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相长 快乐同行
——武汉市光谷第十五小学“伙伴文化”的实践与探索

2018-03-29 19:10:58武汉市光谷第十五小学
成才 2018年1期
关键词:伙伴德育专业

■ 武汉市光谷第十五小学 李 惠

武汉市光谷第十五小学是一所开办才三年的新校。身处光谷高科技腹地,诞生在互联网全方位出击和教育主动追求变革的双重态势下,如何让这所新校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携带足够的动力,去迎击这席卷而来的“互联网+教育”的潮头呢?从建校伊始,学校管理层就在思考:我们要以什么样的文化理念来引领学校的发展?在不断地学习、借鉴和探讨中,我们确定以“伙伴相长,快乐同行”的“伙伴文化”作为学校的文化理念。三年来,学校全面践行这一理念,留下了清晰而扎实的印迹。

一、“伙伴文化”的理念解读

1.理念的由来

建校之初,学校有20多名教师,平均年龄26岁,年轻、朝气、有干劲是他们的标签。当他们以不同的学历、不同的性别,从不同的地方汇聚到这所新校时,一个新的属于每个人的大家庭也就此诞生,“一家人、一条心、一个目标、一股劲”的共识开始在校园里生根发芽。从社会组织的角度而言,他们是同事,但他们更是工作上互相学习、生活上互相帮助、人生中共同成长的伙伴。以此推之于学生,从孩子们走进这所学校的那一刻起,他们彼此间就成了学习、交际、嬉戏的玩伴、伙伴,正是在这种伙伴式的学习、交际与嬉戏中,他们悄然长大。这就是“伙伴相长,快乐同行”的由来。

2.理念的内涵

“伙伴相长,快乐同行”是我校“伙伴文化”的文字表述,其最质朴的解释,就是伙伴之间在快乐的氛围下,通过相互之间的学习、帮助,彼此达到共同进步和成长,并由此推动学校的发展。从这一基本意义延伸,“伙伴相长,快乐同行”的内涵有三:一是基于相伴的共性,伙伴间的氛围是快乐的、友爱的;二是基于“相长”的定位,伙伴间的学习、交流与切磋应该成为一种常态;三是基于团队的协作发展,伙伴间的发展是全面的、平衡的——大家好,我才好。

3.理念的理论依据

“伙伴文化”的理论依据有二:

人的社会化理论。人的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即指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著名美国社会学家W.奥格本认为,从文化角度看,人的社会化是文化延续和传递的过程,个人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的内化。教育正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过程。而“伙”的初意是古代的兵制,即十人为一伙;“伴”是同伴。顾名思义,“伙伴”就是一个群体。从社会学的角度而言,群体是一种社会组织,这个组织的功能之一就是,个体的人通过在组织中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获得个体的角色改造与进化。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充分、自由、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是现代教育的共同追求。“伙伴”既是一种社会组织,一个由多个个体组成的群体,个体的成长与发展自然有了最好的场所。作为个体社会化的平台和媒介,“伙伴”恰恰为个体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路径和机会。

二、在“伙伴文化”的观照中提升团队意识

校长如果是一艘大船的舵手,团队就是这艘大船的船体。没有舵手,可以摸索前行;没有船体,则寸步难行。对学校而言,没有一个好校长固然不行,但一个好的团队更是不可或缺。

为了打造优秀的团队,在“伙伴文化”的观照下,我们向全校师生倡导“一家人、一条心、一个目标、一股劲”的工作态度;向教职员工们提出了“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的工作作风。我们希望营造“大家好,我才好”“只有优秀的团队才能涌现优秀的个人”的“伙伴”氛围。

三年来,学校管理层一直秉持干部读书分享的习惯。我们为每位干部配备了多本管理类、业务类、心辅类的书籍,如《人性的弱点》《不抱怨的世界》《第五项修炼》《细节决定成败》等,让他们从中汲取营养,统一思想、倡导推行扁平化管理。干部们读而思,思而行,行而后反思,反思而后分享,多维度地发挥了自身的引领作用。

学校管理层的表率与垂范,既感染着学校的每一位教工,也带动了每一位教工。三年来,学校每年都会举办各种大型活动,如“礼仪进校园”“皮影沁心田”“六一文艺汇演”等。每次大型活动,从策划、筹备到现场展开,无论台前与幕后,无论参与者与服务者,每一位同仁都献策献力,展示着他们作为主人翁的风采;伙伴间的分工与协作,既心领神会,又无缝对接,昭示着他们的同心与默契。

更让人自豪的是,每次大型活动后的分享会上,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讨论活动的得失中,总结经验,提升能力;在点赞自我、点赞伙伴、点赞学校的加油声中,激励同伴,凝聚人心。这样的分享,无疑是学校文化的一种生动浸润。“伙伴文化”在此深植于心田。

三、在“伙伴文化”的印射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是一门专业。教师职业的专业属性决定了学校发展的核心要素非教师的专业发展莫属。因而,在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教师的专业发展无疑是重中之重。对我校这样一所年轻教师占主体的新校来说,教师的专业发展更是首当其冲。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内在气质、外在形式和物化成果的整合与结晶。在当今互联网+教育的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从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学习主体来看,都丰富而多样。但无论依从哪个角度,都应该映射本校的文化理念。学校管理层从“伙伴文化”的理念出发,对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了精心的设计。除了要求教师个体的主动、常态的学习外,主要有三种形式:

1.伙伴式互动学习。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专家的引领和指导是不可或缺的。为此,学校高度重视专家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式学习。仅本学年,我们就组织了30余次专家指导。每周三、周四专家们走进青年教师的课堂,及时把脉课堂中的不足。听课、评课时,专家们睿智、深沉,大咖范十足;与授课教师交流时,专家们则诙谐、幽默,俨然故友、熟识。这种一对一的伙伴式互动学习,让教师们获益匪浅。

2.伙伴式结对学习。师父带徒弟是一种历久弥新的传统学习方式。为了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两年前,我校推出了“师徒结对”活动。“师徒结对”以自愿与统筹相结合为原则,以教学工作为主要内容,纳入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学校还专门建立“师徒结对”档案,记录师徒成长历程,作为晋职、评优的参考依据。

这种“师徒结对”,既是传统意义上的师父带徒弟,更是两个伙伴间沟通交流并由此增进了解、加深友情的媒介与桥梁,印射了学校“伙伴相长,快乐同行”的“伙伴文化”。

3.伙伴式团队学习。当今社会,正从学历化走向学习化。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已成共识。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说,以培训为主要形式的团队学习已成为一种有效而大众化的路径。为了打造一支素质优良、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本年度,我校组织教师开展了500余人次的各级各类培训,创培训新高。但我们的培训讲求“小众”。这种“小众”,就是富于本校特色的伙伴式团队学习——即在专题式的集体培训中,在研究式的团队学习中,在讨论式的生动学习中,提升对专题的深层理解,营造团队的研究氛围,实现个人的专业成长,达成同仁之间的伙伴式沟通,比如本学期开展的班主任系列培训、创客培训、教师书法基本功培训等都是这样的典型案例。

四、在“伙伴文化”的渗透中夯实德育根基

学校文化一旦落地生根,就应该镶嵌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融化在全体教工的血液中,也渗透在学生的课程中。作为教育的重要一环,我校的德育课程在“伙伴文化”的渗透中,从“实、趣、育”着手,扎实推进,生动展开。

1.以“育“为旨,守好德育阵地。学校的德育阵地多种多样,从《品德与社会》的常规教学,其他学科的德育渗透,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每天中午的训导,到周四下午的德育活动课程,都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有效阵地。无论哪一个阵地,我校常年坚持德育活动或课程有主题、有内容、有记载、有反馈,在多种途径中形成德育的合力。最重要的是,每个阵地上展开的德育,都是生动而精彩、互动而快乐的,充分印证了学校的“伙伴文化”。

2.从“实“入手,强化德育常规。我校一贯注重抓德育的可视化,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细节与碎片,强化德育常规。这些细节与碎片可能是课中伙伴间的小动作、小纸条,也可能是课后伙伴间的嬉戏与疯闹,甚至可能是某个学生一段时间内积累的不良情绪。从建校以来,我们每月都会对来自执勤教师、校园先锋队员、课间巡查员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汇总、归类、分析,从多维的视角发现学生们身上需要改进的问题,然后将值得引起注意的细节和碎片提示给全体或相关学生,并开展针对性训导。持续地常态化地抓细节和碎片,让孩子们的行为习惯有了标尺,养成了自律。

3.由“趣”着眼,拓展德育外延。德育并不是枯燥的,丰富的德育内容,生动的德育形式,都会让学生感觉到德育的可亲和有趣。有鉴于此,我校经常开展一些学生们参与其中、乐在其中的德育活动。本学年,我们分别开展了以“文化浸润校园”“安全护佑成长”“快乐绽放童年”“爱心播种希望”为主题的十次大型活动,如端午社区行活动,文明礼仪小护照发布活动,感恩节活动,皮影进校园活动,学生素质拓展专项教育活动等。这些有趣、有心、有情的活动让德育在校园里落地生根。

美国著名企业家鲍尔在其《志在管理》一书中写道:“我的企业文化就是我在这个企业做事的方式”。套用这一表述,学校文化就是这所学校的所有成员在这里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式。我校所践行的“伙伴文化”,就是在倡导学校各成员间、各环节中的“伙伴式”沟通、探讨与协作,并在“快乐前行”中,服务学生,提升自己,发展学校。

三年里,我校由最初的600余名学生,到今年9月份的2000余学生,由11个班到36个班,由26名教师到现在的100余名教师,由一所分校到独立建制的学校,每一步足迹都体现了学校“伙伴文化”的“综合个性”。

猜你喜欢
伙伴德育专业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萌宠和它的伙伴们
中外文摘(2021年22期)2021-12-30 02:17:18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 03:00:55
伙伴
新伙伴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2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