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0年代我国发起学雷锋活动以来,各高校也响应号召,成立志愿服务组织。目前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发展十分不均衡,没有真正纳入到素质教育当中。随着大学生出国、就业机会增多,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公民素质的提高,志愿服务经历越来越受到重视,将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到高校课程学分体系,成为了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
从高校志愿服务实践看,目前现状为大学内志愿服务参与度高,但学生自愿报名不积极,参与者以学生干部为主;志愿服务的活动范围多为配合学校党团日、大型纪念日等,范围大多限于校内,内容、形式过于单一且流于表面,部分大学生志愿者沦为一些部门单位的廉价劳动力。
从校园管理者的角度看,各高校志愿服务奖励制度十分缺乏,除去共青团系统外,其他系统没有相应的补偿激励机制,也未设置专项资金和荣誉认可体系支持;同时,相应的信息平台建设也不足以支撑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与项目实施,高校学生在社区、社会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不能在校内获得认可;同时,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付出大量额外时间的同时,校方也要承担很大责任,如此,高校管理者通常不愿接受学生策划的校外志愿服务项目。
由此可见,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各高校之间发展不均衡,并且多数高校没有将志愿服务与学分、课程、职业生涯规划等相结合。近年来国内大学生出国就业、继续接受教育等机会增多,国内志愿服务工作的认证与国外的重视志愿服务的理念不吻合,导致大量机会流失。因此,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推动以及认证工作的发展十分必要。
为推动高效志愿服务活动的快速发展,将志愿服务纳入学生的课程学分体系是最有效的方法,同时也能对志愿服务长效运行提供制度保障,其“利”体现在以下几点:
高校志愿服务最基础的工作是宣传,关系到志愿服务工作能否顺利展开,能够波及更广。将志愿服务纳入高校课程学分体系,能够为志愿服务工作提供新的宣传阵地,在课程平台宣传能够达到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效果。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侧重点、角度和主题去宣传志愿服务精神。
将志愿服务工作纳入课程学分体系后,高校管理者可以依据自身的专业优势和教育资源,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专业的培训课程。教师是志愿服务培训的主力,政府机关、社会组织等相关人士也是高校邀请作为培训教师的重要力量,同时也可以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培训质量。
这里说的激励制度包含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纳入课程学分体系本身就是物质激励,而指导教师和外部环境的肯定和宣传则是有效的精神激励。
志愿服务的规范化开展是推动其发展的目标之一,将志愿服务纳入课程学分体系,能够为学生课外综合素质评估提供全新的形式,由任课教师对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进行跟踪评价,并将其与社会志愿服务评价系统相对接,能够为学生发展和就业提供有力支撑。
现阶段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大多由共青团组织领导和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策划和开展要通过各校各级共青团组织的审批,并且必须在其所掌控的范围内开展。高校志愿服务更像是学校向大学生分配任务,而不是学生自愿参与,尤其是将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到课程学分体系中,志愿服务活动变成了相应的课程,这将会更进一步加深这种学校行为,不仅使已成立的志愿服务组织陷入困境,使其缺乏发展活力,也会束缚其他学生志愿者的发展。
大学生是一群充满热情与活力的群体,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是在利用学生本身的知识和精力优势去服务社会,同时通过这种方式教育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助人为乐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互助意识,将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到课程学分体系,会变相的导致自愿主动变成被动强迫,青年学子本身具有一定的叛逆性,容易导致其对志愿服务活动产生逆反心理,无法达到造福社会的目的,弱化志愿服务活动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龙永红,吴晓东.大学生志愿服务:问题、动力及其激励[J].青年探索,2011(05):35-39.
[2]李洋.志愿服务纳入必修学分体系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影响[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12):106-107.
[3]姜涛,张明春.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初探[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1(04):13-16.
[4]沃意琳,游华丽.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课程化管理初探[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8(05):45-47.
[5]廖爱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作用与志愿体系构建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5(05):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