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梁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湘潭 411100)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的发展愈发迅猛,传统的精英化教学模式已经逐步向大众化教学转变。面对种种社会压力和行业挑战,如何深入探究建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明晰办学宗旨、突出办学特色、从源头上保证与国家建设步伐相协调,已经成为目前建筑类高校,尤其是建筑工程结构类课程教师关心和研究的重点。
建筑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校建筑理论平台的铺垫。为了不断满足社会对于专业领域人才的需求,高等院校的建筑类专业需要紧跟国内外步伐,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上突破创新,力争培养出专业技能卓越、理论知识扎实的卓越人才。
建筑工程结构是建筑类专业的基础性课程,也是学生了解掌握建筑基础知识和操作技巧的关键课程,但是现有国内建筑类高校在该专业的课程配置和人才培养思路上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道路埋下了种种障碍。第一,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单一。由于课程设计过程中缺乏多样性、实用性,导致学生步入工作岗位之后或者迁到新岗位时不能及时对新的环境做出响应,暴露出工作不适应,实际应急能力差等问题。第二,课程设计的实际训练效果达不到预期。由于实践教学内容薄弱,学生自己动手机会不多,导致学生对于工程识图、施工设计等方面缺乏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该课程的理论内容与工程实际偏差过大。由于教学内容设计环节对于工程实际考察不足,或者教案更新不及时,致使学生所学知识不能与时俱进,专业知识的掌握难以解决面对的实际问题,最终也加剧了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的抵触情绪。上述问题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机构课程设计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对于卓越工程师培养产生的消极影响,如果高校教师不能及时对以上问题加以改善,将导致培养的人才素质达不到社会需求,学生步入工作岗位之后无法适应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工程背景,影响其未来的职业发展。
针对以上建筑工程结构课程设计方面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先将提出以下几点课程优化思路,以期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提供铺垫。
第一,教学模式方面,要丰富授课方法。建筑工程结构课程设计如果单纯以讲述的形式来完成的话是比较枯燥的,由于内容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也会十分费力。因此,对于该课程的优化首先需要从授课模式入手。借助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以视频、音频的形式为学生更加形象的展现出工程结构的特点,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加强学生的理解记忆。此外,应重视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转变以往灌输式教学模式,发挥老师的启发、指导作用,教育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尤其在考试形式方面,可以采用口试、笔试、实践操作、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融合的方法,考察学生的综合实力,以为培养卓越工程师奠定基础。
第二,增设实践课程。建筑工程结构是一门与实践工作联系十分紧密的课程,想要提高学生的实践技巧,培养出卓越的专业性人才,就要在授课环节增加操作课程的比重,尤其是要加大自主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项目的比重,增加学生在实验教学中亲自操作的机会;只有学生亲自动手绘制图纸,才能够对施工中各环节的衔接、各构件的结构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在真正工作的过程中更快地入手。
第三,建筑工程结构课程设计教室需要定期更新课件,以保证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当前建筑业发展速度有目共睹,新兴技术和规范不断更新,如果不能在课堂上及时对新原则、新技术进行讲授,学生掌握到的知识将脱离实际,加入工作后也会出现所学难以为之所用的尴尬境界。因此,教师需要及时掌握建筑领域的第一手资料,以保证授课内容与实际步调一致。
第四,加强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里所指的高校包括国内院校,也包括国外院校。建筑设计是没有国界的,但是建筑施工规范和施工要求千差万别,因此需要学校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学习平台和学习视野,国内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一方面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范围,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学生提升不同环境下解决不同工程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第五,培养教师队伍。教师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当前高等院校在建筑工程结构课程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需要教育的源头——教师出发,培养教师的实践观念,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到工程实践,并为学生提供更多地实践机会。学校可以现行组织教师到实地进行参观、调研,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工程技术水平,然后引导教师在课堂上更为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以保证教学内容的丰富、可靠。此外,高校还需要着力吸引科研、设计、施工管理的技术人才,充盈教师队伍,壮大学校建筑工程结构课程的师资力量。
通过建筑工程实践课程的锻炼,使得学生的工程技术体验与认知得到了加强,突出培养了学生工程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通过工程实践教育,加强社会环境、地域文化、行业特征等方面社会背景的体验和认知,培养学生脚踏实地作风、吃苦耐劳精神、社会责任意识和良好职业道德,这对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建筑工程结构课程设计作为工程类基础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建筑类理论基础,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绘图能力,通过课堂知识点讲解以及实践课程教学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性技术人才做了良好的铺垫。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需要对其综合能力加以锻炼,以建筑工程结构课程为基础的专业性课程是工程师练就基本功的关键,因此,高校需要在建筑工程结构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保证课程的实用性、适用性、技术性和综合性,帮助学生形成以系统的观点全面的思考并解决问题的技能。
工程实践在建筑工程结构课程设计中较为普遍,这是高等建筑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也是打造卓越工程师的关键。通过工程实践,帮助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只有创新意识得以加强,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才能够让学生在未来工程施工环节自如的应对突发问题。此外,建筑工程机构课程设计中为学生提供了参加科研项目的机会,这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也是对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一个卓越工程师的形成,离不开实践经验的锻炼。因此,该课程中积极支持学生参加各类课外科技活动,以拓宽学生个性发展空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都将对卓越工程师的打造提供积极帮助。
建筑类高校人才培养是一项规模浩大的工程,需要各个高校和相关企业的共同参与。建筑工程结构课程设计是工程专业的基本课程,也是卓越工程师培养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因此,高等院校应在人才培养战略、授课内容和授课方法方面加大整改力度,力争为培养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史晓燕,王兵.工程造价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改革的探索[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9(04):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