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媛
四川省川北医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0
要想让高校英语教学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认为,在大学英语教改中应植入职业元素,在教学实践中提炼出其中的职业化元素,以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通过明确大学英语教改方向、强化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增强各系部之间的协作等三个方面来展开。
只有在明确大学英语教改方向后,才能促使教师们沿着正确的道路进行职业化元素释放。那么何为正确的教改方向呢?简单来说,就是遵循高校职业化教育导向改革路径,将大学英语功能定位于辅助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角色,着力改变目前与各专业教学相隔离的局面。为此,教师应在充分领会这一教改方向的基础上,主动参与到课程职业化元素的提炼中来。
若是使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与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相契合,便需要在建构具体层次职业化元素的提炼上下功夫,因此,应强化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关键是建立符合校本要求的教辅材料,有条件的高校完全可以根据本校专业结构和特色编撰本校教材。另外,包含在课程建设中,还涉及调整目前的英语测评模式,对此,可以通过强化形成性评价来实施。
毫无疑问,在进行职业化元素释放的教学实践中不能闭门造车,需要增强英语教学部门与专业所在院系、教务处等部门的协作。专业所在元素需要向英语教学部门提供学生职业需求有关的信息,并配合英语教学部门来完善教材建设;教务处则应在课程计划、教学场地等教学计划管理上提供支持。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大都显得单一,大多是老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效果欠佳,如何提升教学质量成为高校英语教师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也许是最好的途径,将实践引入教学形成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材类型和教学目的决定了英语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在进行专门英语教育时,应首先从结构主义理论来讲授其表层结构,再从专业词汇的角度去探索句子更深层次的含义。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实践能力的培训,其中包括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的训练,使学生能做到学以致用,达到服务不同的专业领域,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之目的。
外语学习不单单是掌握一种语言文字符号,更是应该将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它有利于促进人的思维能力发展,提高其人文修养,使其得到全面发展。当代社会的先进思想大多发源于高等院校,高等教育的功能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主体意识、文化素养和情感。而高校英语教学应该从认识西方文化层次帮助学习者,使其掌握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并在不断的学习过程积累经验和总结学习方法以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这正是英语教学的“人文性”的精髓。另外,中国高校大学毕业生在以后工作中使用英语比例是相当少的。如果只强调英语的工具性,对于那些学习了英语但在以后工作中并不使用英语的人来讲,其意义就非常有限。如果提倡英语教育的人文性,避免强调其工具性,那英语学习的意义就超越了原有的“实用性”。
多媒体课件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在于它充分整合多种媒体,特别是视频、数字音频,将课程设计为集图文、声像为一体、人机交互性强的课程体系。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具体实施为以互联网为大环境,大学英语教学平台作为支撑,基于互联网和校园网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大学英语教学过程的网络化。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而不是客体,处于教学环节的中心位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互动方式为人机互动、人人互动,如学生与教师间的、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
目前外语教学理论所倡导的讨论式、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把学生作为知识建构的主体,更加强调学习的主体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将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作为高等教育的特殊性之一,使高等教育区别于中小学教育,成为在教师辅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的过程。因此高等教育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之外,还应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使学生具备自主的学习能力,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创新学习、提高其能力。
总之,高校英语教学应该朝着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的。教师应该明确高校英语教学的目标是为了发展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真正重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英语教学的实用性,使英语教学不再停留在课堂上,使英语真正成为学生未来人生路上的助力。