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研究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与路径选择

2018-03-29 07:52唐建阳罗致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15期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体系体系

唐建阳,罗致

(湖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湖南株洲 412000)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2018年,全国所有高校新增3 000 余硕士点和博士点,这意味着,从2019年开始,中国高校或将迎来史上最大规模的研究生扩招。 与之相反的是研究生就业情况却不容乐观,关于研究生就业难、学历贬值的声音频频见诸报端,毕业生就业难成为高校发展尾大不掉的难题。 2003年以来教育部等国家部委相继发布《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 等改革文件就研究生休学创业、创业活动学分折算等措施做出说明。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研究生创业教育成为大势所趋。然而纵观全国,无论是政策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大多数高校都是以本科生作为创业教育的主要群体,而针对研究生的创业教育体系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对于研究生阶段开展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实践体系、理论体系等都缺乏框架性的研究。因此,该文从创业教育的整体制度建设的角度出发,从学校、个体、社会三位一体发展,提出对我国高校研究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与路径选择的新思考。

2 研究现状与问题

2.1 教育管理现状。

(1)理论研究现状。 一是创业的相关概念研究。Schumpeter (1912)、Kirzer(1973)、Klapper(2010)将 创 业定义为广义的创造新财富的过程。 Christian Luthje(2003)、Brockhaus (1994)、Heinz Klandt, Christine Volkmann(2006)研究了创业教育的实施对象。 国内文献一般聚焦创业能力、创业意识与精神、能力以及课程体系等方面展开创业教育的内容研究。 二是关于创业教育的师资、课程体系。Heinz Klandt (1996)提出了创业教育课程框架,卡茨(2003)、Singh & Magee(2004)对师资贺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研究。 三是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李伟铭等(2013)、李文涛(2016)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童晓玲(2010)、杨晓雁等(2012)、曹智等(2015)、钱慧荣等(2017)、侯士兵和冯霞(2018)从体系构建原则、体系结构内容和结构模型运行等方面提出了体系构建的对策建议。

(2)教育实践现状。一是美英日韩等国创业教育。美国创新创业教育呈现出支持保障体系完善、 产学合作广泛、重价值引领的特点。新英格兰创业教育为大学—企业—政府交叉影响、抱团上升的“三螺旋”模式。日本是“官产学”协同发展的教育模式。 韩国是区域专业化发展模式。 二是中国创业教育现状。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端于清华大学借鉴欧美经验举办的我国首次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这是国内高等院校创业教育实践的初次探索,随后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相继开展相关课程。

2.2 存在的问题

(1)学校。 ①顶层设计不到位。 一是高校管理层对开展研究生创业教育必要性与重要性认识不够,理论教育犹如走过场,实践教育流于形式;二是没有建立一套包括教育、实践、师资、支持等完备的创业教育管理体系;三是研究生阶段开展创业教育的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政策理论等缺乏系统的研究。 ②师资队伍匮乏。创业教师往往都是兼职,甚至以企业家讲座代替课堂教学,达不到专业、系统的教学效果。 ③课程体系尚未建立。 一是我国目前研究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存在本研混合、重视度不足、针对性低、覆盖面窄等情况; 二是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相互独立导致二者严重脱节; 三是缺乏创业基础理论与方法论指导类必修课程; 四是尚未建立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相互融合的课程体系;五是创业课程实践环节内容薄弱。

(2)个体。一是研究生创业的主观意愿不够强烈缺乏热情,实践活动参与程度不高;二是创业总数少,据教育部“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研究”课题组相关问卷调研数据,有创业经历的人数只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94%;三是科技创业比例低,目前研究生创业仍以传统行业为主,在1.94%的创业学生中,真正应用专业知识进行科技创业的仅占17.11%。

(3)社会。 一是企业在研究生创业教育中参与度低,作用发挥不明显。二是政府在税收优惠、政策咨询、项目衔接、环境优化、贷款融资等方面的支持和引导有待完善。

(4)学科。 ①学科交叉融合不够。 研究生的知识学习仍囿于同一学科甚至是同一专业领域,多学科融合知识的学习比较缺乏;②就业创业教育协同性不强。创业与就业教育目前存在两个误区,其一是用就业教育代替和消解创业教育,其二是创业教育脱离就业教育。③专业化、一体化的创业教育是未来创业教育的趋势。高校创业教育存在单一学科研究、 少学科间整合研究的问题。

3 体系构建与路径选择

(1)理论体系建设。 一是基础理论体系。 即挖掘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规律;把握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探索创业教育的价值体系;阐明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明晰高校创业教育的过程阶段、关键环节和运行机理;构建高校创业教育的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和实施方式。二是方法体系。研究高校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实践方法等。 包括高校创业教育的原则、手段等内容;实践方法的体系、种类;案例教学、体验教学等教学方法。三是国际比较。研究美国、欧盟、日韩创业教育模式,把握高校创业教育的国别范式; 研究不同国家高校创业教育的差异性特质和普遍性规律。

(2)师资体系建设。 一是建立“理论型、综合型、实践型” 的三师型师资队伍。 分别加强理论传授、意识培育、实务指导、实践体验。 二是提高创业导师科研转化的指导能力。鼓励将学生创意作品、创新训练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结合起来,对有创业意向的研究生进行全程化、专业化的贴身指导,引导研究生基于专业技术和科研成果创业。 多年来,高校积累了数量惊人的研究成果、专利技术,大部分科研成果在发表之后便被束之高阁,仅有6%~8%的研究成果能够变转化为生产力反哺社会。三是建立跨学科、跨行业导师共同组成的导师团队的联合培养指导制度。

(3)课程体系建设。 一是理论课程建设。 构建以实操导向的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包括以氛围营造为导向的通识类课程,以实务技能为导向的专业技术类课程,以宣传推广为导向的市场营销类课程,以运营管理为导向的综合类课程。二是实践课程建设。开设形式多样、与专业深度融合的模拟实训类创业课程,在仿真的创业环境中检验创业过程管理能力,规避创业风险。依托校内外创业教育基地以及教学企业,融入政府、行业协会、知名企业等各方资源,开设专场实践课程。

(4)支持体系建设。 一是培养平台支持,建立研究生协同培养平台,改革招生制度,鼓励跨门类报考,促进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实现研究生教育、创业实践与创新网络的融合对接。二是孵化平台支持,着力打造研究生创业园区,全面整合零散的教育培训、资金扶持和成果转化等支持要素,为创业项目提供经营会诊等支撑服务,提高创业项目的市场化运作能力。三是展示平台支持,通过创业大赛等形式融合优质资源建立展示平台,为研究生创业提供资金、技术、智力支持。四是产业平台支持,构建可操作性强的产学联盟支持系统,深化与政府、行业、企业的联动合作,探讨共建创业人才培养基地,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的合作支持研发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

(5)评价体系建设。 构建高效的课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主体包含学校领导、研究生、任课教师、管理人员,评价内容涵盖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和课程特色、教学环境等多方面,评价指标权重精准刻画差异性、导向性、客观性。改进评价结果反馈工作机制,建立由课程、学院、学校构成的“三级链接”教学质量持续改进与考核体系,形成运行、评价、反馈、改进的质量管理闭环,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4 结语

新形势下,无论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还是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渠道创新等,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引擎。 研究生创业教育作为一个由研究生个体、学校、社会等要素组成的动态的、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将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一大批具有创新思维的新青年和优质的创业项目,能有效持续推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

猜你喜欢
研究生课程体系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