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实践中的困境及解决对策

2018-03-29 04:29:53石国鑫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16期
关键词:金融绿色发展

石国鑫

(长春财经学院,吉林长春 130000)

1 当前我国绿色金融取得的发展成果

1.1 绿色产业与绿色信贷加速融合

1.1.1 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绿色信贷制度

2015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首次提出要发展绿色信贷,推广排污权抵押融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等工作。同年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再次明确了要设立绿色发展基金。经过三年的发展,我国绿色信贷制度已经初步建立起来,并且各省市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现行的绿色信贷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为推动低碳产业和绿色金融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1.1.2 绿色金融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高污染、 高排放企业虽然在助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在“绿色发展”背景下,必须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走“五位一体”发展道路。从企业角度来说,产业结构调整短期内会损害企业利益,绿色金融的发展能够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和优惠政策,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积极性。

1.2 绿色保险为绿色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从长春、大连等重工业城市试行环境责任险,被认为是我国绿色保险的发端。截至2017年,全国参加绿色保险的注册企业接近2.2 万家,保险公司累计提供超过400 亿元,绿色保险产品从最初的几个发展到现在的30 多个。绿色保险的完善,为绿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保障。例如,政府通过绿色保险,鼓励企业在探索绿色发展道路上大胆“试错”,为绿色产业创新提供了强劲动力。

2 绿色金融实践中的困境

2.1 绿色金融配套的法治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缺乏一套较为完整的引导绿色金融长期发展的法律制度体系。由于绿色金融缺少法律政策的有力支持,其正外部性价值难以转化为商业优势。一是相关法律在要求商业银行执行绿色信贷政策、 上市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等方面没有强制性规定。上交所和深交所对环境披露虽然也有要求,但不是强制性的,目前只有20%的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二是虽然环保部先后出台了《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指导意见》《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保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但上述文件只停留在部门规章层面,约束力和执行力都较弱。

2.2 绿色金融与宏观调控政策不协调

在中央“三去一降一补”的政策号召下,地方政府也实施了配套的产业调整政策。但是对于部分资源型城市,或是重工业企业密集的地区,面临的转型升级压力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是宏观调控政策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地方政府聚集了大量待盘活的信贷资金。在这种矛盾情况下,绿色金融产业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例如,大量信贷资金得不到合理利用,或是信贷资金的来源不稳定、得不到保障,都会导致绿色金融的实践受到阻碍。

2.3 绿色金融发展的激励与保障机制匮乏

地方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或提升政绩,往往没有严格执行绿色金融的相关标准。例如环保部门对地方排污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企业缺乏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除此之外,受到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增加的影响,商业银行等也不愿意为企业提供绿色金融资金。

3 绿色金融发展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着力做好绿色金融的“补短板”工作

环保部门要严格执行新环保法,切实担当起环保监管的主体责任,进一步提高环保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同时尽早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从根本上解决现行排污费制度存在的执法刚性不足、 行政干预过多等问题; 银行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在宏观层面制定绿色金融目录指引、环保标准和环评标准,对绿色金融适当降低门槛,实施有差别的监管政策,探索建立适合发展绿色金融的评价与考核体系,加大对企业用于节能环保项目和技术创新的信贷支持。

3.2 实现现代农业与绿色金融的对接

现代农业具有机械化、自动化和低污染的特点,以往农业发展中为了追求产量,许多农民大量滥用化肥农药,虽然短时间内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益,但是由此带来了农村环境污染。绿色金融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例如,在市一级相关部门的领导下,成立了“银行+公司+农户”相结合的信贷模式,这样由商业银行提供绿色金融贷款,由公司提供相关技术,农户将这些新型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实现农业的绿色高产。

3.3 实现现代工业与绿色金融的对接

工业污染是绿色发展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现代工业不仅要注重工业行业的自动化、 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更好发挥绿色、低碳和高效的工业发展特色。将现代工业与绿色金融的对接,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其一是打造集约化的工业基地,实现基础资源的共享利用,降低了工业企业运行成本和对各类能源资源的需求;其二是利用绿色金融资金,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发展,走高端化路线。例如减少低端制造业的比例,增加新材料、信息技术、金融方面的比例,循序渐进地实现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以更低的资源投入获取更多的价值回报,实现地方现代工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3.4 实现绿色发展与绿色金融的对接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各地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加快形成,绿色金融需求也不断扩大,前景广阔。从整体上看,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较大,具体表现在:传统产业占比大,新兴产业增长缓慢,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低等,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绿色金融的需求。现阶段,“十三五”规划已经进入中期,既定的绿色发展目标和绿色发展任务更加艰巨,这就需要地方重点扶持绿色产业发展,以绿色金融作为基本保障,助推地方金融经济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3.5 实现实体经济与互联网金融的对接

在信息时代,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传统实体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影响。发展绿色金融,就是要将实体经济和互联网金融进行整合发展,做到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尤其是在乡镇、农村地区,利用绿色金融发展农村电商产业,在城市开通绿色支付等,既可以带来便利,让人们共享绿色金融成果,又能够保障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这也是解决当前绿色金融实践过程中各类问题的一种有效策略。从另一方面来说,实体经济和互联网金融得到融合发展之后,还可以反过来增加绿色金融的规模,这样也能够推动绿色金融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更多领域发挥绿色金融的价值。

4 结语

绿色金融是沟通金融行业和环境产业的桥梁,也是立足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问题的有效策略。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绿色金融能够调动企业转型调整的积极性。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绿色金融在具体落实过程中,还遇到了多方面的阻碍,包括配套制度不完善、宏观政策与绿色金融发展不协调等。地方政府在推动绿色金融实践与落实时,一方面要立足于地方实际,客观分析当前的困境和问题,制定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为绿色金融实践铺平道路; 另一方面又要主动做好绿色金融与各国行业的对接,包括农业、工业、实体经济等,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绿色金融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优势。

猜你喜欢
金融绿色发展
绿色低碳
品牌研究(2022年26期)2022-09-19 05:54:46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海峡姐妹(2019年3期)2019-06-18 10:37:10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金桥(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36
君唯康的金融梦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P2P金融解读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汽车零部件(2014年9期)2014-09-18 09:19:14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