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技术的革新重塑着视听语言节目的发展与变迁,充分发挥新媒体视听语言的优势完成“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构建国家软实力”,成为了当下国家形象自我建构和传播策略的重要着眼点。
20世纪以来信息传播领域悄然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新媒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众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而其中视听艺术是最为显性的表达符号,不断刷新着人们的感官体验与解码过程中的家国情怀的心理认同。“春晚”在“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中,成为了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从1955年的录播到1983年的直播,从2011年推出的“网络春晚”,到2012年首次采用了3D技术,甚至在未来的“春晚”有望加入VR等人工智能的技术元素。这不光见证着国家先进科技发展对艺术领域的彰显与表达,同时向内不断拓展着观众对家国情怀的心理认同边界,向外传达着悠久深厚的中国民族传统的文化精髓,同时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构建中国文化符号的独特表达。
在2018年2月亮相央视的纪录片《大国重器》第二节中,在拍摄手法上充分运用200米长的盾构机、主轴速度为每分钟24000转的高端数控机床的高速摄像和航拍,以及全球最长的单根海底光缆铺设的水下摄影等高科技手段,用壮观宏大的全景视角充分再现了中国制造的发展历史,呈现了国家飞速进步的壮举与高端制造的未来前景,用视听符号清晰的诠释了更深层次的制造强国的新时代内涵,赢得了较高的民族认同感和家国自豪感。
笔者认为视听语言符码的“二度生产”,一是指通过较为宏大的历史现实题材的叙事框架下,把其主题通过新闻系列报道、主题题晚会、专题记录片等形式加以呈现,充分体现报道主题的仪式化。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曾提出,“如果说,传递观中传播一词的原型是出于控制的目的而在地域范围拓展讯息,那么在仪式观中传播一词的原型则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2017年国庆假期中央电视台携手全国省级电视机构,推出大型全媒体特别节目《还看今朝》,通过既定的叙事结构与严谨的符号体系,来建构民族共识和集体认同感。而媒介仪式在试听语言传播中需通过编码者进行议程设置来得以体现,大众媒体对于视听语言符号加以筛选、加工、整合的二度创作,通过议程设置在受众面前进行无意识地强调,潜移默化地加强关于视听语言符号背后所表达的大国形象。由此,新媒体通过试听语言符号的议程设置来建构大国形象的初衷得以顺利展开。
二是指利用新媒体视听符号外延性元素,潜移默化地提高受众解码时对于外延性潜在的信息认同。例如十九大开幕式直播,当它不被赋予任何意义时,它可能仅仅是一个直播视频。但将十九大直播和新媒体技术相结合,即直播报道中全机位、全流程使用高清16:9摄影构图,使得人民大会堂、主席台及观众席的全景呈现视野更加宏伟宽广;对关系镜头信息量的处理更加精细丰富;把广角镜头、景观镜头加以艺术化的呈现等。这些被二度创作了的视听符码,让受众把线性传播的视频直播流与磅礴大气的国家形象联系在一起,加之评论转发、刷屏、“弹幕”等UGC受众的群体性解读相结合,其背后所含蓄意指的机制被启动并得以凸显,自主地形成观众对大国形象的认同,由此完成了对于国家形象的隐性建构与表达。
部分非语言符码具有形似性,某些特定的非语言符码具有普遍意义,能使多个不同信息的传播成为可能,非语言符码可以引发不受思维控制的无意识反应,具有传播的自发性。①由于视听元语言其自身具有较强的隐喻性和象征性,具象的历史语境、场景语境在视听符号的编码和解码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在“碎片化”视听传媒语境下受众易产生零散的、单一的、表象的、感性的符号化认知,对国家形象的认知通常是通过具体而又碎片化的符号进行感知、确立、分享、认同来完成,在这一过程中视听元语言符号如经过有效被整合,可以指引受众认知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有序解码。在2016年11月14日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上,“中国屏”的闪亮登场惊艳了世人的眼球,通过先进的高分辨率LED屏技术,在视听语言符号的表达中呈现了故宫、长城、布达拉宫等标志性的符号元素。虽然该宣传片只有50秒,但在新科技支撑下的匠心独运视听语言符号的表达中,以极强的外传播的视觉冲击力和视觉感染力,弥合了文化误读语境下的信息传播失衡状态,赢得了较高的民族认同感和家国自豪感。
因此,视听元语言符号对国家形象建构,实际上是碎片化元认知及再重组,让受众能够根据“碎片化”的符号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的符码内涵联想、迁移、再建构的过程。
从认知传播的符号理论角度看,视听元语言符号从遴选到重组、输出再到反馈的系统性过程中,进一步优化了大国形象建构的“一致舆论”与符码化生产过程中的视听传播与表达,减缓消弭了受众在国家形象建构过程中产生的零散、单一、感性的符号化认知偏差,提升受众在解码过程中视听符号的心理认同,彰显了视听符号背后阐释的大国形象建构的初衷。例如2015年由英国广播公司拍摄的纪录片《中国春节》,将春运、包饺子、放烟花、年夜饭、北京长城、庙会等这些视听元语言加以重构,将几个不同时空的元语言串联成一个系统性的表达整体,在故事的叙述中重建过去、融入回忆、表达内涵,以较直观而有效的方式构建公众对历史的感知,唤醒了特定的集体记忆,在历史回顾中强化了民族共识,造就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达与民族融合的理念。
在塑造国家形象时,自主叙事的缺失往往会带来信息流通的不平衡,因此不仅是要“讲好我自己的故事”,更应“让他人讲好我的故事”。与传播者讲述自己的故事相比,通过他人来讲述传播者的故事,会增加叙述的客观感,进而提升表达的可信度和感染力,这也就是塑造国家形象中“他塑”的重要性。国家形象的塑造并不是闭门造车、自娱自乐的行为,应该在得到国内认可的基础之上得到国际认可,这样的大国形象塑造才是完整的。
如何建构大国形象与如何讲好故事密不可分,因此创新话语体系,要充分考虑受众的需求,实施精准化传播,创新表达方式,注重语言体系的转换,化学术语言为通俗表达;同时要创新符码的内容生产,需要建构者主动进行设置议题,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引领强国舆论。在技术层面要善借技术力量,有效整合传播平台。当下VR等人工智能的新技术应积极尝试加以运用,在“两微一端”的媒介平台上进一步优化从一维到多维的升级,拓展大国形象信息传播格局,提高国家形象建构的传播效果。
视听符号通过符号化遴选、图像化叙事与情感性结合,内塑了中华儿女对国家的集体记忆,向外拓展了国际传播的互动机制和平台渠道,进一步优化了的视听符号和新媒体转型的整合,在输出中国的价值观、政治主张和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扩大到对中国“大国形象”的民族共识,通过视听语言的传播进一步建构多层次、多维度、多方位的大国形象,让世界看到一个真实而又立体的中国。
注释:
①斯蒂芬·李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M].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80
参考文献:
[1]李彬.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华夏出版社,2005.
[3]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