信息与预先存储的信息进行比较以确定含义。同时计算机会根据收集来的信息计算各种可能的动作,并预测哪种动作的效果最好。这种行为只能解决程序允许解决的问题,不具备一般意义上的分析能力。

人工智能发展到今天,对其的定义大多可划分为四类,即机器“像人一样思考”、“像人一样行动”、“理性地思考”和“理性地行动”。也因此就出现了弱人工智能和强人工智能两种观点。弱人工智能的观点认为,真正能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智能机器是不可能被制造出来的。这类机器只是看起来好像是智能的,但并不会真正的拥有智能,更不会有自主意识。而强人工智能观点则认为,能真正地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智能机器是有可能被制造出来的,这类机器被认为是有知觉和自我意识的。但由于受计算机水平的限制,目前主流科研都集中在了弱人工智能上,强人工智能的研究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3 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物联网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本就是非常密切,问题只是在于你如何看待。如果你将日常的计算机看作一种低级形态的人工智能,那么两者之间已经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但是现有的这种能力与需求非常不匹配,因而区别于我们所指的“人工智能”的方向和含义。在未来,物联网的广泛应用达到一定的阶段,人工智能就是物联网顶层数据处理的中心、就像很多科幻电影的故事一样。即一台超级人工智能的电脑,借助普遍存在的物联网络控制和影响人类。

在物联网时代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很显然,要想处理好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分析、数据挖掘等任务,单靠人力是不行的。而现有的数据库系统其固有的弊端又对这些信息的处理能力有限,包括现有的计算方式和软件能力也限制了信息的过滤能力。人工智能的目标就在于为人们提供能够有所超越的信息处理能力,提高信息采集和应用的效率。

对于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关系,我觉得需要从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的未来发展可能性去理解。这樣一来,两者之间的关系就非常密切了。但是这种联系,需要放在很远的未来去看。在现阶段,两者都像是隔着一层纸的不同领域的研究。

4 “物联网+人工智能”

物联网可以负责从普通设备到智能设备的连接,人工智能则可以使用来自各种设备的数据,持续的学习并获得预测能力。如果我们将人工智能引进物联网,物联网下数百亿个传感器设备将能改变它们应用的范围。拿智能手机举例来说,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用手机下载或者卸载app,而如果智能手机能够通过统计我们的app喜好进行学习,就可以让这种个性化过程变得智能化。其实不只是人机之间的学习,每个相近的智能手机之间都可以相互学习。如果它们能够分享其智能程序的逻辑块以增加基因库的多样性,来帮助系统加速学习或是进化,使这些设备知道如何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这就更突显了人工智能的学习作用。

刚才说的例子只是一种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结合的设想,下面说的事情就是已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案例了。物联网设备运行人工智能,为视音频分析技术提供了广泛的机会,可用于联网摄像头和智慧城市。

首先,在感应层如果用上人工智能的技术,就可以将传感器的功能增强,从而在数据的来源上提高了其可用性。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在每个红绿灯路口加装监控系统,在没有用到人工智能的技术的情况下,也许能够统计到经辆过车数量这样的信息。但是一旦用上人工智能技术中的图像识别技术,就不仅能知道这个路口的车辆经过数量,还可以识别出经过车辆的车牌号、车身颜色、车辆种类等信息。这样感应层采集到的有价值的信息越多,就对其进一步的分析处理越有帮助。

其次,分析层将搜集到的大量信息,在一个统一的计算机中心进行人工智能的另一种应用即数据挖掘。回看刚才那个路口监控系统的例子,在这一层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就是根据车辆的统计数据,分析出这些路口在怎样的时段容易造成交通拥堵等信息,以便在应用层进行改善。甚至可以根据识别出来的车牌号信息,对每个车辆的交通使用习惯进行分析,这样也能从宏观上预测出将来可能发生的交通阻塞。

最后,人工智能在应用层可以提供科学决策。例如整条路上如果几乎没有车辆的时候,利用感应层获得的实时数据和分析层积累的历史数据,我们可以实时调节一些路口的红绿灯,即可以将这条路上的人行指示灯全部设置为绿色。

5 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差异

首先,人工智能的发展空间比物联网要大很多。人工智能是一种包含了图像识别、语音交互、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技术或能力,是一个比物联网更适用于消费端和企业端的概念。即人工智能未来将引发一场涉及到个人至企业,甚至生活、商业、社会等各个层面的革命。而当前的物联网则更多泛指附属于商业、工业、农业等产业互联网的B端生意。我们可以预测当物联网成熟了以后,人工智能会有更大的用武之地。所以物联网可以看作是人工智能的子集,人工智能的机会也就大得多。

其次,人工智能比物联网更快更容易落地。当前许多科技公司仍在继续开发和发布各种家用物联网设备和应用,有些设备和应用甚至可以被捆绑在一起。它们能够控制用户家中的照明灯、窗帘、门锁及各种形形色色的家电设备。但是由于技术标准的多样性,使得该领域的秩序和一致性一直不高。这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会对整个物联网市场有一种支离破碎的感觉。而如今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人工智能,不仅比物联网的落地速度更快,而且还在全世界遍地开花,已然成为了互联网未来最重要的战争领域。

最后,人工智能比物联网更“智慧”。人工智能可以实现“所见即所得、所说即所得、所想即所得”,是一类更“智慧”的物种。而物联网只是一个物与物连接和信息采集及处理的过程,并没有实现智能化。所以物联网可以渗透到各个领域去完成资料收集的任务,而人工智能则去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以生成所需要的信息并继续积累知识。

6 结语

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作为我国十三五计划中两个重要的战略目标,已经影响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我国物联网的发展,物体全智能化时期将来到。物联网的智能化除了人工智能还包括智慧工业,智慧农业,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这些都是和大数据、云计算结合在一起的。当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完全結合在一起后,将推动人类不断的迈向人工智能时代。要想推进物联网智能化的进程,就需要在网络思维、网络感知、网络学习三方面进行不断探索和学习。

参考文献

[1]王学锋.物联网与人工智能[J].数字通信世界,2011,(04)77-79.

[2]方小祥.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关键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04)258-259.

[3]张放.人工智能的发展之路[J].物联网技术,2017(01)5-6.

猜你喜欢
物联网人工智能
我校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人工智能与就业
基于LABVIEW的温室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论智能油田的发展趋势及必要性
中国或成“物联网”领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