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凤
(湖北民族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中国家具的使用历史源远流长,它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文明成果。从古人掘地穴居开始,以草席、石凳等为代表的家具就已经出现,并随着人类的进步不断改进,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密切的联系。茶几,作为中国家具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随其他生活用具的发展,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最初的造物理念,是以实用、适用为目的,国家的出现,伴随着制度的建立,茶几的造物理念中加入了伦理学的涵义。
造物,“中国的‘造物’概念首先出现在先秦古籍中,但不是今天从字面上理解的造物,而是天地创造万物的意思。”[1]正所谓“知者创物,巧者述之。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2]《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史略》中认为:“造物,是取材于自然,施之以人工而改变其形态与性能的过程。”[3]综上可知,造物就是以自然材料为媒介,人类将自己的意念加入到自然材料中的过程。“造物”范围大,包含了“造”的构思、过程和结果,是一个作品完整的制作,强调了实用性。它与“设计”有点相似,但是“设计”重点强调了“造”的构思,艺术性更强。茶几的出现最开始只是实用为主,故文章选用“造物”来研究。
伦理,“伦”本义“辈、类”,是条理的含义,在古代社会是指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处理这一系列关系的规则。伦理道德既存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又通过精神世界作用于物质世界,从而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活动,同时也是规范社会行为的准则。在以茶几为代表的这类生活用品中,除了最初的实用功能外,还反映了人类社会对伦理道德的追求,制约着人们的行为。
造物伦理,即造物者在进行造物活动时将人类伦理道德衍生出来的伦理现象与传统造物文化相结合,从而阐释造物的伦理价值取向。茶几发明者最开始只是以需要为目的造物,追求的是茶几的功利性,根据马斯洛需要理论可知,当茶几的实用性被人类所用,就要考虑新的追求,例如审美。在第一阶段应用的同时,社会也在进步,为了社会秩序的合理有效,在造物活动中,伦理性成了造物者新的追求。
“人类在每一个历史阶段的造物无不是该时期技术状况、生产方式组织、社会制度、风俗习惯乃至价值观和世界观背景等生活世界中各个因素错综复杂的综合体现。”[4]茶几从初成雏形到高脚四足装饰有花纹,其转变过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伴随着技术的提升,人们对茶几的设计适当地加入了道德伦理,最终形成了有明显的民族区域文化特色的茶几。
中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礼仪之邦,“礼”先后经历了礼俗、礼制、礼仪等,相反,在各民族以及欧洲国家,“礼”先后转向了宗教、神学。钱穆先生曾说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礼,礼的特征是尊卑贵贱等级分明。茶几的前身是古代流行的“几”的某一种形态,最开始有庋物几和凭几两种形态。庋物几是用来放置日用品,而凭几用来支撑身体,作用各不相同。使用者多为尊贵身份的人或贵族。在《周礼》的礼仪规范中,天子使用玉几,诸侯使用雕几,孤使用彤几,卿大夫使用漆几,丧事只能用素几。几的使用等级分明,不容僭越,不同装饰等级的几代表着使用者不同的身份和地位。
几在设计制作上注重工艺美观,板面加工精致覆以髹漆以达到精巧,但依旧有高低贵贱之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夫礼,辨贵贱,序亲疏,裁群物,制庶事。非名不著,非器小形。名以命之,器以别之,然后上下粲然有伦,此礼之大经也。”[5]说明了礼对凭几等这类器物中的重要影响。明代午荣曾在《鲁班经匠家境》中对家具的形制和尺寸做了详细的介绍。《周礼》中曾经讲到“五几”,郑玄注为“玉几、雕几、彤几、漆几、素几”,贾公彦说:“左右玉几唯王所凭,雕几以下非王所凭。”这是从材料上显示了“礼藏于器”。铁器时代到来,木材温和的性质使得上层贵族开始使用木质茶几,于是出现了以黄梨木和紫檀为代表的硬木和以楠木、榆木为代表的软木。明清之后,因卯榫结构的需要,雕刻的便利,硬木更是成为了社会身份、地位的象征。
《庄子·齐物论》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一。”“天人思想”并非一朝一夕产生,是古人长时间经验对自然的积累。茶几的制作,因取材的不同,“天人合一”思想表现不同。首先,对制作茶几的材料从最开始的软木转向硬木,主要是更适用,人与物的磨合使造物者在取舍上更偏向于“中庸”,这也是在制作茶几时第一次实现人与天的和谐;其次,茶几制作材料取自自然,不同的砍伐角度有不同的价值,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纹理,如点纹、条纹亦或隐形的,甚至不同的裁剪角度都会对茶几的完成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当茶几基本定型,只差装饰时,髹漆这种装饰却是因人而异。不髹漆,注重的是自然美与材质美,达到近乎完美的设计。
中国传统的茶几造物,取法自然,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第一是对自然的态度,不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对自然取舍的态度不同,以至对人的作用不同,儒家以天时地利人和为依据,道家则是看到造物技术要与自然相协调;第二是对生活的态度,不同时期人们对茶几的态度也不同,重己役物,致用利人是不变的造物特点,甚至有“玩物尚志”的说法。
春秋时期的墨子,工匠出身,能够最大程度的使用材料,《墨子》记载:“仁之事者,务必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6]茶几在历史转变过程中,其造物思想中以人为本主要表现在对人们权利、金钱、审美等方面的追求。生产力水平的不同,椅子的高低发生很多变化,在不同的追求下,“几”随椅子等也作出了很大改变。
茶几最初出现是方便放置东西,这也是早期的实用功能——利己的反应。汉代是一个注重礼仪的时期,举孝廉式的做官为晚辈对长辈贡献提供了可能。晚辈对长辈孝顺的方式表现在茶几上即是实用材料的不同。中国人自古就有磨炼心智的意识,越是硬木越能体现制作者的决心,因而,紫檀、黄梨木是上选。到宋代黄伯思更是在《燕几图》中,以七个单件小方几,通过长短的控制组合可衍化为二十五品,变化组合成六十八中格局。组合形式可大可小,可聚可散,既可设成满汉全席的大型组合,又可应文房雅趣之需,单个组合,组合形式之多足以应对中国这一文化之都。万历年又有戈仙著《蝶几图》,用十三种三角形的几桌进行组合,所有的三角形拼在一起是蝴蝶展翅的形状,单独组合也有一百多种形式,丰富了茶几的形式,体现了造物者的博学睿智。这一切的出发点离不开所有活动的参与者——人。
明清之际顾炎武等人提出经世致用的观点,这一思想渊源可追溯到儒家思想。李泽厚曾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先秦各家为寻求当时社会大变动的前景出路而授徒立说,使得从商周巫史文化中解放出来的理性,没有走向闲暇从容的抽象思辨之路(如希腊),也没有沉入厌弃人世的追求解脱之途(如印度),而是执着于人间世道的实用探求。”[7]春秋战国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分裂时期,战乱格局下社会的发展方向对整个国家有着至关重要的位置。正如李泽厚说的,我们选择了追求实用,社会选择了实用,同样,生活中的琐碎也以实用为基本原则,茶几的转变也与社会的发展不谋而合。
茶几的形制发展受生活方式的影响,唐代以前榻上文化很浓厚,人们的起居形式以盘坐、跪坐等为主。人们的重心集中在下方,时间一久,站起来也不是很方便,主要凭借东西支撑或散力,这种情况下,茶几的依附功能更加明显。几的高度与人们的坐姿高度相协调,最开始是平面后来为了与人们的身体相适应,出现了曲面。魏晋南北朝出现的凭几,更是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作用,出现了三足抱腰式凭几,在某种程度上缓冲了四足的审美疲劳感。明清之际,随着资本主义萌芽,人们更是将科学知识运用开来。茶几等家具的关键部位以人体部位的尺度为依据,整体与局部,更具有协调性、科学性。到现代,茶几除了实用性外,它的装饰性更浓,一些艺术家甚至转换了材料实现了实用与审美的统一,如根雕艺术的出现,为茶几发展提供了新视角。
审美和伦理向来是两个评价体系,以感性思维为主要依据的是人的审美,关系到所评价事物的整体与局部的组合、颜色的搭配等;以理性思维为主要依据的是人的伦理道德观,涉及到的主要是人们的三观问题。看似不太接近的两个评价标准却能同时体现在茶几这类生活用品中,反应的是造物者的睿智。
孔子曾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8]“质”指事物的本质,可上升理解为伦理道德;“文”指事物的外在美,可理解为“纹”,纹理美,装饰性、外在的。“彬彬”则是中和、适当之意。
楚几的凭几面宽且大,两头收紧略有弯曲,这是外观美;几足上宽下窄,模仿马腿形状而加以变化,足附适当的横出支持几体,这是力学美,体现了造物者审美与生活的完美衔接。宋代虞寅墓壁画中的花几,同茶几一样以放置东西为主要目的。几下有六条S形的几足,每条足的上部向外拱出,下部则一直内缩,足底以含蓄的方式向外翻卷,成功的将宋代家具造型的“束腰”运用得淋漓尽致,使得整个花几看上去既美观大方,又如同宋代文人温文尔雅。明式茶几的协调造型多表现在腿足的变化上。
茶几作为一件普通却又必须的生活用品,即使是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也能起到装饰作用。造物者利用这一装饰作用,无论是在选材还是在花纹的设计亦或是雕刻方面,都深深地刻入了地域文化、风土民情以及审美观念。
传统的茶几装饰纹样题材种类多,这些纹样结合材料的纹理特性,在造物者鬼斧神工的雕刻技艺下成为一件艺术品。以茶几为代表的家具装饰主要表现为纹样美。纹样美是茶几材料的肌理美,是造物者将材料的肌理与茶几的造型完美结合形成的,同时,纹样美也是造物者将自己的审美与刀工相结合最终形成的装饰纹样。楚国文化影响下的楚式髹漆家具主要表现在装饰纹样内容上,以龙凤纹为主兼以云纹。楚人喜欢行云流水般的曲线,故而在龙须、凤翅等地方较多使用曲线,龙纹繁复地方集中在龙头,凤头、凤翅以及凤尾是繁复的曲线结合点,繁复相间,以繁缛为主,美观大方。汉代家具纹饰以写实为主。魏晋受玄学的影响,人们追求炼丹等奇门异术,家具的装饰纹样清新自然,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效果。隋唐茶几装饰则受国风影响,丰满、华丽是这些装饰纹样的特点。宋朝战乱不断,对装饰纹饰改变较小,“简洁”二字足以概括,且与瓷器的装饰相配合。明代家具有一种典雅秀美的情结,达到了设计纹样与茶几的造型结构的完美结合。清代追求奢华繁复。细观不难发现,茶几纹饰的装饰从时间这一纵向发展来看,最终形成了繁—简—繁的发展模式。茶几装饰纹样形式几经改进,仍然集中在C形、S形、Δ形、回纹、O形、漩涡纹以及图案化龙凤纹、人物和各种鸟兽,纹饰的排列主要是单独排列和连续排列。纹饰的最终形成经历了一个具象与抽象的演变,这个演变过程也是一个人们审美的转变过程,恰到好处的也是一个繁简转换过程。繁简相宜,最简单的审美,也是最长情的审美。
茶几的发展历史漫长,也正是这漫长的演变我们才有幸通过这个生活必需品了解到不同时期人们对生活的要求、对文化的传承。传统茶几的结构、功能、装饰等各方面反应的是以“礼”为代表的传统伦理道德要求,通过对材料的把握,辅以人工雕刻技巧,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