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之美

2018-03-29 09:15:32
生物进化 2018年4期
关键词:鱼龙古生物学英格兰

1799年5月21日,英格兰多塞特郡海滨莱姆里杰斯小镇的一个木匠家庭出生了一个小女孩,名叫玛丽·安宁。

虽然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已经发轫,但社会发展水平仍就很低,英格兰的普通家庭依然生活艰难。玛丽的父母生育了多个子女,然大都夭折,仅玛丽和年长长三岁的哥哥活了下来。

为了维持生计,玛丽的父亲除了做木匠活外,还经常带着一对儿女到海边捡拾贝壳或者化石卖钱补贴家用。玛丽家所在的小镇的海边悬崖是侏罗纪的地层,富含菊石、海生爬行动物化石。而在当时的欧洲,正处于"大发现"时代,人们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化石收藏很流行。挖化石卖也算是一条生财之道。

在海滩上捡拾的过程中,玛丽逐渐对化石产生了兴趣,且具备极高的挖掘技巧。在还未满十二岁的时候,玛丽就发现了第一具最完整的鱼龙化石,后来她又发现了另外2种鱼龙。1821年,她又发现了第一具蛇颈龙化石。后来她在1828年还发现了第一具完整的双型齿翼龙化石。

正是凭借这些重要的发现,玛丽在30多岁时得到了英国科学促进协会颁发的奖金,并在1846年她去世的几个月前,成为伦敦地质学会的荣誉会员。更为重要的是,玛丽的这些发现让人们知道了远古时期地球上曾生活着许多与今天完全不一样的生物,也改变了人们对生物演化史的认识。

玛丽之后,又涌现出了爱德华·科普、奥塞内尔·马什、查尔斯·斯腾伯格等大批非凡的化石猎人,他们跋山涉水,以发现化石为乐趣。也正是一代代热爱化石的人的努力,我们才建立起了生命历史的基本框架,得以领略生命演化的壮阔画面。

古生物学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引入中国的。建立之初,以丁文江为首的先行者们,在当时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砥砺前行,发现和采集化石,为学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几代人,数十年的努力,中国古生物学才有了今天举世瞩目的成就。

化石是古生物学的灵魂,发现化石的历程是科学精神的最好体现。正如著名的恐龙研究专家董枝明教授说过的那样:"爬山涉水找化石,发现就是成绩,发现的人就是伟大的古生物学家。"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拿起地质锤,为伟大的古生物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猜你喜欢
鱼龙古生物学英格兰
漫谈古生物学研究中的黑科技
迄今世界最大的企鹅石被发现
中国最大的早三叠世鱼龙类化石
虚拟古生物学:当化石遇到X射线成像
科学(2020年1期)2020-01-06 12:21:34
中国古生物学会:风雨兼程九十载
生物进化(2019年3期)2019-02-16 04:26:33
误解鱼龙几百年
大眼鱼龙
天天爱科学(2017年1期)2017-04-29 00:44:03
英格兰十大怪异景点
海外星云(2016年7期)2016-12-01 04:18:07
鱼龙的鼎盛时代
小学科学(2015年12期)2016-01-05 22: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