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的变革探析

2018-03-29 05:02:43李洪泽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8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变革素养

李洪泽

(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28)

教育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且高校是我国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大学生人数和当前市场就业环境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面临较大的困难,当前政府和社会各个行业领域已经开始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率,增长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高校开设了就业指导模式,且不断进行变革创新,以便培养的高校人才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工作环境,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技巧与专业能力[1]。

1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

1.1 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

当前我国高校院校的数量不断增加,高校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且大学生大都集中在本科院校,专科生的人数比较少,硕博的数量更少之又少。当前我国正着力于发展经济,但是社会需求却并不会在短时间内有较大的提升,这就导致了大学生数量与就业岗位之间的矛盾,加重了就业的严峻趋势,导致就业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2]。

1.2 就业模式落后

虽然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仍旧缺少良好的社会意识,在社会竞争的过程中,依然缺少公平公正竞争的机制,且国家并未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的机制体系,导致大学生就业受到暗箱操作和人际关系的限制,使优秀大学生的才华无用武之地,严重打消了大学生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1.3 自主创业受阻

当前,大学生为了在毕业后增加自身就业的选择,其经常会进行自主创业,成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室、开设店铺等,虽然这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率,但是市场趋于饱和仅能解决少量的就业岗位,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政府和社会相关部门会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及信息帮助,但是由于大学生缺少对市场环境的了解,创业的思想和意识缺少规划和完善,导致其在创业过程中经常面临多种困难,严重影响其创业效率,严重时甚至会给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2 高校变革就业指导模式的意义

从上述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来看,大学生就业面临严重的困难,虽然政府已经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格外重视,积极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和就业补贴,但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欠缺,依旧导致了其不能有效地融入就业环境之中,增加自身的就业困难程度。加强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的变革,能够提升高校就业模式的实用性与时效性,能够明确大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水平,提升高等教育的有效性。在进行高校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授,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其思想道德修养,从而加强大学生的职业操守,还能够强化大学生对实践技巧的掌握,有利于使其适应当前社会的经济发展需求[3]。

此外,学校开展就业指导课程的实践过程中,能够提升大学生就业意识与解决问题能力,当前大学生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的欠缺,使导致其就业能力不足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且部分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都会追求更高的经济回报,而忽略对自己能力的考虑,好高骛远不起实际对自身的评估与认定,从而导致就业困难的现象时有出现,影响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符合当前国家和政府的相关规定,有利于为大学生就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前景,能够创新就业模式,加强校企合作,更有利于给大学生就业和发展空间。

3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困境

3.1 专业岗位数量有限

当前高校专业中,大都以英语、数学、计算机、经贸等专业为主,这些专业的人才在市场中的需求也比较大,所以大量大学生在选择专业的过程中,都选择了如上专业进行学习,这就导致具有专业素养的大学生人数过多,但是市场并不需要这么多的专业人才的现象出现,影响学生就业率[4]。

3.2 专业对口程度有限

当前大学生就业的规划并不完全,所以大学生并不能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工作,这就导致了大部分大学生在度过漫长的大学生活之后,却并不能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内容进行工作实习,缺乏对所学专业的理解与应用,不利于学生对工作的选择。当前社会企业对人员的工作能力是十分看中的,所以大学生除了在具备专业的知识素养的基础上,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具备责任意识等多种能力,专业不对口经常导致大学生学习的知识无用武之处,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进步。

4 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的变革

4.1 强化就业理论知识教学

由于大学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所以大学生需要高校开展就业指导课程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就业能力,高校在进行就业指导教育模式变革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就业理论知识的教育,以此促进学生对就业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实践。这就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出发,合理制定教学方案,以便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例如:刚刚进入大学校园学习的学生,高校需要重点对其进行职业规划课程的教育,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增长及时间的推移,需要对其进行职业素养和自身定位的认知与培养,以便学生能够不断增强自身的就业素养,在就业指导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在大学生步入最后学习阶段的过程中,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化的就业指导教育,需要针对其专业内容及其对口的企业进行就业知识的指导,以便提高就业指导的效率和水平。

4.2 拓展就业指导的内容

就业指导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中,需要扩大对就业指导内容的范围与挖掘就业指导内容的深度,以便能够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就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就业观念,培养学生就业能力。所以就业指导内容的拓展是十分重要的。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就业观念的知识教育过程中,就可以与企业相联合,建立校企合作制度,并聘请成功的企业家举办讲座,企业家可以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业经历,也可以对企业的重点案例进行讲解,以此能加强学生对就业内容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就业观念得到改变,使其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地扎实基础。又如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为了拓展就业指导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参与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领域去实习,促进其专业能力的提升[5]。

4.3 变革就业指导模式的方式方法

学生缺少就业观念,对就业指导课程重视程度不足,加之就业指导课程上,教师教学内容枯燥,大学生更加缺少学习兴趣,所以这就需要能够变革就业指导模式的方式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这就需要开设个性化就业指导课程,可以建立就业知识的专题讲座,可以开展短期实习培训,并在培训后开展经验交流会议,使学生彼此交流实习心得,加强其对就业的感悟,还能够分享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强化学生的就业能力[6]。

4.4 加强对就业指导模式的教学管理

学校在开设就业指导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首先,需要对就业指导的内容进行严格规划;其次,需要对就业指导的课程体系进行监督和审查;最后,在学生就业实习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学生所学习的专业内容开展,以便保证学生专业的对口程度,对学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并及时指导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5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数量与就业岗位之间存在矛盾,所以大学生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以便更好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立足,这就需要高校不断变革就业指导模式,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率,为我国培养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变革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3:18
变革开始了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声屏世界(2015年5期)2015-02-28 15:19:47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