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小红,掌海啸
(常熟理工学院 团委,江苏 常熟 215500)
“应用型人才是在一定的理论规范指导下,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其任务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知识应用于实践。”[1]社会经济发展要实现“加快构建产业新体系”“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等愿景离不开具有职业素养的人才的支持。因此,把握当代女大学生职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构建完善的女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提高应用型高校女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女大学生树立较好的职业道德,形成敏锐的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掌握较高的职业技能,既是现实需要,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
职业素养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它的三大核心是职业信念、职业技能和职业行为习惯。良好的职业信念应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的职业心态和正确的职业价值意识;职业技能是做好一个职业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包括过硬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高效的执行力、职场礼仪、时间管理及情绪管控等;职业行为习惯是在职场上通过长时间的学习、改变并最终变成习惯的一种职场综合素质。其中,职业信念中的职业道德、职业价值意识是职业素养的根基,是属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范畴的内容;职业技能、职业行为习惯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是可以通过学习、培训、后天积累获得的。在用人单位看来,他们更加认同的道理是:如果一个人基本的职业素养不够,比如说不够诚实,那么技能水平越高的人,其隐含的危险越大。[2]职业素养培养的落脚点是就业需要,立足女大学生在身心特点、职业需求等方面的特殊性,分析当前女大学生职业素养现状,对促进女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更好地实现就业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为了研究本课题,我们以常熟理工学院的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设计问卷,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到有效问卷856份。其中针对在校大三大四女大学生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到有效问卷648份;针对毕业后 1~2 年的女大学生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到有效问卷208份。1000位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分布在江苏13个地级市和安徽、河南、广西三个省份,样本分析具有一定代表性;此外,我们还走访了数十家就业基地,访谈了数十位单位负责人。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女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女大学生在大学的学习和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职业素养,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女大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语言沟通和应用能力优于男生,她们能从比较特别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往往具有出人意料的效果。此外,女大学生普遍具有学习习惯优良、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学习成绩优异等特点。
调查中,我们发现女大学生职业意识普遍淡薄,有41%的女大学生对未来职业没有规划、对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有27%的女大学生表示目前没太多考虑未来规划;只有32%的人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充满信心。在“已毕业女大学生工作满意度”的调查中,有47%的女大学生对其工作不满意,特别是在女生就业集中度较高的行政、文员、银行柜员等通用性岗位中,因为缺少专业行业准入限制、就业层次低、待遇也不高、缺少发展空间等原因,女生离职率较高。
调查显示,女生获得第一份工作的主要渠道是“通过朋友和亲戚得到招聘信息”和 “学校的招聘活动或发布的招聘信息”;而男生获取工作信息的主要渠道为 “通过专业求职网站”和 “直接向用人单位申请”。在“互联网”时代,女性整体使用互联网的水平并不高,女大学生在获取、使用信息技术并享有该技术的益处方面要比男生低得多,而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是职业素养中决策技能的关键因素。
女生在学校每年综合测评中成绩较高,但在动手能力、实操能力和创新性上不如男生。我们对50家用人单位招聘主管的调查显示:78%的主管认为招聘时的“男女有别”普遍存在,同等条件下,男生的培养潜力高于女生。因为男生的理解与交流、科学思维、管理、应用分析、动手等五大类能力普遍高于女生。当然,这与女生多集中于文科专业(男女生比例一般1∶10),且文科专业的实践平台、实训平台建设滞后也有一定关系。
女生在求职过程中,主动性不足、依赖心理强,往往比男生更容易受到情绪、情感的困扰。“由于女大学生自身的生理特征以及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经常受到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焦虑心理、盲从心理、求实惠心理的困扰。”[3]女大学生求职过程中面临的压力和心理方面的困惑,严重影响了其以后的择业、就业。
女大学生的性别差异、心理特征背后隐藏着复杂的社会属性和隐性的男女不平等的关系。女大学生职业素养缺失的原因需要从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男女心理生理差异方面分析。
家庭因素无论在个人成长还是职业素养的养成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家庭的原生环境、经济条件、父母择业观、受教育程度、择业氛围的熏陶等等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子女的早期职业发展和职业选择。哈佛大学的“格兰特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部分女生受家庭传统观念和社会舆论影响,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发生偏差,产生“女性应该以家庭为主”“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等想法,更有甚者形成“功利性就业观”,变成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为其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埋下苦果。
当前个别企业招聘时存在一定的性别歧视。女大学生受困于社会阅历和年龄限制,面对社会问题时辨识度不高,自我保护意识淡薄,遭受到性别歧视时不能正确面对,将其归咎于自身实力不足,容易产生自卑、抱怨等心理问题。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男权主义”“父权主宰”“男性霸权”等思想对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职场上、社会中“男尊女卑”的习惯传统并没有在信息社会得到解决,相反“社会性别等级经受变革的韧性特别强,历经政治与经济改革及革命、学术及技术上的转变都不受影响。”[4]204
女生的心理、生理、性格特征与男生相比有显著差别,在核心职业素养,如独立性、责任心、敬业精神、团队意识、职业操守等方面,我们发现有63%的女大学生缺乏独立性;在就业择业选择中,过多地依赖父母长辈;在对“已毕业女大学生工作满意度”的调查中,有38%的女大学生爱出风头,体现出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有47%的女大学生不愿意加班,认为八小时之外的时间都属于私人空间,不愿意被打扰。
职业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我们要搭建三大平台即校园文化活动平台、校企互动平台、职业指导平台;构建三大体系即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双导师”指导评价体系、职业指导全程化服务体系,以此来弥补女大学生在实践能力、信息获取能力、职业意识等方面的不足,达到培养女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目的。
近年来,“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全国高校都在努力实施大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工程和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实践能力提升和就业工作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实践能力提升与就业工作的关系。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在活动过程中,逐步构建以大学精神为核心,以个性发展为导向,以提高学生思想水平、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为目标的文化育人平台,帮助青年学生陶冶情操、强健体魄,提升文艺素养,培养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不断优化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活动在大学生的文化修养提升、健康人格塑造、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等方面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我们在校园文化活动设计上坚持多元和主导相结合、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稳定性和可塑性相结合三大原则;在校园文化活动实施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加文体活动类、创新创业类、社会实践类、志愿服务类、技能培训类等模块的活动,每个模块按照培养要求设置若干类项目,具体活动归整到对应项目之中;在校园文化活动评价上依托“pu”等平台,采用标准化计量方法,给出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综合评价,让学生在各类模块中得到全方位、全过程的锻炼和提高。
学生通过参加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所获得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将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一个具有实践活动经历的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通识教育,具有更高的职业素养,更加受到用人单位的喜爱。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在校园文化活动平台下,在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中,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在这样的工作思路下,创建健康、和谐、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处于有益的影响中,对女大学生的整体就业竞争力提高有积极的意义。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自有师资数量不足,特别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行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学校很多教师从校园到校园,缺少行业企业实践经验。行业与高校人员的流动也存在政策障碍,深度融合难以实现。学生在今后工作中需要对工作性质、工作要求、工作任务进行信息化、数字化的解读和呈现,是信息时代对女大学生提出的更高要求。这些都需要我们搭建校企互动平台,构建“双导师”指导评价体系。
1.新的评价方式
校企双导师指导评价的关键在于协同。通过有机整合学校、企业双方人才资源、场地资源,畅通校企教学协同的渠道;通过协同调整专业设置、优化培养方案、搭建实践平台、打造互通师资等手段,推动协同合作向纵深推进。企业要参与到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全过程中,在规划、建设、实施、评价、反馈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2.新的“生态环境”
企业工厂也是教育课堂。学校、企业应共同设计,合作开发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模块,基于“项目化”教学,在“做中学”,在“学中做”,通过“实战模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实践能力等。这样,教育的时间、空间就得到拓展,教育效果增强,形成新的教育生态环境。
3.新的反馈机制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要调整教学理念,让企业的需求转化为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使毕业生就业能力显著增强,符合就业环境和社会需要,实现零距离就业。在校企合作结束后,学校要举行学生综合岗位课程能力测评,邀请企业导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反馈。通过校企合作项目的训练,学生对于企业工作有了深刻感受,明白了环境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在企业工作中的重要性,这可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重能力、重实践”的教育思想对女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有借鉴意义。职业素养核心能力的建构有三个维度,即通用能力模块(语言表达、职业道德等基本职业素养)、岗位核心能力模块(核心竞争力,以职业活动结果为判断)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模块(创造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我们应以促进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重心来构建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从课内、课外两个方面入手,搭建职业指导全程化服务体系。
1.构建课内职业生涯教育体系
学校为每个专业都配有职业生涯指导师。在新生入学第一周,就开始指导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大一重在“意识唤醒”;大二重在“素养养成”;大三重在“就业与创业指导”;大四及后期重在“职业适应”。通过课内和课外各种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强化就业意识,加快学生认识自我的进程,为高质量就业早作准备。
2.搭建课外竞赛和创新创业体系
学校要利用与企事业单位接触的优势,为学生募集创业创新资金牵线搭桥,鼓励学生开展创业创新活动。在夯实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植入相关企业文化、管理培训类的职业能力课程,不断提高学生职业意识。同时,还要加强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的行为习惯、思想意识等更早地向企业和社会的需求过渡。
学校要重视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职业心理素质教育,以此磨炼女大学生意志力;通过心理咨询等方式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树立正确的成败观、荣辱观、是非观、利益观,提高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对于择业困难的学生,开展“一对一”的跟踪服务,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其解决困难,帮她们在技能上得到提升,替她们在经济上解难,为她们在心理上疏导,从而达到使其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的目的。
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要求最大程度地贴近用人单位需求,最大限度地延伸教育的效果、发挥教育的功能,最大可能延长学生受用的时间。女大学生在抗压能力、交往能力、团队合作、成功心理等方面的不足,更需要我们进行培养和建设。未来人才市场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竞争。从“素质冰山模型”上看,“冰山底层”7/8的隐性职业素养是支撑,是决定剩余1/8显性职业素养的关键因素;其中7/8的隐性职业素养是由职业观支配的,有什么样的职业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职业素养。
大学生选择职业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自我价值。有些学生在追求自我价值实现时较少顾及社会价值。基于这样思想基础的择业过程往往看重收入、社会声誉等高低,有时候不顾一切想要挤入大城市、大公司、大单位,追求高收入,忽略了自我价值实现的社会性。对个体自我价值实现的过分追求,使人生理想、自身优势的发挥等根本性问题居于了次要位置。因此,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既是企业需要,也是社会发展之必然。
职业素养不仅是影响学生顺利就业和继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提升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女大学生是就业链条的重要一环,也是检验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女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要将平台建设和自我能力培养相结合;要注意引导学生加强自我教育、自我培训。女大学生在理解交流能力,如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聆听、理解他人等方面有先天优势,就要利用好自己的先天优势,了解自己普遍缺乏的职业素养,平衡自己的职业目标、职业能力后,用真才实学创造价值,才
可能实现职业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