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发展策略的研究

2018-03-29 05:55李冠瑛
传媒论坛 2018年6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受众时代

李冠瑛

(甘肃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甘肃 兰州 730000)

传统媒体主要包括报纸、广播、期刊和电视四种类型,由于科技革命的兴起以及科学技术在当今信息时代的发展,作为信息时代产物的手机和网络等新兴媒体接踵而来,凭借着其拥有的技术优势和时代优势迅速取代了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那么,传统媒体在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时代背景下和新媒体蚕食其领地的发展背景下,何以解忧呢?笔者认为,顺应新时代发展潮流,融入新媒体无疑成为今后的发展之路。

一、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亿万网民在上面获得信息、交流信息,这会对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一些新兴媒体如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等的不断出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也让信息传播朝着个性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也毫无疑问地冲击着报纸和广播等一些传统媒体。

(一)传统媒体不再具有垄断地位

计划经济时代,我们每个人都习惯并适应着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带给我们的新闻信息,进入市场经济时代,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革,尤其是电话、手机、网络等新媒体的亮相,再一次打破了传统媒体不败的神话,传统媒体在新闻界的优势和垄断地位顷刻间土崩瓦解,黯然失色。至此,媒体生态可以说是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面对新技术的到来,传统媒体尽管也在思考着自己的出路,谋划着发展的方向,但是相比较新媒体的生长速度而言,却还是只能望其项背。媒体领域的市场占有率是衡量媒体发展态势的要素,数据调查显示,传统媒体在媒体领域日渐式微,影响力也在一步步减弱,曾经的雄风和霸气也不复存在。

(二)新媒体消除了传统媒体之间信息传播的界限

新媒体之所以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主要源于信息时代新技术的发展,信息来源方式发生了彻底的变革,以前只能由媒体发布,受众被动的接收,现在不光是受众的接收方式灵活多变,而且也可以提供给媒体信息,成为推动媒体发展的重要力量。电视、广播和报刊等传统媒体,由于自身传播的特点和局限性,在传播内容上缺乏独特见解,传播方式上渠道比较窄,传播的及时性不足等原因,自然不能抵御新技术的冲击。但是互联网由于其与生俱来的先天优势,可以说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冲破了传统媒体在这方面的壁垒,让网络等新媒体和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充分融合,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

二、新媒体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经济一路高歌猛进,随之带来科技的迅猛发展,新媒体的初步引进开始于2004年,仅仅十多年的时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是当年的一条线早已成为一个面,覆盖着日渐崛起的中国。随着政策的支持以及新媒体行业的发展规则的逐步完善,在国际社会,新技术研发和新市场的有效开拓是新媒体发展体现出的新的亮点,媒介融合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到2017年6月为止,在中国使用手机获取信息的人数已经达到7.24亿,并有持续增加的发展态势。在人们生活的各个社会领域都普遍存在着智能手机的影子,并且由于其先进的传播功能和方式而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那么新媒体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将“新媒体”解释为互联网时代下由新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区别于报纸、电台、电视等的媒体形态。表现形式主要有互联网、手机和网络电视、大数据、可视电话等等。高效的传播速度、广泛的覆盖面以及双向互动是其最显眼的特征。

我们面对的是日新月异的社会,每天都有众多新技术的诞生,并随之带来新媒体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表现内容的丰富性。在城市街道随处可见的大屏幕、医院的电子信息指导牌等,这些新兴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以往人们被动接收信息的方式,也开始学会了主动融入新媒体,在悄无声息中就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对世界的认识。

从古至今,任何一种事务的发展前进,背后都有一种磅礴的力量在推动。当然,新媒体的发展也不例外,我国新媒体之所以在短短几年有了巨大的飞跃,归根结底在于高新技术的推动。现在已经有所规模。

(一)新媒体的技术支撑体系已经比较成熟

传播方式有别于传统媒体是新媒体发展的独特之处。国际社会上,可以说新媒体的发展技术已经完全成熟,新媒体传播的主要方式是计算机,而这一切传播的基础在于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与此同时,虽然中国引进互联网的时间相对比较晚,但是经过我们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新媒体发展速度也和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并驾齐驱,各方面的技术和条件也日渐成熟,不仅在技术上不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而且由于我们的创新,很多方面已经领先于国外发达国家。

(二)新媒体的接受群体普遍化

新媒体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以摧枯拉朽之势颠覆了传媒业。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丧失了大量读者。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时间都比较固定,比如电视新闻播出只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点,受众阅读报纸受到时间和距离的限制,获取信息不及时。而新媒体几乎没有传统媒体的所有限制之处,更加能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因此,新媒体无形中改变了人们与生活对话的方式。

三、传统媒体何以解忧

“唱和如一,宫商协调。”这是明代文学家冯梦龙《东周列国志》中的一句名言。讲的是,唱声与和声必须统一,宫音和商音相互协调,才能奏出美妙和谐的音乐。那么对于新闻媒体发展也是如此,在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只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相互借鉴,才能持续健康、稳健前行。

(一)让人性化设计成为一种标准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在什么领域,要想能够长盛不衰,就必须从受众的角度进行切入,只有满足受众需要的才是最实用的也是最好的,才会被用户所认可。要明确一个认识,那就是新闻媒体已经跟随社会发展进入了新常态,要想跟上新时代新闻发展脚步,就必须意识到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闻媒体发展的大逻辑。

2018年3月22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视听节目传播秩序的通知》,《通知》得到了绝大多数行业人士的欢迎,大家认为这个通知响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诉求。

《通知》对网络视听节目消费者是利好,对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是利好的,对规范版权秩序是利好的,对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是利好的。

(二)铸造新闻“工匠”,创作时代精品

《庄子》中载,鲁侯问木匠梓庆:为何能把鐻做得鬼斧神工?梓庆说:将为鐻,必齐以静心,不敢怀庆赏爵禄、是非巧拙之想。所谓“静心”,就是心无杂念、志存高远,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利。习近平总书记曾同几位艺术家交谈,问当前文艺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他们不约而同地说了两个字:浮躁。诚哉斯言!一段时间以来,追求“短平快”、粗制滥造等文艺“浮躁症”,深为社会所诟病。因此,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也应该从文艺工作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能够沉得住气,专注做好新闻媒体工作,让新闻媒体的发声真正能够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创作属于我们时代的经典,还是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更好地聚焦时代主题,用情感和功夫锤炼作品,用时间和心灵酿造作品,倾力打造体现时代特色、代表国家水准的精品力作。

四、结语

茫茫九州流中国,纵横当有凌云笔。放眼世界,贸易规则在升级,经济格局在重构,技术革命在兴起;聚焦中国,经济增长在下行,产业结构在变革,发展动力在转换,传统媒体影响在减弱。何以解忧?唯有创新。

传统媒体虽然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面临一系列挑战,但是只要全面认识和把握新常态,从时间和空间大角度审视我国媒体发展大势,就一定可以与新媒体并驾齐驱,共同引领时代航向。正如费孝通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传统媒体的个性化制造,颠覆性创新,融合型发展,多维度跨越,既是发展式的革命,也是发展思维的创新。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受众时代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