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绍旭
摘 要:目的 研究泌尿外科临床感染的多种因素,并提出防治对策。方法 G市G区人民医院外二科在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68例泌尿外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A、B两组,各34例,A组患者住院期间没有临床感染发生; B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存在临床感染的情况。随后,分析A、B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同时对B组患者的感染部位进行统计,并分析菌培养结果。结果 发现B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合并症、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预防、住院时间、尿管留置时间等指标上高于A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研究显示B组患者的感染部位主要为尿道口,菌培养结果显示绿脓杆菌、大肠杆菌为主要存在的致病菌株。结论 研究泌尿外科临床感染的多种因素,及时制定防止对策,降低患者临床感染的风险,提高临床治疗效率。
关键词:临床感染;防治对策;泌尿外科
中图分类号:R197.323;R699 文献标識码: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03.041
文章编号:1006-1959(2018)03-0120-03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factors of infection in Department of Urology, and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Methods G City People's Hospital,G City,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second subjects in July 2016~July 2017 admitted 68 cases of urological disea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B two groups,each 34 cases,A group of patients without clinical infection during hospitalization;B group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infection during hospitalization.Subsequently,the general data of A and B groups were analyzed.At the same time,the infection sites in B group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and the results of bacterial culture were analyzed.Results Group B was higher than group A in sex,age,complication,invasive operation, antimicrobial prophylaxis,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urinary catheter indwelling time.There w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At the same time,the infection site of group B patients was mainly urethral orifice.The bacterial culture showed tha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escherichia coli were the main pathogenic strains.Conclusion We are suggested to study various factors of clinical infection in urology,make preventive measures in time and reduce the risk of clinical infection and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Clinical infection;Prevention and treatment;Department of Urology
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接受侵入性操作较多,加之多种广谱抗菌药物的大剂量使用,出现医院感染的风险大增。一旦感染,就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加重患者的痛苦[1]。后续治疗使用抗菌药物,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本文以G市G区人民医院外二科在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68例泌尿外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泌尿外科临床感染的多种因素,并提出防治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G市G区人民医院外二科在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68例泌尿外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随机将患者分为A、B两组,各34例,A组患者年龄26~57岁,平均年龄(46.1±2.5)岁,住院期间没有临床感染发生; B组患者年龄30~71岁,平均年龄(55.8±3.4)岁,该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存在临床感染的情况。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及其入选标准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本次研究的纳入标准:①泌尿科疾病;②成年人(年龄≥18岁);③住院治疗;④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字。排除标准:①本次入院前已存在严重的肝肾疾病、恶性肿瘤等严重的系统性疾病;②本次入院前经手术治疗过;③孕妇或者在哺乳期;④对拟用药存在过敏;⑤本次入院前存在临床感染的情况。
1.3研究方法 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等指标数据上的差异,同时对B组患者的感染部位进行统计,并分析菌培养结果。随后,结合感染原因,提出“强化基础护理”、“对泌尿道的感染及时预防”、“科学管理留置尿管”、“提高相关科室、部门的软、硬件水平”等对策。
1.4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情况,以综合分析,并确立诊断。感染诊断以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依据,参考医院病历记录、实验检查的资料,结合感染登记记录、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等数据[2]。
1.5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分析 B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合并症、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预防、住院时间、尿管留置时间等指标上与A组患者具有差异,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B组患者的感染部位主要为尿道口,见图1。
2.2菌培养结果分析 在B组的有临床感染情况的患者中,获取致病菌阳性菌培结果的有21例,分离到23株,见图2。
3讨论
此次研究表明,发生临床感染的B组患者中女性比例、老年人比例更重,平均住院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也更长,另在合并症、侵入性操作、抗生素应用等方面也更突出,与未发生临床感染的A组患者具有差异,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B组患者感染部位的统计分析,尿道口部位的感染,占到53%。对正常人而言,尿道黏膜,以及尿液的冲刷能够抑制尿道中病原菌的生成。但对泌尿外科疾病的患者置入导尿管后,该类患者的尿道黏膜发生损伤,导尿管与外部环境相通,来自外界的病原微生物通过导尿管进入患者体内,造成临床感染[3]。因此认为尿道口细菌的滋生,主要源于尿管留置时间的延长。对研究表明的女性、老年人感染率较高的问题,原因在于女性在身体构造上尿道较短及外阴环境的问题 [4],而老年人身体机能、免疫力均下降,更易为细菌侵入,导致感染。此外,在侵入性手术操作中,外源性细菌、病毒可经血液、创口侵入机体[5],造成感染。在合并症方面,突出体现在老年患者中,如同时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由于高糖应激反应,极易导致患者出现临床感染的情况。患有高血压的患者,由于其肾小球处于高灌注、高压力状态下[6],影响了患者尿液抑菌成分,增加了患者临床感染的风险。
通过临床感染的因素分析,提出以下防治对策:①强化基础护理:医院应为患者营造清洁、干燥、空气流通的病房环境[7]。同时,对手术室等病区环境,应及时进行消毒。对病房、手术室的物品,也应加强管理。另外,可地控制陪床、探视亲属人员的数量,以通过减少人流量,有效防止交叉感染。此外,应积极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多选择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清淡食物。对因疾病而有心理障碍的患者,还要针对性的予以心理疏导[8]。②对泌尿道的感染及时预防:主要是导尿管的问题。在临床中,导尿管需与储尿袋密封连接,以保证无菌操作导尿。同时,引流导管系统的其他部位需处于膀胱水平位置以下,以防止尿液反流[9]。医护人员在术后还需及时观察尿管,防止适应症以外异常情况发生。此外,为让尿路得到冲洗,需要增加患者饮水量。③科学管理留置尿管:除了需保证无菌地进行留置尿管操作以外,还应选用合适的尿管,以及密闭式的导尿系统,尽量缩短尿管留置时间,并及时进行尿标本的穿刺抽取采集[10]。④提高相关科室、部门的软、硬件水平。通过加大投入,不断提升泌尿外科方面的硬件水平。通过加强培训,不断提升泌尿外科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参考文献:
[1]程小平.泌尿外科临床感染的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J].医学前沿,2017,07(17):164-165.
[2]张晋.泌尿外科临床感染的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03(7):1278-1280.
[3]潘佳莉,周晓玲.泌尿外科出院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1(30):85-86.
[4]孙运军.泌尿外科临床感染的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3,09(7):320-321.
[5]陈君涵.浅析泌尿外科临床感染的分析及对策[J].医学信息,2015,28(4):294-295.
[6]郭燦琮.泌尿外科临床感染的分析及对策[C]//中国中药杂志2015/专集: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2016.
[7]方群,章玲玲.立体防护在医院普通病房感染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0):359.
[8]荆夏敏,巩玉虎.银屑病的个性特征、心理障碍和精神因素及其心理治疗[J].心理医生月刊,2012(9):492-494.
[9]林厚维,耿红全,徐国锋,等.膀胱输尿管反流和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两个病理状况同时存在的诊治[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5,36(2):138-140.
[10]正月.浅谈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7):98-99.
收稿日期2017-7-21;修回日期2017-8-1
编辑/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