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东省 淄博市 淄川区北关小学 朱连仲
有人说,不读《黄帝内经》就不是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中医;我想说,不读《论语》,就不是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孔子,指点了中华文明的共有圆心,开辟了世界闻名的东方原点,其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它是中华文化的魂与根。
孔子是万世师表,是金声玉振的集大成者,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是不是就只能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望尘莫及而喟然兴叹呢?不,我们教师的鼻祖孔子,为我们提供了融合贯通的千金妙方,令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最近,国务院颁布的有关“关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文件中提到:学生健康、全面、协调的发展应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作为一名教师,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环境,至关重要。只让孩子死学,不教他做人的道理,就会成为有才无德的危险品。2007年清华大学学生用硫酸泼熊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人文精神缺失案例。全国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南京师大道德教育研究所名誉所长鲁洁说:“要让道德教育成为最有魅力的教育”,此言精确地道出了德育的意义与方向,发人深省。
追溯到两千五百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发现品德与教育密不可分的关系。子曰:“性相近,习相远也。”意思是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后天习染积久养成的习性不同,才有了差别。”孔子对学生的教育,循循善诱,重在让学生领悟做人的道理。他要求学生尽心做事,宽厚待人,他所强调的“仁、义、礼、智”在今天仍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只有真正意识到宏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真正转变教育观念,才能真正把中央的精神落到实处。
《论语·乡党》中有这样一句话: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马棚失火烧掉了。孔子退朝回来,说:“伤人了吗?”不问马的情况怎么样。寥寥12字,孔子的“仁”字情怀被诠释得淋漓尽致。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也要具备这种仁者情怀。
有一次,两个学生抬水,不小心把水桶摔破了,孩子们难过极了。我知道了,就说:“伤着没?让我瞧瞧咱们这两个大力士伤着哪儿了?没有,这就好。你们真了不起!下次可一定要当心哟。”
我很明白,如果训斥他们一顿,埋怨他们不小心,不但会让他们感到委屈无比,而且将心比心,这两个孩子如果是我的孩子,干了活,还挨了批评,我会多心疼!
心中充满宽容与善良,师生双方都会感觉生活很幸福。有一天中午,我正与学生吃饭,天突然黑下来,紧接着一道闪电,餐厅所有的灯瞬间熄灭了。孩子们害怕极了,吓得缩成团,嘴里直叫。这时我用极其轻松的口吻大声说:“真浪漫,难道是老天爷要让我们共进烛光午餐吗?”孩子们一听,不但不害怕不抱怨了,反而都扑哧一声笑了。
“泛爱众”是孔子做人的基本原则。作为教师,我们也要学习他对学生的这种态度。几年前,我班有一个父亲长年在国外工作的女孩,基本处于单亲状态,由于其母比较强势,她变得十分封闭,上课很少主动讲话。但是我发现她对我特别依赖,听她妈妈说,她上学的道路明明不经过我家门口,却非要早走10分钟,绕道我家门前,为的是偶尔能够碰上我。其母还说,她会经常模拟我去她家做客的样子,咚咚咚敲门,然后自言自语地说:“谁呀?朱老师呀,快请进。”这样的孩子,为了让她内心不孤独,不难过,不封闭,健康快乐地成长,于是我特意在她生日这天买上蛋糕去看她。这个孩子特别高兴,因为渴盼已久的愿望达成,从此一改在学校踽踽独处的模样,变得叽叽喳喳,像个快乐的小天使。携一腔仁爱走进学生心田,学生会给你开出娇艳的花儿。
仁爱,还表现在处事公平上。子曰:“民不患寡而患不均”。意思是学生不怕教师严厉,就怕教师偏心、不公平。教师的课堂提问,甚至是充满爱意的眼神,千万不要只集中在几个学生身上,否则将会影响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热情。
《论语·述而》中,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三个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他的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循循善诱、触类旁通、学思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都应该值得教师学习。
记得有一次教一个孩子学写“剩下”的“剩”字,孩子不是把里面“北”中的横写成点,就是把上面“千”字的横画落掉,要么就是这遍记住了是横,再一遍又把横写成一点。我用尽了种种办法,教了第11遍他还没写对时,我真的哭了。我都突然感觉是不是造字者造错了,在感到无助的同时,猛然又想到孔子的警世名言,教书,要做到“诲人不倦”。多亏那个时候没发怒。没想到,他后来居然成了建筑工地上一名出色的技术工。他去学校看我的时候,还一直感激我,说我比他妈妈还温柔,还和善。
宅心仁厚,是成就孩子的基本功;仁慈之心,会给孩子带去生活的信心和力量。
俗话说,教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子曰:“君子不器。”君子不能像一件器物一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时下,教育改革强调知识的综合性,我们既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注重教师自身的一专多能,我们教师应该“不器”,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非常注重学习。学习,是孔子借以安身立命的生活方式。他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学习,人的道德品质也是通过学习才能得到。
我虽然是一名在孩子眼中无所不能的老师,但是有一次我看到我的学生在玩魔方,十几秒钟就能转出六个面,我就问他怎么做的,让他教我,这“不耻下问”的一个小小举动,大大提高了他的士气,为此,他只用一个月就背过了《论语》的六十句经典名句。
子曰:“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论语·为政》中孔子提出反复地学习可以使人们的认识更加深入,从而获得新的知识。意思是:可以由学习过去的知识中吸取经验,这对认识当前的事物是有帮助的。作为教师,我们也要时刻提醒学生温习旧知和预习新知的重要性。
孔子之所以能够让人觉得“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正是因为他拥有深厚的学问功底,让人觉得在他的身上有无穷无尽的知识。如今,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该始终抱着一个好学上进的心,做到终身学习与发展,博览群书,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以满足学生更多的知识需求。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到他冥思苦想而不得时,不去启发;不到他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这是时下最有效的一种引导术、一种点拨术。前几天,学习了金子美铃的诗《我奇怪得不得了》 ,孩子们非常感兴趣,于是,我让孩子们仿写,没想到孩子们脑洞大开,写得十分有趣,比如,一个孩子写道:我奇怪得不得了,从棕色的土地上长出来的花,为什么会五颜六色?还有一个同学写道:夏天到了,我奇怪得不得了,为什么每棵树上长的树叶形状都不一样?
还有一次,为了引导学生读《红楼梦》,我故意设了个噱头:“同学们,贾宝玉嘴里含着的玉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这文字就是《红楼梦》这本书的内容,想知道怎么回事吗?快去读读《红楼梦》吧。”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关键时刻一句点拨,实在非常妙。这种方法教学是目前最有效最有趣的一种教学手段。
孔子从教育实践中总结出“学”和“思”的辩证关系,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一种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过程。的确,只学习前人的知识而自己不思考,只能停留在迷茫之中而不知正确与错误。不管暑假寒假,我都建议孩子们去做短期或长期旅游。孩子们旅游回来,我不但要让孩子说出自己都去了哪些地方,那些地方有什么风俗物产,还要让每一个孩子谈谈自己的感受。此乃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外在的东西内化成自己固有的知识,且学且思,不罔不殆。
作为一名教师,处理班级纠纷是避免不了的。在处理班级纠纷中,我觉得《公冶长》篇中,“季文子三思而后行”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也尽量避免马上处理问题,等过去十几分钟再处理,就会容易很多。因为两个人有了矛盾,就像衣服上沾上了泥巴,趁湿弄会越弄越脏,如果等泥巴干了之后,很简单一掸就掉下来了。
孔子之所以称之为圣人,我觉得在2500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主张,实在是很了不起。他认为受教育者应该一视同仁,他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社会的发展。当时鲁、齐、晋、宋、陈、秦、楚等不同国家都有孔子的学生。
现在有人说“寒门出贵子”的说法已经成为过去式,寒门出身的孩子从幼儿园到高中,根本没有择校的资格与权力,因为他们买不起学区房,也无法进行课外单独辅导。为了坚决杜绝这种现象,我们国家一直在通过“优质资源均衡”“城乡交流”等有效形式进行控制。整体说来,效果很好。
“三思后行”“温故知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时习之”“教学相长”“诲人不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些中国教育大地上的美妙风景,已经作为固定的成语,深深嵌入了我们的教育生活。在圣人面前,我们教师应该认真将其作为大教育家最精髓的思想与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传递给孩子一个积极向上的达观心态,让孩子们生活得更温暖、更美好,以此诠释我们的师者本色,仁者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