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华悦
吃得好,还得吃得有创意,古今皆然。
清代人的笔记中,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儿。当时有个巡抚,研究出了一种另类的饲鸭之法。将装绍兴酒的酒坛子去掉底部,然后将鸭子放进去,用泥土封住坛口。酒坛的前后,分别凿了两个大口子。前面一个口子,是让鸭子的头部从这一口穿出来。但口子的大小,刚好能让鸭脖子伸出来,又不能随意转动。且由于酒坛子比较小,鸭脖子一旦从前面的口子伸出来,处于坛子里的身子便不能随便转动。接着,坛子的后头再开一个口子,刚好在鸭屁股的下方,用来排出鸭子的粪便。之后,每天用猪油拌饭喂鸭子。七天之后,就大功告成了。
用这种方法养鸭子,只需六七天,鸭子就长得又肥又大。而且,鸭肉鲜如豆腐,脆嫩多汁。其实呀,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无异于是古代的“低碳”催熟法。让鸭子固定不动,每天喂以油腻的猪油拌饭,自然就能在短时间内将鸭子催肥。
清代,喜欢吃鸭肉的,不仅有巡抚,还有皇帝和太后。
乾隆就是鸭肉的忠实粉丝。乾隆时,有一道名菜,叫干菜鸭子。用黑干菜和鸭子一起下锅,味道鲜美,深得乾隆的喜爱。至于溥仪,菜谱中也少不了鸭肉。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人因善于烹饪鸭肉,而深得器重,飞黄腾达。
慈禧喜欢吃鸭肉是出了名的。太监小德张,最初就是因为善于烹制鸭肉而得到慈禧的垂青。慈禧喜欢吃鸭肉,底下的人投其所好,御膳房自然也精研鸭肉的烹制之法。各种匪夷所思的法子層出不穷,令人惊叹。
当时,有道菜叫金鱼鸭掌。先将鸭掌放入锅内,清水煮至五分熟的时候取出,剔掉鸭掌中的骨头和掌心的硬茧,再将香料和玉兰花放入其中,一起熬煮。这道菜,清爽可口,既有花香,口感又脆嫩,令人叫绝。
古往今来,喜食鸭肉的人络绎不绝,除了美味可口,鸭肉的药膳功效也是一个原因。鸭肉可以清热去火,补虚养身,健脾开胃,是养生的佳膳。
也难怪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对鸭肉情有独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