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策略研究

2018-03-29 04:06:56夏妍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11期
关键词:师资校园文化大学生

夏妍

(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江西南昌 330088)

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学生自主创业已变成一种流行趋势,更多的学生将自主创业作为迈入社会的第一步。因此,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号召大学生积极创业,是解决新时代发展下,就业困难问题的主要措施。

1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现状

1.1 师资力量有限

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的必修课,其师资力量影响着学生创业积极性和创业理念。我国目前还未建立完整的高校创业教育系统,师资力量依旧影响着创业教育,合格的师资团队一方面要有着创新理念,一方面应有着创业经验和知识。因为高校缺少专业的指导教师,故会招聘兼职讲师传授创业经验,由于创业经验无法有效指引学生形成创业理念,从而造成“纸上谈兵”。目前在创业教育中,需要传统教师有着更高标准,以此提高师资力量,打造优秀的师资团队。

1.2 创业成本高

在大学生认知中,创业不仅艰辛困难,同时创业成本高,这主要是由于创业过程,存在许多不确定元素,创业者要承担创业风险,致使许多学生在对待创业问题左右摇摆,缺少承担失败的勇气。目前影响大学生创业问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创业成本高。目前我国社会体系不健全,尤其是针对大学生创业,没有对应的保障措施。这是培养创业型人才需要面对的情况。实施创业计划,一方面需要投入时间精力,另一方面需要启动成本。许多有创业想法的学生举棋不定,不敢承担风险失败,不愿意失去毕业生身份。许多学生担心创业失败,失去应届毕业生身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这种犹豫不决是初始创业者存在的心态,主要是归根于自信和创业意识淡薄。

1.3 校园文化缺少创新元素

校园文化在大学生创业中有着促进、凝聚的作用,浓厚的校园文化创业氛围,对于大学生创业有着促进积极作用。目前政府对于宣传大学生创业力度在不断增加,但校园文化建设却存在脱节。许多高校校园文化缺失社会化元素,受传统教育影响,高校校园文化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未有效地将社会环境和校园文化结合起来,影响校园文化脱节。学生在学校中不懂探求市场经济,无法使用已学知识为自己营造财富,在社会中没有明确的定位。校园文化缺少创新元素,影响大学生成长。创业是创造更具有价值新事物的过程,创造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存在影响,但许多学校文化活动,通常是以书本知识或娱乐性活动作为载体,重复建设,致使许多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缺少创新元素,影响培养学生创业理念。

1.4 学校教育部门不够重视

许多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局限,会觉得学生毕业后进入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是最正确的选择。会觉得创业代表不务正业,陈旧的观念限制着高校创业形成,让创业的学生缺少支持和认同感,学生从就业观念转变到创业观念,需要社会各界的认同和各方做出努力。同时对于创业学生,学校更应关注目前学生的工作就业情况和考研情况。高校是独立法人单位行为会围绕教育主管部门开展,主管部门对于高校创业并未考核,许多高校仍将工作重点放在学生考研和就业上,较少培养学生创业的积极性。

2 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措施

第一,制定政策应注重设计,部门合作完成。建设校园文化和大学生创业是紧密相连又独立的系统工作,无法依靠某个部门完成,高校需结合有关政策,从扶持体制等方面创建校园文化。为加强大学生创业领导和管理,应该探索相关的管理运行制度。高校可针对大学生创业实施扶持工程,设立独立创业办公室,专门负责学生创业事件。整合学校资源,和大学生创业有关部门,如学生会、教务处等,定期召开会议,研讨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难题,在涉及学生创业和管理部门间,应形成轮流交流制度,让高校对于大学生创业的初期场地和资金等资源配置合理,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健全学生创业制度,着力于扶持学生校内创业,完善校内创业制度。在涉及创业和创新问题上,应当使用年轻干部,保持对事物的执行力和敏锐的洞察力。

第二,加大校园文化宣传力度,指引学生创业导向。课堂教学和创业实践,在创业教育中占据着主渠道和主阵地位置,充分发挥出教学和创业实践的作用。高校应建设师资团队,改革创业课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从而加速大学生创业理念。学生在学校或者社会中,应积累经验,通过教师讲解,将生活经验提升为创业经验。建设师资团队是高校创业的基本流程,师资团队的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顺利开展是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高校需秉承走出去,请进来理念,为创业教学谋得更多外出学习的机会,学习其他学校优秀的做法和经验,联系该学校自身阅历,为学生提供创业经验指导。高校也可开展校外培训和交流活动,请丰富的企业家、成功人士担任教师,定期开展讲解创业经验,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创业打下基础。

第三,校园文化通过创新活动,推动学生思维创新。高校不仅要优化校园环境,同时应整合校内资源,发挥校园文化塑造功能,优化校园环境,创造氛围。在高校中创建学生创业热潮,树立校园文化是高校共青团的主要工作,应使用共青团组织宣传,以创业为中心,设计并开展多样化创业类活动,如创业计划、竞赛主题、征文等以赛代练,充分使用校内媒体、校报、广播站等设施进行多方位宣传,发挥校园文化塑造功能,还应开展大学生营销比赛、数学建模比赛等,从而激发学生创新理念,通过竞争比赛加强学生创业理念。

第四,发挥校园文化的引领功能,组建社会支持体系。国家和政府需要大力宣传知识创业,打破传统理念的束缚,在社会上营造出人人支持创业的热潮。高校应通过发挥校园文化的引领功能,营造宣传氛围,加强与校外报纸广播媒体等联系,为学生创业、加油、呐喊,同时家长作为学生的责任人,对学生创业过程有着影响,学校应打消家长的担忧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使家长积极支持学生。对于成功创业的学生,可在校内宣传,并且在其学籍管理上给予优惠政策,也可以举行年度风云人物评选活动,学校通过和企业联系合作,培养学生创业制度,为学生提供创业实习基地和平台,政府也应完善社会制度,通过学校和社会合作,解除学生在创业时的忧虑,为学生提供避风港。学校也应使用好新媒体平台,做好有关创业活动的宣传,可以结合商业文化,如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当下,赣商文化和精神被人们颂扬至今,可见当初影响至深。“江右商帮”即使没有坐拥巨资,但他们思想先觉,通过敏锐的思想,成功的经商实验,获得成功。以人数之多、渗透力之广被人们所称颂,他们在商贸中累积经验,创造许多财富,为后世留下宝贵的赣商精神,是一种传承和创新。

3 结语

综上所述,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创新型人才,高校大学生是探究创新创业教育的对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先获取知识,进而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现代学生要按照时代发展需要,成为时代发展的创业型人才,这对于在校园文化角度下,组织大学生创业有着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师资校园文化大学生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14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1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中国火炬(2015年8期)2015-07-25 10:45:50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不断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