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芳
摘 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出版社在出版各种介质出版物的过程中形成了大量数字文件,数字资源的管理和开发问题也随之而来。目前,国内出版社对自有的数字资产并未实现有效管理和开发,究其原因,有观念的局限、技术的落后以及管理制度的陈旧等。鉴于数字资产在出版经营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整合资源,实现数字资产增值已成为出版社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出版社;数字资产开发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02-0031-02
1 相关概念
过去人们也许会为缺少信息来源而发愁,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是信息来源广泛;另一方面是信息噪音过大,常使人们陷入“丰富的信息、贫乏的知识”的苦恼当中。如何获取有效的信息成了人们日益关心的问题。这一状况为媒体数字资产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1)数字资产及特征。指的是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在的一种知识产权,它包括计算机软件、多媒体产品、专业数据库以及电子出版物等。作为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它具有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理应被单独确认、计量和报告。
其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没有存货形态,以抽象的形式存在磁介质中;(2)数量上的无限性和作为资产的稀缺性;(3)看不见生产过程,严格来说,其生产过程是复制、刻录过程,是看不见的;(4)成本递减,生产成本与生产数量成反比例关系;(5)其销售方式的多样性是有形资产销售无法比拟的。
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成熟,数字资产将成为市场的重要资源,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如何对数字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实现数字资产的增值需要我们进一步关注和思考。
2)IP及其开发。IP(intellectual property),即知识产权,通常包含三大体系,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其中著作权通常是文化产业研究中的聚焦点。IP最开始在影视行业提出时,其概念仅限于知识产权框架而已,即可供电影改编的知识产权作品。但近年来IP出现了明显的语义泛化现象①,其形式愈加多样,包括文学作品、游戏、漫画等,或者是一个概念、一个形象甚至一句流
行語。
如今,各个行业间的界限与壁垒正在逐步消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格局日趋形成。在这样的产业背景下,围绕IP进行的一系列文化产业的改编和开发持续升温。在互联网技术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开发者依托媒体资源,将和受众需求、情感、价值观相联系的且具备跨媒介商业化能力的特殊文化资本——IP作为开发对象,驱动已有媒体资源围绕IP运转,以IP品牌塑造影响力为目标,进行全产业链的深度整合,实现优质IP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增值。
2 出版社数字资产来源及现状
出版业拥有丰富的数字信息资源,包括以数字形式存在的各种信息。如果能对这些数字资产合理开发、有效利用,不仅可以使出版社增加巨大的经济附加值,利于出版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而且能为社会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推动社会数字化进程。
1)出版社数字资产主要来源。出版数字资产的主要来源有以下方面:(1)在计算机或各类数字设备上生成的文本文件、版式设计文件、排版过程文件、图形和图像文件、成品排版文件以及PDF格式全系列文件;(2)音像出版物的各类数字文件;(3)电子出版物的各类数字文件;(4)互联网出版物的各类数字文件②。
要想充分利用这些数字资产,首先需要对其完成收集、存贮、分类、聚类等基础性工作。这项工作投入大、成本高、耗时长,但不可或缺。只有具备了相当数量的累积,日后才能利用好这些数字
资产。
2)出版社数字资产的管理现状。目前,国内出版社一般都只有ERP系统,缺乏一个完整的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管理制度的缺失使得数字资源的资产性质并不明确。大部分出版社在进行资产核算时都会将数字完全等同于无形资产,认为其再利用的可能性较低,不值得花费金钱和精力去管;或者认为只要保留相应的光盘、软盘就可以了,却忽视了光盘等载体也会因年久而失效。管理不善造成数字资产四处散佚、内容短缺,为后续的开发利用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因此,首先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数字资产管理。
3 出版社数字资产的开发困境
1)认识不足。想要充分开发利用数字资产,就需要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数字知识的普及。如开展专题讲座,举办研讨班,通过各种形式宣传,使从业人员意识到急迫性。只有提高业内人员对数字资产的认识,像对待其他固定资产一样,对数字资产实施专人负责,才能发挥数字资源的作用。
2)制度不完善。国内出版社对现有电子文本的管理方式比较粗放,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对图书的数字文件实行分类管理制度,即将出版的图书,其数字文件可按主题、学科予以标引;对计划出版的图书,可从数字文件录入环节进行加工;对已出版图书,按计划、分步骤对其数字文件逐步进行转换。同时建立相应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利用几年时间完善数字资产管理制度。
3)技术劣势。近些年,各大出版社都在积极转型,试图在互联网天下寻求一己之发展。在传统出版企业的转型之路上,技术劣势是绕不开的话题。数字资产需要通过网络技术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信息增值,同时也需要解决数字版图书的使用问题。这在技术手段上,对出版单位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技术劣势是出版社开发数字资产的困境之一。
4 出版社数字资产开发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增强市场意识,以用户需求为开发依据。传统出版企业一直以来享有出版专营权,但随着互联网主体地位的确立,出版社想要有所发展,必须增强市场意识,以用户需求为开发依据。出版社在进行数字资产开发时,应在尊重作者知识产权的基础上,以客观市场需求为导向,对原有作品资源进行艺术化、技术化处理,以符合当下的后现代阅
读③需求,让消费者顺利为产品买单。
2)建設专业人才队伍。出版社以往单一的编辑人才结构已不能满足互联网模式下出版产业价值链的经营要求。数字资产开发过程中,要求相关人员必需精通互联网数字技术,还要掌握针对不同发行渠道的营销技能。为此,出版社需根据自身发展要求,搭建专业的人才梯队,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时下发展迅猛的阅文集团,其内部拥有完善的经营体系和专业的经营团队,因而能够达到理想的数字资产增值效果。
3)加强与原创网络文学网站合作,开拓IP资源。全媒体时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格局日趋形成。在这样的产业格局下,想要更好地开发利用数字资产,出版社唯有打破观念,立足本身内容资源,力促联动发展。出版企业在开拓IP资源时,首先要对手中的数字资产进行比较分析,选择那些拥有较强受众积累、具有相当发展潜力的内容。其次要加强与网络文学网站合作,借助网站的推广平台和海量用户来快速积聚人气。
5 结束语
随着出版行业迎来数字化时代,传统出版企业为自身转型升级正在做大量努力和尝试,数字资源的管理与开发问题也随之而来。转变认识、创新制度、培养人才等都是实现数字资源有效管理所必须做的工作。出版社只有明确自己在利用数字资产时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才能提升已有数字资产的价值,实现数字资产的增值。
注释
①语义泛化就是词语在保持基本意义特征的基础上,在现实、心理、文化压力及语言内部力量的共同作用下,不断向新的领域、新的语义场扩张,将更多的意义纳入自己的指称范围内的具有动态变化的一种语言现象。
②浅论出版社数字资产管理,李慧,2008.9。
③周蔚华等在《数字传播与出版转型》一书中认为后现代阅读呈现出十大特征:是以读者为中心的阅读,是感性的、享受的阅读,是非线性的、跳跃式的、破碎的阅读,是海量的、浏览性的浅阅读,是调侃的、消解(结构)的和颠覆传统的,是多元的、时尚的并充满着不确定性,欣赏方式是我行我素、率性而为的,是偷懒的、具有惰性的,是趣味指向的,是交互的、互动的、对话式的。
参考文献
[1]王晓光.数字资产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2]李慧.浅谈出版社数字资产的管理[J].出版发行研究,2008(9):60-62.
[3]张旭.出版企业利用网络文学IP实现增值的策略研究[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16.
[4]陈龙.中国电影IP开发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6.
[5]徐全华.试论数字资产[J].广西会计,2002(6):10.
[6]陈源蒸.出版数字资产管理[J].出版经济,2004(12):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